分享

中医眼里的抑郁症、焦虑症、狂躁症。

 隐士的书屋 2015-05-13
近年来来我这看病的有不少是外地的,近途的有昌乐、昌邑、青州、潍坊、临朐、淄博、东营、威海等地,远的有浙江、广东、北京、青海、新疆、宁夏等各地都有。天南海北多是一些百治不效,或西医越治越差,中医束手无策的杂病。临证日久,遇到精神抑郁症、焦虑症、分裂症患者也越来越多。很不幸,一如看到当下不给力的模样,委曲求全于中医却换来遍体鳞伤。

想来,相当多的精神病患者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精神和心理都显得有些对疾病的恐惧、无奈。镜头之下,看病就是在聆听,粗旷的外形之下,回答问诊时颇具悲感的神态,害人害到连生活品质都没有了。作为患者,很久没有享受到一种叫满足的快感。可以想见,已捉襟见肘,要怀着怎样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曾反躬自问:其实也是警告自己。

作为普通人,何罪之有?有一天醒了,突然发现自己怎么用“平常”想事儿呢?难道不是吗,浮躁、极端、猜疑、过激,难道不会侵蚀人的心理、情绪健康吗?以前喝醉了或者休息不好,可能缓两天,现在不允许了,节奏太快了,压力太大了,应接不暇。需要心无旁骛、需要专注、需要不受伤。更耽误不起,从这一点来想,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理由,首先我们不要一味地否定西医或中医,任何医学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理由,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治疗过程中,有些对中医很不恰当的评价,得过且过,中医唯有低头前行,默默努力。

都坦言,曾说不是一开始就这样,也是经过刺激和创伤而人格改变。原来他们、她们一个个“勤能补拙的,热爱专注业务的,力所能及的,争强好胜的”。每时每刻都在加强“自我完美”这种意识,因为生活得高兴,工作得高兴,老板给钱给得高兴,这样的经历,那就尽情去高兴吧。但像这样典型的过于“自我”、“完美”太强势的人,如果贴上标签概括起来叫咄咄逼人,刀枪不入。一遇挫折、打击、除了对家人的关心少了,应酬也相对减少,便是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工作了。随之不可理喻,一发不可收拾。不是一个“会办事”的人。亲朋好友来看,既不下楼迎接,也不下楼相送,即便从“礼貌”的角度上说也是过于冷淡了。其实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都有可能致病,一旦发生一些改变患者想法的事情,不约而同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认真思考,是什么条件下发生了那样的事?为什么会有那些言行、那些现象,原来受了新式科学教育的人,满脑子的阿拉伯数字。在疾病的治疗中,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症状在加重”,其实是疾病在向治愈迈进。压抑太久了,迟早必然会爆发于翌日总觉的世界都欠他的,自大片面随处可见,却要求别人对它尊重太教条了吧!很多患者总觉的怀才不遇,以敌对的眼光看待别人,包括身边朝夕相处的人,这未免太苛刻了吧!有的抱怨和亲疏远近的逻辑,还很自负。再说,为人处世,应该独立,豁达,包容,坦诚是人与人融洽相处的首要条件。我觉得,有一个大家都认可并接受的公道,可以道同在一起相谋。而往往这一类精神病人是自己内在的一些潜意识所决定的,因为心里始终只着自己,只有索取。我和他们一聊天,在患者心态里,精神中可能还像一个少年,还是不服输的,结果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给整丢了。”真正的勇气,来自于对于自己认识的确信。到头来,还就是这样理想坚定的人太少,随波逐流的人太多了。飘忽不定,但识别这些先兆是很重要的。

在这个功利当头的社会,我知道患者的难处,更是深知患者的惯性和思量。因着各种原因极其自苦,更苦于对生活的迷惘、对自身的怀疑,最终成为走投无路的病人。面对黎明后窗外真实的生活,想迈过此关着实不易。我绝不是说中医这些人没真本领,但试问,有没有关怀,有没有责任,仿佛病人并不满足。

