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出土的古物 轟動全世界...

 老沈阅览 2015-05-13

中國出土的古物 轟動全世界...

 

在中國、哪種人最看不起老祖宗的智慧?答案在最後!

 

一、秦朝就有的下水管道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秦朝下水道

 

這是下水管道——很容易猜,但你知道是什麼時候修建的?答案或許會讓你大吃一驚:秦朝,而且還是沒統一六國時修的,西安西郊西寶疏導路出土。沒有最早,只有更早。中國商代後期都城遺址——安陽殷墟出土的陶制地下水道水管,至今保護完整。

 

曾經有網友拿出倫敦的下水道系統,讓小夥伴們崇拜得五體投地。其實,不必膜拜別人,看看咱老祖宗的作品——安徽壽縣的月壩和江西贛州的福壽溝,當中巧妙的設計絲毫不輸給倫敦。

 

安陽殷墟出土的陶制地下水道水管

 

壽縣古稱壽春,明朝萬曆時的知州楊澗修建現代化的排水系統,清朝乾隆年間的知州劉煥在其基礎上加築了月壩。月壩不僅是非常簡便有效的防洪系統,而且數百年後的今天還能用。在月壩中有一個T形的大木頭塞子,這是月壩設計的一個關鍵所在,在洪水來襲時大水會把它推進下水道里堵死,防止洪水倒灌。

 

福壽溝

 

而江西贛州的福壽溝是我國古代城市排水系統的經典之作,北宋熙寧年間知州劉彝設計,距今900多年了。據說,劉彝設計的這條排水系統,可以讓水自然流瀉到江中。最神奇的是,江水暴漲泛濫,也不會倒灌入城,因為他還設計了一個配件——福壽溝的小金門。這種金門有十多個,在城內排水的時候,小金門會被推開,讓污水傾瀉入江;江水上漲時,又會把它關得死死的,再加上堅固的城牆,一點水都漏不進去。

 

二、藥物冷卻器、灌藥器

 

藥物冷卻器

 

滿城漢墓出土的銅製組合器,由三足器、平底皿、承盤、龍柄勺組成。經過考證,目前確認此為醫用的藥物冷卻器,說俗點兒就是專門給怕燙的傢伙灌藥用。

 

灌藥器

 

另一件漢朝文物——河北滿城漢墓出土醫用長流銀匜,是給病重張不開口或者不聽話的小孩灌藥用的。捏住下巴,用那個又長又尖的喙,從上下牙中間撬開道小縫,然後手一抬,葯就灌進去了——比當下媽媽們愛用的寶寶灌藥器要暴力得多,有沒有?看來,漢朝的人都不愛喝葯,是被華佗嚇怕了嗎?

 

三、楚國人早就用上馬桶了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坐便器

 

這是安吉縣天子湖工業園楚國墓葬發掘出的文物。木製漆器,年代太久,腐蝕很嚴重,已經解體了,不太好分辨是什麼神器。考古學家經過研究製作出復原圖,原來是一個坐便器——馬桶的祖宗。這正好印證了坊間流傳的一句話:懶人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原動力。

 

四、明朝出土的高跟鞋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明朝出土的高跟鞋

 

如果你以為高跟鞋是現代人的產物,是歐洲人最先發明出來的,那我只能跟你說「呵呵」了。 這是明朝的高跟鞋。

在明代,美女們就登上高跟鞋招搖過市。瞧瞧,這高跟鞋還是粗跟、尖頭的呢,放到今天也還流行。

 

五、宋代就有的高爾夫球運動——捶丸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捶丸

 

你猜這些古代美女在幹什麼?——打高爾夫!真的,這項運動古代叫捶丸,拿小棍捶石球之意也。捶丸運動最早是從唐代風靡的馬球變化而來,不騎馬的馬球叫步行球,慢慢就變成了捶丸。

捶丸運動在元代時期大受上流社會歡迎,在明代成為流行運動。是一種無論男女,老少咸宜的休閑娛樂方式。千萬別以為高爾夫球是多麼高端洋氣的玩意兒,這是老祖宗從中國千年前就玩剩下的了。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捶丸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15世紀的蘇格蘭人也許發明了現代高爾夫,可惜中國人早就珠玉在前了。以後要是在歐洲出土了證明捶丸傳入歐洲的文物,就徹底變成出口轉內銷了。我們自以為洋氣了半輩子,其實是在復古。

 

六、戰國時期就曾發明出來的冰箱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戰國冰箱--曾侯乙銅鑒缶

 

