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建有意义的课堂

 娱悦 2015-05-13

所谓有意义的课堂,就是指教师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创建出来的能够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的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环境。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并得到广大教师认可的今天,这个话题对于不少教师来说可能还是比较沉重的,不少人还是“戴着镣铐在跳舞”,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又对我们发出了“时不我待”的呼唤,因此,创建有意义的课堂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到我们肩上。

创建有意义的课堂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一、创建有意义的课堂必须走出如下几个“误区”。

1)教师主导论。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师称作课堂教学舞台上的导演,而学生顺理成章地成为演员,实际上学生扮演的是传统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其主体地位常常被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全方位地取代了。这样,“授人以鱼”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它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园地成为满堂灌者、越俎代庖者、罚学生抄作业者的一统天下,而我们失去的则是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生生的有机互动,丢掉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实在是要大加鞭挞,尽快摒弃的。

2)学生助手论。教师是主导,学生理所当然的成为“助手”。助手做了哪些事情呢?帮助老师布置作业,收收作业本,向老师汇报有哪些学生作业未完成,如此而已。这样的课堂,与教学改革的形势与要求实在是大相径庭,如果我们不把学生放到应该具有的位置上去,课程改革的力度再大,恐怕也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和新瓶装旧酒的局面吧。

3)师道尊严论。不可否认,我们的学生尊重老师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那种陈腐的师道尊严观在今天无论如何也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教育改革的形势已经给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难魏书生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他一个人身居教委主任之职,还做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一年中有一半以上时间不在家上课,而这两个班学生的语文却学得很好,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它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成为教学改革的促进派。否则,等待我们的只能是退出历史舞台。

4)教师桶水论。宋代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即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从而失去生命力。教师这个职业也是如此。“桶水论”的偏颇在于其未能突出教师观念、知识更新、发展的时代意义,因而显出其一定意义上的滞后性。因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原先的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所以要做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需要的就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充满着青春和活力的河流,方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才能在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做好素质教育的领头羊和带路人。如果我们还满足于一桶水,满足于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就会在竞争的年代中失去竞争力,而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创建有意义的课堂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二、要想创建出有意义的课堂,必须在消除以上误区的基础上,牢固确立以下几种意识,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有意义。

1)平等互动意识。美国的罗杰克(DeanGRojek)说过,“进入教室作演讲容易,但要与学生形成高质量的交流却很难。”实际上,他已经给我们暗示出这样的意思,就是要做到摒弃单一的“演讲”式授课,注重确立平等互动教学观。因为教师要想使课堂变得有意义,充满生机和活力,首先就要把自己摆到与学生平等的信息传播者的位置上来,而不是做那种纯粹的知识的灌输者,这是创建有意义课堂的前提;另外,要使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就必须努力形成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成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较大水平的挖掘和发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激发“自我”意识。正如美国沃尔布特(James.walteas)所说的那样,“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留在学生心中的是塑造人的老师。”他告诉我们,教师的天职就是塑造学生的心灵。而塑造学生心灵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唤醒学生心中被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磨灭殆尽的可贵的“自我”意识,牢固树立“有效学习”的观念。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学生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或者说是答题的机器,三点一线式的循环往复,一天七八节课的“苦役”的折磨,学生的自我何存?个性安在?即使个别学生“偶尔露峥嵘”,恐怕也会被老师的苦口婆心征服,谁又想落得一个“坏学生”的名声呢?!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有的只会是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模仿,怎么可能出现自我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呢?我们应从平等待人的角度,从促进人的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去实践,去身体力行,去孜孜以求,去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去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智慧的种子,让它们在有意义的课堂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这样,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潜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真正有希望。这时,我们才会感受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快乐,才会认识到我们创建有意义课堂的真正价值。

3)优质服务意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教育已经面临着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问题和挑战。而教师要做的,毫无疑问就是要“服务育人”,谁能说教学不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谁能说管理不是一种主动的服务?我们谁都会讲出这样的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但我们应该悟出其中的真谛就是“服务”二字,只不过我们这种服务是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祖国未主人翁的,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百倍的努力,去为后来的学子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做到“珍视自己的学生,就像诚信的商家尊重顾客,大律师尊重客户,德高望重的医生尊重病人一样尊重学生”(格林ShawnM.Glynn)。

4)学法指导意识。目前,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广泛推开,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也已经被许多教师引入课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时,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孰优孰劣早已泾渭分明。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广大教师要敢于和善于超越自我,把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教法上转移到研究学法上来,努力使我们的学生尽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总结,学会反思,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超越,不但会获取“金子”,更能获得“点金术”,从而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愿望最终成为现实,课堂定会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阵地。

5)生成创新意识。当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意义建构与动态生成的过程。在生成的机制上,该理念以“自组织理论”这一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为依据,强调合作、互动与环境这三方面的生成条件,从而建构出生成-创新-动态生成这一理念的基本特征:非预设性、情境性、发散性和连续性,并且十分注意研究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教学过程生成状态的联系与发展、影响与制约等多方面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突出课程开发意识与课堂创造生成行为的关系,对课堂中生成资源实施有意识的开发与重组,促进教师教育智慧与教学艺术即教学素养和教学境界的提高,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自觉地走向生命创造生成的教学过程,努力使教师的智慧、学生的潜能都得到较大限度地发挥和运用,师生在创造生成的良性循环中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