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海中第一人 2015-05-13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怪癖(pì)     纤巧(qiān)    怒号( háo)  良莠不齐(yǒu)  

B.瘦削(xuē)    执著(zhù)     宁可(nìng)  莘莘学子( xīn)

C.伺候(cì  )   龟裂(jūn)     嗜好(shì)   亘古不变(gèn)

D.隽永(juàn)   间或(jiàn)    处方(chù)   抛头露面(lòu)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公共场所不大声暄哗,即是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每位文明市民的基本素质。

B.日前,中朝签暑《2015年体育交流议定书》,该议定书涵概足球、射击等18个互派体育交流项目。

C.2015年央视春晚首次通过微信向中华大地遍撤“红包雨”,开起了春晚互动的新纪元。

D.为了进一步落实西湖景区环境保护要求,解决景区交通“两难”问题,景区将实施旅游旺季交通限行措施。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    ,它变成另一个样子。

②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发表声明说,将在2025年前重新    建造航空母舰。

③公安部门借助科技手段侦破了一起网络诈骗案,在铁证面前犯罪分子不得不    认罪。

A.工夫 权衡 服法  B.工夫 考虑 服法  C.功夫 考虑 伏法   D.功夫 权衡 伏法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53届世乒赛将于2015年4月26日在苏州开幕,届时球迷们熟悉的球星都将粉墨登场。

B.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林某毒杀室友事件震惊全国,林某身为学医者,却泯灭人性,罪不容诛。

C.走进网上“阅读银行”,古今中外大家名篇琳琅满目,鼠标一点,就可以尽情享受丰盛的精神大餐。

D.提及2014年11月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无疑是在北京举行的APEC峰会。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卫生部发出紧急通告,要求消费者和食品经营机构停止销售和食用美国两种花生酱。

B.西安某一博物馆展出了一件明朝成化时期烧制的鸡缸杯,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存价值。

C.2014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类培训费用将有最高上限,人均一天不能超过450元。

D.从现在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将可能出现石油供应紧缺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的情况。

6.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远方的游子,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                 ”。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           ”。但乡土的梦,永远追随着他们,“           ”,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①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③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A.②①③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②①

7.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李明同学说话喜欢 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 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9.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名胜古迹不对应的一项是(   

A.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

B.妙笔生花,写尽松岩神韵;新诗入梦,吟成云海奇观(庐山)

C.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万千(岳阳楼)

D.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泰山)

10.与例句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宁许以负秦曲                 D.左右欲刃相如

11.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译文:蔺相如估计秦王故意用这种欺诈手段,在地图 上划给赵国城池,确实不能到手。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那么(六国)胜败存亡的命运,应当和秦国差不多,或许最终结果不容易判断。

C.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译文:天天与我的徒弟上高山,进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没有不到的。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13.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A.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用了七个字就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

B.“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用景物烘托,传达出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了马,客人还在船上,说明分离时的依依不舍。

D.“主人忘归客不发”,主人忘记回去,客人也不出发了,侧面烘托琵琶女弹技的高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 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4.下列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举匏尊以相属                 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C.或师焉,或不焉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B.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16.选出对选段文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      

A.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B、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C.选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D.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7—18题。

詹姆·哈特尔和我发现宇宙自发创生的图景有一点像泡泡在沸腾的水中形成。其思想是,宇宙最可能的历史像是泡泡的表面。许多小泡泡出现,然后再消失。这些对应于微小的宇宙,它们膨胀,但在仍然处于微观尺度时再次坍缩。它们是另外可能的宇宙,由于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不及发展成星系和恒星,更不用说智慧生命了,所以我们对它们没有多大兴趣。然而,这些小泡泡中的一些会膨胀到一定的尺度,到那时可以安全地逃避坍缩。它们会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形成我们看到的泡泡。它们对应于开始以不断增加的速率膨胀的宇宙。这就是所谓的暴胀,正如每年的价格上涨一样。

宇宙在比一秒还微小得多的时间里膨胀了十的30次方倍。和通货膨胀不同,早期宇宙的暴胀是非常好的事情。它产生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均匀的宇宙,然而,它不是完全均匀的。在对历史求和中,稍微具有无规性的历史和完全均 匀规则历史的概率几乎相同。因此,理论预言早期宇宙很可能是稍微不均匀的。这些无规性在从不同方向来的微波背景强度上引起小的变化。利用MAP(微波各向异性)卫星已经观察到微波背景,发现了和预言完全一致的变化。这样,我们知道自己正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早期宇宙中的无规性,意味着有些区域的密度比其它地方的稍高。这些额外密度的引力吸引使这个区域的膨胀减缓,而且最终能够使这些区域坍缩形成星系和恒星。

