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童之一——书体

 羌戎 2015-05-13
蒙童之一——书体
                                                           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是在遥远的(yīn)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从晚清被发现至今,收藏家们已收集了十几万片,其中能够辨识的只有2400多字。这些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基本上都是商朝时期的占卜纪录占卜的内容包括打猎、作战农作收成等,通过对甲骨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知道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甲骨文是契刻文字,甲骨片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制好的甲骨上可以用刀直接刻字。甲骨文的线条刚劲有力,排列自然天成,结构是瘦长的形状,图画感较强,体现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艺术技巧,不愧为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金文

在古代,青铜器多被称为金或吉金,青铜器起源于商,盛行于西周,在青铜器上(zhù)刻的铭文叫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刻在钟鼎之上,故又叫“钟鼎文”或“吉金文字”。在殷商时期,日常所用炊具、饮具、食具、兵器、酒器、乐器以及为祭祀、征伐、签契约等活动造器所用,都是青铜材质,在这些器物上铸造文字以记录当时的人事情形和造器因由,文字字数多少不等,有简单的,一个字,有多的,几百字,如传世之《散氏盘》、《毛公鼎》等名器,字数如此多,书法其有表率意义者实属少数。

金文起于商,衰于战国,历时久,风格特点也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殷商金文脱胎于象形图画字,有很强的的象形意味,与甲骨文形体接近;西周金文风格多样,有的中间粗,两头尖,有的粗细匀一,两头浑圆;春秋战国时期金文以地域为界限,各国金文风格皆有不同。整体而言,金文线条古朴雍容,结构时而规整、时而妙趣横生,我国书法史上浓重一笔。

                                                         

小篆,是秦始皇用于统一天下所推行的文字。他把秦国原有的篆形体进行了改造,吸收了民间文字中的一些简体,加以规范,成为一种新的字体。

中国文字发展到了小篆的阶段,象形的意味开始消弱,使文字变得更加符号化。小篆与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古文字。按朝代来说,秦、唐、清三代是小篆发展的高峰期,分别冠以秦篆、唐篆和清篆之名,秦篆的代表作品有《峄()山碑》、《泰山刻石》等;唐篆以李阳冰的成就最高,代表作品《三坟记》;清篆以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等人为代表。 

                                                                                                            隶书

隶书又被叫作分书、八分书。关于隶书名称的由来有这样几种说法:一,秦始皇的时候,一个叫程邈的狱吏为了达到写字能快速书写的目的,就把篆书删繁就简,创造了新的字体, 狱吏是下层人,所以就把这种字体称为隶书;二、蔡邕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所以叫八分书,即是隶书;三、因隶书多为横向取势,就像“八”字分散一样,所以称作八分书。这样一来,隶书的产生的年代也是说法不一的,近些年,通过出土实物的举证,说明至迟在秦始皇统一小篆之前隶书就已出现,具体年代就不得而知了。

隶书在东汉时期达到鼎盛,完成正体化演进,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结构平整,字向左右两个方向延展,字呈扁方形;二、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三、字距大、行距小。《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都是这个时期的隶书传世经典代表作品,学习隶书的人往往都从这几个碑帖入手,然后才有所发展。 

                                                                                                         楷书

楷书也称作“正书”、“真书”、“正楷”,在唐代以前还被叫作隶书,“楷书”的名称在唐以后才开始通行。楷书产生于东汉末年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渐变成熟,有了一定的形式特征,发展到唐代达到峰,出现了几种楷书风格特征,现在学习书法的人基本都从唐代楷书入门,以登书法堂奥。

楷书在各朝各代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特征,其中最让人们熟知的有这么几种:魏晋小楷、魏碑体楷书、唐代楷书、元赵孟頫楷书、明代的“中书体”以及清代的“馆阁体”。魏晋小楷为初期楷书,仍然保留很少的隶书笔画,结体;魏碑体书法有严重的刀刻斧凿的痕迹,楷书笔法还不全面,书写比较自由;唐代楷书走向成熟,发展空前鼎盛,法度尤其森严,楷书名家也出现了很多;元代赵孟頫全力倡导“复古”,追踪晋人,楷书得遒媚之趣;明、清两代的“中书体”和“馆阁体”书法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产物,楷书走向了下坡路

                                                             行书

行书也叫行狎书,它是为弥补楷书书写速度慢和草书难于辨认的不足而产生的,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作品中夹杂较多书字体的称为行楷,夹杂较多草书字体的称为行草。行楷端正平稳,接近于楷书,行草开张自如,接近草书。行书出现在东汉初期,东晋时期“二王”父子把行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是行书发展的黄金期,历经唐代以后,行书在宋代又达到了新的高峰,在各种书体中逐渐的占居了主流地位,宋代产生了很多的行书名家,著名者如“北宋书法四大家”,元明清三代都有行书大家出现行书从产生直至今日都长盛不衰,说明行书确实在五种书体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因书写速度较快,所以行书以露锋起笔,字与字之间常用牵丝连带以加强点画之间的呼应联系,字的大小不尽相同,纵有行,横无列,书写时常会表达出书写者的内在情感。之所以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并不是因为他们字本身的魅力所在,而是由于透过这些作品,能使观赏者体会到别样的东西,诸如书家情感、文化内涵等。 

                                                               草书

    草书是在汉代就已出现的一种书体,最初的草书是在隶书基础上为了书写简便而加快书写速度演出来的,所以,最初的草书又称为隶草,又因为草书常被用于正式文书的草稿,所以又称稿书、稿草等。

草书有章草、今和狂草之分。章草名称的由来有几种说法,至今不能统一,章草的特点是笔划减省,字字独立,带有明显的隶书痕迹,代表作有三国时期东吴人皇象所书《急就章》;按传统说法,今草的产生是由王羲之完成的,他变章草为今草,抹去了章草中的隶书痕迹,字与字之间上下承接,点画相连,纵使有不连的,也是顾盼生姿,以求呼应,如王羲之的《十七帖》;狂草以传为汉代张芝书写的《冠军贴》为发端,至唐代张旭、怀素,可以说是把狂草发挥到了极致,狂草好像完全脱离了点画形式束缚,笔画连绵不绝大小错落有致,一行字常常一笔书就,书法理论家所说的“不见字形,惟观神采”,在狂草里能很好的得到领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