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人磨墨墨磨人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5-13

非人磨墨墨磨人

  □晏建怀

  “非人磨墨墨磨人”是苏东坡《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一诗中的句子。此诗作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苏东坡43岁,时任徐州太守,即秦少游所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之地。

  舒教授即舒焕,字尧文,时任徐州教授,苏东坡的僚属,因为皆爱好书法和文学,二人遂成好友,经常在一起交游往还,唱和切磋,其乐融融。苏东坡好墨,藏墨数百锭。一次,舒焕参观了苏东坡多年收集的墨,惊叹于藏墨既多又好,写了一首诗致意,苏东坡便和了这首《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全诗谈墨,“非人磨墨墨磨人”一句堪称诗眼。不过,此句到底有何指向,后人颇费思量。是说没有磨墨天资的人,硬要一生磨墨,墨反过来也消磨了他一生的光阴?还是人只有经历天长日久被墨磨练的艰苦过程,才能取得书法或其他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是消磨?是磨练?抑或其他?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苏东坡的心底,一定是明镜似的。

  “非人磨墨墨磨人”反映了苏东坡对癖好的认知。他认为任谁都会有些癖好,也应该有些癖好,因为癖好可以怡情、修身、养性,让人情绪平和,内心安定。不过,人不能不可理喻地去爱一个东西,不能为癖好所累,不能成为癖好的奴隶,不能因癖好而伤害他人,更不能因为癖好而逾越人情、道德甚至法度,否则,那就真是“非人磨墨墨磨人”了。

  苏东坡在《书石昌言爱墨》中说:“石昌言蓄廷珪墨,不许人磨。或戏之云:‘子不磨墨,墨当磨子。’今昌言墓木拱矣,而墨故无恙,可以为好事者之戒。”石昌言有藏墨之好,无磨墨之实,像“守财奴”一样地守候着那些冰冷的墨,美好光阴都被好墨之癖消磨殆尽,让人叹息。

  他还在《书李公择墨蔽》中说:“李公择见墨辄夺,相知间抄取殆遍。近有人从梁、许来,云:‘悬墨满室。’此亦通人之一蔽也。余尝有诗云:‘非人磨墨墨磨人。’此语殆可凄然云。”李公择好墨成癖,见墨就夺,好友被他搜索个遍,以至人人敬而远之。虽然悬墨满室,但都是巧取豪夺而来,与当下一些手握公权者索取“雅贿”堪称异曲同工,这就超越了人情、道德和法度了,为人所不耻。

  癖好适度是种美,癖好过度便是病,甚至是罪,故“可以为好事者之戒”。

  熙宁间、元丰初,是苏东坡人生的一段高峰期。他才华横溢,声名如日中天,朝野间唯其马首是瞻者众多。苏门四学士,在淮扬收张耒,在杭州收晁补之,在徐州,秦少游、黄庭坚又相继拜倒其门墙,俨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一代宗师。

  不过,苏东坡与其他凡夫俗子最大的区别在于,无论在多么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他的内心始终淡定、清醒、明澈、通透、坚强。后来,他被御史弹劾,遭遇“乌台诗案”, 坐牢103天,九死一生,却始终临危不乱,宠辱不惊,最后安然渡过难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