最早的冰箱「冰鑒」可以追溯的戰國時代,其作用與現今的冰箱絲毫沒有區別。古時候,天氣再熱,不能熱了天子。於是,宮殿里有了最初的『機器』。冰鑒是一件雙層的器皿,鑒內有一缶。夏季,鑒缶之間裝冰塊,缶內裝酒,就可起到降溫的作用。湖北隨縣曾侯乙楚墓1978年出土了兩件冰鑒,冰鑒上還放著一柄長勺是專門用來舀冷飲的。

 

七、唐朝時期的挎包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唐代的挎包

 

唐代的挎包,LV同款。現收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在古裝劇里,不管女人男人,外出時一般都把隨身物品揣懷裡,或者袖子里,讓人不由擔心「不會掉嗎」,「影響身形吧」?其實,我們都被編劇騙了,早在唐代,女人們就用上了挎包。唐代的一些《仕女圖》或人物雕像當中刻畫的美女都已經用上了挎包,還是LV同款呢!

 

唐代的挎包

 

八、三國的飯盒

三國的飯盒

 

這是安徽馬鞍山市雨山鄉三國吳朱然墓出土,名為彩繪鳥獸魚紋漆?,相當於現在經常用到的餐盤。這種方便快捷的餐盤目前認為是從三國時期開始流行,至南北朝有大量出土。這一個餐盤比較華麗,還是一件漆器,彰顯其主人朱然地位的尊崇。南北朝時期的餐盤很多都是陶制的,書佐小吏吃工作餐用的,儉樸很多——當然比我們現在外出吃的一次性飯盒奢侈得多。

 

九、 遼代的牙刷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遼代的牙刷

 

古人的生活水準遠遠高於我們的想象,早在東漢,人們就已經用上了牙刷,大多都是骨制器,據說有燒包的土豪用玉牙刷,而錢包不那麼鼓的屌絲只好用木質牙刷。內蒙赤峰遼國墓葬出土的一堆牙刷保存得還很好,但是毛已經爛光了。

 

十、明朝皇陵出土的——香皂盒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香皂盒

 

明定陵出土的,香皂盒。 一邊放香皂,一邊放精油,用香皂洗完臉,再用精油擦一擦潤膚。古代的有錢人矯情起來,不是現代的小女生能比的。

 

十一、南宋時期的粉餅

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粉餅

 

是的,這是粉餅,南宋的。 大家閨秀們往臉上撲粉用,香噴噴,粉嘟嘟。

 

十二、被中香爐滾床單也不怕

 

被中香爐

 

這是唐代的被中香爐,可以把被子熏得暖烘烘、香噴噴的。這被中香爐的原理是陀螺儀,將香料放置在香爐內,任憑你在被子里怎麼翻騰,裡面放香的容器永遠都能保持水平,香和香灰一點都不會灑出來。

 

十三、節能環保的漢雁魚銅燈

漢雁魚銅燈

 

那不是鳥,而是漢代的金屬器。鴻雁佇立,回首銜魚,這種造型的銅燈相對來說比較常見,但它的設計必須點贊:雁頸與燈體以子母口相接,魚身與雁頸、腹腔中空相通,圓形燈盤附柄,可自由轉動,盤下圈足與雁背直口套合。魚腹部與燈盤相對應為圓形覆口,覆口與燈盤之間插立兩塊弧形屏板,交錯開合,既能擋風,又可調節燈光亮度。燈火點燃時,煙霧通過魚腹和雁頸導入雁腹,可防止油煙污染空氣。不但美觀,還節能環保,古人智慧令人嘆為觀止。

 

十四、戰國時期就穿上了皮鞋

 

戰國時期皮鞋

 

此為敦煌出土,漢代童鞋。上圖為編織涼鞋,下圖為牛皮鞋。有人據此認為中國人穿皮鞋起於漢代。這是瞎說。明明是戰國。下圖為戰國時期皮鞋一隻。

 

戰國時期皮鞋

 

十五、南宋球靴

 

南宋球靴

 

這雙南宋球靴用牛皮製成鞋面,在鞋底上釘上圓頭鐵釘,向外突出,很耐磨,再塗以桐油,使之不漏水,不禁讓人感嘆其工藝之精湛,足球鞋還帶釘子,跟現在的異曲同工啊~(國足為什麼進不了世界盃?沒穿此靴!哈哈。)

 

十六、唐朝腰帶扣

 

唐朝腰帶扣

 

古人對腰帶也有極高的要求,腰帶扣上鑲嵌各種華麗的珠寶,直到今天依舊能夠亮瞎你的眼,在這些腰帶扣面前,愛馬仕什麼的弱爆了。

 

