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语文
命题人:寿红艳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1分)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意不偶。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渠糵,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鱼花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文长既雅不与世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声名籍甚 籍:狼藉 B.屡试辄蹶蹶:失败 C.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方:比作 D.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论:判罪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张中丞元汴力解,乃得出乃使其从者衣褐 B.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C.羁人之寒起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与天 D.人奇于诗虽才高于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心中难以消除的忧愤都化为指尖的文字。 B.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它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3分) (2)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4分)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4)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5、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3分) 又使骑都尉李陵将步骑五千人出居延北千里与单于会合战陵所杀伤万余人兵及粮尽匈奴围陵陵降匈奴其兵遂没得还者四百人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6-9题。(11分) 眼 儿 媚 赵 佶 【注】赵佶,宋徽宗,北宋亡,被金人掳往北方。玉京:和后文的“花城”,都指北宋的都城汴京。 6、这首词主要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7、下片“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念 奴 娇
【南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被谗言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洞庭青草:洞庭,青草两岸相连,南名青草,北名洞庭,所谓“重湖”。 8、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3分) 9、“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中的“冰雪”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分析。(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
(1)柳永《望海潮》中描写钱塘江岸和江潮的句子是
, (2)念去去, ,。(柳永《雨霖铃》)
(3)羽扇纶巾,,。(苏轼《念奴娇 (4)回首向来萧瑟处,, 。(苏轼《定风波》)
(5)辛弃疾《水龙吟 (6)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借刘裕为恢复中原大举北伐的典故来抒自己恢复之志的句子是 ,,。 (7)佳节又重阳, ,。(李清照《醉花阴》) (8)李清照《声声慢》中创造性地自然妥帖地使用多组叠词来表现词人凄凉晚境的句子是 ,,。 (9) ,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2分)
A、 本文对什刹海的冰吼的记叙,既有梦境的描写,又有现实的回忆,虚实相生,突出了 主题。 B、 第三段中写到梦中的“我”在湖畔踽踽独行,引出了下文“我”对什刹海的回忆和对梦 中什刹海冰吼的描写。 C、第四段描写什刹海的景观,详略分明,且用了视听结合、比拟和排比等手法,有生动鲜明的画面美。 D、“现在上面设了个游乐场,我亦认为是一大败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破坏了大自然优美的风光的不满。 E、第八段以老人对什刹海冰吼形成的原因的叙述,既通过对比写出了什刹海冰吼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暗写了冰吼是作者苦闷青春的记忆。 12、请简要分析第四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3、文中有几次写到什刹海的冰吼?请分点概括。(3分) 14、第五段写梦中的“我”为什么是悠然前行,飘然欲飞的呢?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4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7分) 15、阅读下面诗歌,将第一二句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3分) 游丰乐亭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1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4分)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张国立联合提了一份提案,建议中小学恢复部分繁体字。冯小刚举例说,“亲爱”二字,繁体字是“親愛”,“親要相见,愛要有心”。他认为当孩子学习这些字的时候,心中就埋下了美好的种子。 你赞同中小学恢复部分繁体字的观点吗?为什么?请从多角度进行阐述。 