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市商

 dongtongtong 2015-05-13
做市商(Market Maker)和坐市商是同义词,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交易价格 (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交易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交易双方不需等待交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 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
做市商通过这种不断交易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做市商通过交易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的利润。
 
交易制度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关系到金融市场运行的公平和效率。做市商作为源于柜台交易市场的交易制度,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证券柜台交易市场。 随着70年代初电子化即时报价系统的引入,传统的柜台交易制度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场外交易市场(OTC),并形成了规范的做市商制度。纵观世界主要国家金 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做市商制度作为国际证券市场以及期货与期权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恰好与金融衍生市场的创新同时出现,在近40年的发展中其作用已被广泛认同。在我国金融衍生品陆续推出的关键阶段,金融衍生市场中做市商制度的引入与否、如何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及期货中介公司在承担做市商角色还需完善的方面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做市商制度必要性:

1、交易制度目标的需要
流动性、有效性、交易成本、稳定性和透明度构成了证券交易制度的目标,价格形成机制正是从这五个方面发挥效用。因此,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是证券交易制度的核心。做市商制度因其在提高市场流动性等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一些较为发达且监管机制良好的金融市场中。

2、规范市场的需要
我国股指期权市场监管层主要是从有利于加强监管的角度来看待引入做市商制度的。监管层对于引入做市商制度的诉求点是“规范市场”。做市商制度能够抑制市场操纵,主要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较高的价值分析和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的报价和交易会使得操纵者有所顾忌。

3、增加流动性的需要 金融期货交易所是否引入做市商制度更多考虑的是可能存在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对未来股指期权上市后市场流动性判断的差异决定了交易所对引入做市商制度态度的差异。股指期权合约的特殊性在于,虽然其标的指数仅有一个,但其合约系列在交易之后可以高达数百种,远期或价格较远的合约往往会缺乏流动性。这种情况下,做市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期货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的需要
在国际成熟的证券和期货市场,做市商已成为中介机构自营盈利的一种模式。中介机构通过市场出现过度投机时的做市、过于沉寂时的造市、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 时的监市来完成做市商的整个过程。与国外相比,我国160多家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主要是低技术含量的通道业务,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投资咨询业务和投资理财 服务的很少,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公司更少。目前,国内期货公司仅承担了交易执行者和风险管理者的角色。
在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滞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这导致了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业务类别的分割。金融衍生市场的独特性导致了做市商制度的参与主体必将是期货公司。因此,引入做市商制度将为期货公司创造新的盈利模式,成为期货公司新的利润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