十七、新莽卡尺,現代遊標卡尺始祖

回复: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新莽卡尺

 

遊標卡尺是工業上常用的測量工具,也是現代工業仍在發揮著不可替代作用的測量工具之一。據著名青銅鑒定家張頌斌先生介紹,一般認為遊標卡尺是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產生的測量工具,英國在1973年出版的《英國百科全書》中,就記述遊標卡尺是法國數學家維尼爾·皮爾在1631年發明的。然而,讓很多人感到穿越的是,在漢代就曾出現過與現代遊標卡尺幾乎完全相似的卡尺,它比西方科學家製成的遊標卡尺早1600多年。

 

張頌斌說,19925月在揚州一座東漢早期墓中出土了一件銅卡尺。

 

此銅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動尺兩個主要部件構成,卡尺通長13.3厘米,固定卡爪長5.2厘米、寬0.9厘米、厚0.5厘米。固定尺上端有魚形柄,長13厘米,中間開一導槽,槽內置一能旋轉調節的導銷,循著導槽左右移動。在活動尺上有一環形拉手,便於活動尺移動。使用時,右手握尺,拇指牽動環形拉手,左右移動,使用方式與現代卡尺完全一樣。這件銅尺既可測器物的直徑,又可測其深度以及長、寬、厚,均較直尺方便和精確。惜因年代久遠,其固定尺和活動尺上的計量刻度和紀年銘文,已鏽蝕難以辨認。

 

十八、「五寸之矩」,建大工程誤差僅1/16000

 

五寸之矩

 

「我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是畫圓的工具,『矩』是畫方和測方的工具,『矩』上有刻度,就叫作『矩尺』。」據張頌斌介紹,珍藏在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的一件東漢時期的「矩尺」距今2000年了,這件「矩尺」,青銅製,長11.6厘米,有刻度,分為五格,每格約2.31厘米,正合漢代長度的一寸,我們稱為「五寸矩尺」。

 

由於「矩尺」是測量工具,一般不作為隨葬品,所以出土極少。安徽省曾出土過一件戰國時的青銅矩尺,邊長為一尺(戰國一尺),國家博物館也收藏有漢代的青銅矩尺,邊長也是一尺(漢一尺)。史料《荀子·不苟》有「五寸之矩,盡天下之方」的記載,意思是說小小的五寸矩尺,可以測量各種大小不同器物的直角。這件五寸矩尺,不僅說明了史料記載的真實性,同時也說明了這件文物的珍貴。

 

十九、東漢釉陶燒烤爐

 

東漢釉陶燒烤爐

 

我國吃烤肉的歷史源遠流長。《詩經·小雅》里就有一首詩寫到烤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灸之。漢代學者毛亨在註解中說:「將毛曰炮,加火曰燔,抗火曰灸。」「灸」的意思就是「烤」。這首詩是寫貴族在請客飲酒時,將獵取到的幾隻野兔或帶毛燒熟吃,或烤著吃。秦漢時期,人們吃烤肉已很普遍了,考古發現的東漢著名孝堂山墓道石刻畫像上,畫著兩個好似主客關係的人席地坐在火爐兩側,一人手中各拿兩根羊肉串,舉在火上燒烤,火爐呈長方形,下有雙腿支撐。

 

二十、戰國水晶杯,很穿越很夢幻

回复:中国出土的十大逆天古物 轰动全世界

東漢釉陶燒烤爐

在杭州博物館珍藏著一件戰國時期的水晶杯,它高15.4厘米、口徑7.8厘米、底徑5.4厘米,酷似今天我們使用的玻璃杯。它在1990年杭州半山鎮石橋村一座戰國土墩墓里出土,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國寶級文物。

 

這件水晶杯是用整塊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製作技巧與工藝水平令人驚嘆。通體平素、簡潔、透明,沒有任何紋飾。略帶一點淡琥珀色,杯子表面經過拋光處理,中部和底部有水晶的自然結晶形成的絮狀物。古代工匠如何做出這麼精美絕倫的杯子,讓人難以置信,怪不得有網友驚呼:穿越!簡直是穿越!

 

專家稱,古人使用水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墓葬中也曾多次伴有水晶製品出土。商周以後,水晶製品的製作更加精細生動,春秋時期已有水晶生肖雕件出土。這些器物採用圓雕的加工手法,技術上較之僅為鑽孔和弧面打磨的工藝難度更高。到了戰國時期,隨著玉器工藝和加工工具的不斷進步,水晶杯的製作工藝水平是可能達到這個高度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