四、(4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绵阳南山中学高2016届2015年4月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A籍:盛、大 4.(1)凡是胡宗宪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3分,“所以”、“饵”各1分,大意1分。) (2)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4分,“奇”“已”“为囹圄”各1分,大意1分。) (3)3分,“见······于”、间,各1分,大意1分, (4)2分,“慕”、“徙”各1分。 5、(3分)又使骑都尉李陵将步骑五千人,出居延北千里,与单于会,合战。陵所杀伤万余人,兵及粮尽,匈奴围陵,陵降匈奴,其兵遂没,得还者四百人。 6(4分)对比。上片以“曾忆”引出回忆:“琼林玉殿”写皇家豪华,“朝喧”、“暮列”则是以弦管笙琶等乐器表示宫中不分昼夜,游乐无度的生活,两句反映了帝王昔日沉湎声色、骄奢淫逸的生活。 下片写今日都城的萧索残破,在黄沙漫漫的荒漠做着故国旧梦、听《梅花落》的曲子的凄然悲楚。今昔对比,表达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凉痛楚。 7(3分)思乡之情,亡国之痛。“忍”即不忍之意,“梅花”,即古曲《梅花落》在荒漠中飘扬的凄然的《梅花落》的曲子更添对故土的思念和被囚系的痛楚。 8、(3分)情景交融。词人描写了广阔的湖面、澄澈的湖水、素洁的月光,营造了幽谧、廖阔的氛围,烘托了词人悠热自在的心情和坦荡旷达的胸襟。 9、(2分)比喻,他的肝胆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表达了他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10、略。 11、(2分)CDC,、无比拟;D、牵强,作者只是认为这破坏了什刹海的野趣。 12、(3分)内容:(1)写了什刹海四季风光的天然情趣和风土人情的恒久魅力。(2)本文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什刹海的深厚情谊和深深怀念,这部分和下面对冰吼的描写,相互辉映,突出主题。(3)结构:过渡,承上写到的梦境中的水域,又引出下文对梦中的什刹海的冰吼的记叙。 13、(3分)(1)在梦中在湖畔听到的訇然响声;(2)冬夜,从居室的后窗传来的短暂而惊心的訇响;(3)冬夜,同一位老者在湖畔听到的惊心动魄的吼声。 14、(4分)(1)以动作描写,写出了作者在梦中听到冰吼的欢欣和畅快;(2)以梦境写现实,表达了作者在这精神的故园中,得到了灵魂的大自由和大快活,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冰吼的深厚的情意。 15、略。 16赞同。(1)中华民族的先人以象形为基础创造的汉字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魅力享誉世界,不要再让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被湮灭;(2)简化汉字从根本上削弱了汉字原有之美(以及丰富视觉美)。 不参团同。(1)汉字首先是工具,会认字、写好字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用不着上升为一种艺术;(2)简体字清晰简洁、干净利落,论美感不比繁体字差;(3)简化字已经深入人心,要恢复繁体字,那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4)会增加学生的书写负担。 17、略。 附文言参考译文 徐渭,字文长,是山阴的秀才,名声很大。薛公蕙主持绍兴府的考试时,惊叹他的才华,给他以国家栋梁之材的评语。但是他运气不好,屡次参加乡试,都落选。中丞胡宗宪听说了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每次去见胡公,都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放言畅谈天下大事。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文长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却傲视他。好议论者把他比作刘真长、杜少陵。有一次,胡公碰巧猎得白鹿,请文长作表备奏皇上。奏表呈上,世宗皇帝看了非常高兴。胡公因此更加惊叹他的才华,以后所有的奏本以及其他文书都由他来写。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闹事者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都极其震骇。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和尚以杖刑处死。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之处,多和这相仿。 文长看当时大事没有一件是他称心合意的,但是最终也没有遇上被识拔的机会。既然科场失利,于是尽情地游山玩水,跑遍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方沙漠地区。他所见到的一切令人惊讶的情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文长的诗文素来不与当时时兴的格调相符,于是当时所谓的诗坛盟主,文长都愤怒地斥责他们,因此他的名声无法流传出越地,可悲啊! 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张太史元汴极力斡旋解救,他才得以释放。晚年愤慨更深,颠狂更厉害。有名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都拒不接待。本地官员来求他写字,连一个字也得不到。他常常带钱到酒店,呼唤地位低贱的人一起饮酒。有时拿斧头砍破自己的头,以至血流满面,头骨折断,以手摩擦,都会发出响声;有时用锋利的锥子钻自己的耳朵,深达一寸多,竟然没有死。 然而文长最终因在当时不得志,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石公说:先生命运一直不顺意,因此得了狂疾;狂疾一直没有痊愈,因而犯罪入狱。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可以同先生相比拟的。梅客生曾经写信给我说:“文长是我的老朋友,他的病比他的人更奇异,他的人比他的诗更奇异,他的诗比他的书法更奇异,他的书法比他的文章更奇异。”我说文长是没有什么不奇异的人。正因为没有什么不奇异,因此才没有什么是顺利的啊。可悲呀!
|
|
来自: 海中第一人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