只要知晓活着就能品尝到活着的乐趣,这样一来,人就不会抑郁焦虑狂躁了,又怎么会要寻死呢?当大胆走出禁区的时候,亲近大自然,会意识到这世界好美啊,而驻足长留。也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散步、去健身房、爬爬山、看看海。假如有假期的话,去大理看洱海共同筑造“爱的港湾”而做到这一点仅仅通过病人的努力是做不到的,需要一个大家庭来做。这个时候,不要过度指责她们,要让她们自自然然快快活活成长,需要有更多社会关怀,要有更多社会责任感。像抑郁症这样的疾病,绝不仅仅是医生和医院的事,就像犯罪现象也绝不能是公安法律部门一个家管的事。我个人觉得,世上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按通俗说法,如果患上此类精神疾病,就意味着患者终身得接受治疗。吃药如同吃饭一样,成为每日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如果稍有不慎,病情则有可能随时发作。而且发作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发作的程度会越来越重。问题是:这种所谓的治疗往往只不过是暂时地控制、维持或缓解,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随着时间的延续,患者用药的剂量会越来越大,但是控制症状的效果却越来越差。我觉得如果是被动的治疗,当患者把情感施加在我身上的时候,只要以正常的人性承接就可以了,会显得更有人情味啊。在表面安静背后,我的内心活动其实也澎湃,也需要去学习新的对自己有帮助的医术。我的用词还是经方中医,没有治疗好情有可原,但是治坏了,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这是万万不能的。大家认识到中医经方的好了?更自然、朴素、本真、绿色,更合乎接近现代人的口味,天然无公害是适合中国人的菜,也代表了一种新潮流。

其实,早在仲景时代对于情志病的治疗就已经有着许多记载,我临床治了不少,疗效还不错。张仲景所述的许多病证已经符合中医学中的情志病,而其中的诸多方证也就属于今日的抑郁症、焦虑症、狂躁症。与治疗其他疾病一样,从病人整体出发,从病人的全身反应入手,方证辨证,药证相对,就能获得疗效。“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麻黄汤主之”之条,此即是抑郁症因风寒外束所致之例证。抑郁症,多数认为是肝郁,所以考虑用柴胡类剂。抑郁症的治疗柴胡半夏剂固然常用,但一个典型的少阴病,纯寒无热,用麻附辛加理中汤效果很好,更能体现一剂知二剂已。治疗抑郁症,昏眩欲扑地,卧则床摇物动,筋惕肉膶真武汤从之。对于重症抑郁症多用真武汤治疗,效果最佳,均很快彻底治愈。

《金匮要略》中记述了数种精神疾病,其中对奔豚﹑梅核气﹑脏躁﹑百合病﹑狐惑﹑产后各种精神障碍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代表方如奔豚汤﹑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等。《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仔细分析这条条文的症状,与西医的神经症及癔症相似,神经症主要以恐惧、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焦虑、躯体形式症状、躯体化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为表现。在有些情况下,中医会取得比现代医学更好的效果,抑郁症患者已经10数年之久了,一直服用西药治疗,多种抗抑郁的西药挨个吃了一遍,只有一种西药有效果而且效果有限,这10年的生活让她痛苦万分,很多次都有自杀的念头,觉得这个病没得救了。四诊,病人兼夹有头痛、颈背痛的症状,这表明仍有太阳伤寒表证,伤寒还没有全部入少阴,治疗还需合上葛根汤、或麻黄汤、或桂枝汤等。找了这么多的中医,终于在这里见到明显的效果了,真心的谢谢。一次次,感谢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一根针一把草,从而获得随心所欲不离规矩的医疗思维上的自由与乐趣。

今日应用张仲景之方治疗抑郁症更是验之有效而且备受肯定,临床上抑郁与焦虑常常是兼夹并存对于神经症,看神经症其实很有趣,里面的学问不少。临床情况往往没那么单纯,常常是几种情况夹杂在一起: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到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再辩证。两方合方,因病久,治疗时间相对也较长。辨六经属太阳、少阳、阳明病者,例如凡形似大柴胡汤证,不呕且不可下者,大都宜本方。考虑到瘀血想到精神分裂症,大多为瘀血所致致,根源或外伤、手术、瘀滞等等造成,故用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等。家庭生活不愉快,家族有精神疾病史,咽喉中如有烤肉阻结,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下坚满不快,胸腹胀满不舒,究其病因,当为气结、痰饮两种因素造成。半夏厚朴汤方证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5条: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长期情志不调、虚羸,长年累月情绪不好(体型瘦高,面色暗褐,双目少神,舌淡红、微胖有齿痕、苔薄、尚润,脉带虚象。甘麦大枣汤方证基本对应,本方药效平和,口感舒服。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我们看到的条文主要涉及抑郁证的诊断与治疗的甘之如饴。

风尘中,病人能守方坚持服用数个月,可见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很重要。看神经病的过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物必先腐而后生虫”。现代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压抑、冷漠、阴郁,精神不振的心性表现是气不能正常展放之“象”,其根本原因就是脏腑壅滞影响了气的“内收运动”,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仲景治病,所谓辨证论治,重在六经,但影响人体患病的还有很多因素,如气血、饮食、瘀血、痰饮、水湿等,因此,还须辨气血、瘀血、痰饮、水湿等,这种辨证论治思想,详细地体现在辨方证中。临床越多,阅历越深,对这个道理体会愈加感到真切。原来中医不是看人的病,而是看病的人。

说一千道一万,“天助自助者,努力终有回报”。此是通过长期学习《伤寒论》及临床体验而得出的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