  虽然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来自于过去一个高曲率的时期,但它不能预言宇宙如何从大爆炸形成。这样,广义相对论自身不能回答宇宙学的核心问题,为何宇宙如此这般。然而,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这 两个理论的结合预言,在这个称作暴胀的时期,微小的起伏会发展,导致星系、恒星以及宇宙中所有其它结构的形成。对宇宙微波背景中的小的非均匀性的观测,完全证实了预言。这样,我们似乎正朝着理解宇宙起源的正确方向前进。

然而,并非一切都已解决。我们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的变缓之后,再次加速。对此理论上还不能理解清楚。缺乏这种理解,对宇宙的未来还无法确定。它会继续地无限地膨胀下去吗?暴胀是一个自然定律吗?或者宇宙最终会再次坍缩吗?新的观测结果,理论的进步正迅速涌来。宇宙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和活跃的学科。我们正接近回答这些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霍金演讲《宇宙的起源》节选)

17.从原文看,下列对“宇宙自发创生的图景”相关内容的说 明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最可能的历史像是泡泡的表面,这些泡泡有的会膨胀到一定的尺度,有的不膨胀,后者是人们不大感兴趣的。

B.安全地逃避坍缩,继续以价格上涨一样的速率膨胀,从而产生一个非常巨大的均匀的宇宙,这就是所谓的暴胀。 C.宇宙不膨胀到一定尺度便不能安全地逃避坍缩,也不会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如此,是来不及发展星系和恒星的,智慧生命就更谈不上了。

D.所谓“宇宙自发创生的图景”涉及以下内容:宇宙会继续地无限地膨胀下去吗?暴胀是一个自然定律吗?或者宇宙最终会再次坍缩吗?

18.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宇宙微波背景中的小的非均匀性的观测,完全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两个理论结合所预言的,这表明我们似乎正朝着理解宇宙起源的正确方向前进。

B.广义相对论不能预言宇宙如何从大爆炸形成,其自身也不能回答宇宙学的核心问题。由此可见,任何一种理论都难免有其局限性。

C.新的观测结果和理论的进步正迅速涌来,这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宇宙为何如此这般,以及对宇宙未来的确定。

D.宇宙学之所以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和活跃的学科,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正接近回答这些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4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共6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四题,全做只看前四题。)

     (1)                       ,潦倒新停浊酒杯。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野马也,尘埃也,                    

(4)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座中泣下谁最多?                    

20. 韩愈,字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提出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等散文的写作理论,与柳宗元共同倡导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22题各3分,第23题4分,共1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23题。

(1)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 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3)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4)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21.文中的“大宅子”指代什么?鱼翅和鸦片又指什么?(3分)            

 

22.根据课文观点,“孱头”“昏蛋”“废物”是分别指哪些人?(3分  

 

23.第2、3两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题(本大题3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美国)富兰克林

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法国)居里夫人

只有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 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洛

读了上述文字,你一定会有所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2014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C(A癖 纤;B著 莘;D处 露)

2.D(A暄-喧,即-既  B暑-署,概-盖  C撤-撒,起-启)

3. B(工夫:①时间,指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功夫:本领,造诣。权衡:将多方面放在一起衡量、考虑。考虑: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服法:服从法律制裁。伏法:犯人被执行死刑。)

4. A

5. C(A搭配不当,可改为“消费者和食品经营机构要停止食用和销售”;B偷换主语,可将“展出了”改为“展出的”;D语序不当,“从现在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应当放在“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之后。)

6. B

7. C(C是比喻,其余是夸张)

8.D

9.B(应为黄山)

10、答案:A。例句名词作状语,A名词作状语,B意动,C使动,D名词作动词。

11、答案:B。例句是宾前,A是被动,B宾前,C状后,D定前。

12、答案:D。A、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这种欺诈手段,假装划给赵国城池,其实不能到手。B、那 么(六国)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和秦国相比较,或许不是可以轻易判定的。C、天天与我的随从上高山,进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 泉怪石的地方,没有不到的。

13、答案:C。这里是互文手法,主人和客人是一起下了马,一起上了船。

14、答案:B。A、樽,C、否,D、智

15、答案D。①……的样子  ②语气助词③代词  ④的

16、答案:B。抒发的是不能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的苦闷。

17: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原文中不存在“有的不膨胀”的意思,因为宇宙最可能的历史就是膨胀,包括“仍然处于微观尺度时再次坍缩”的微小宇宙。B项“正如每年的价格上涨一样”是打比方,并非真的是以价格上涨一样的速率膨胀。D项讲的是对宇宙的未来的确定,并不是“创生”时的图景)

18:D.(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推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项,强加因果关系,是错误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4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共6分)

19.补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4分)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3)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0.退之     古文运动

21.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精华与糟粕互见部分。

22.“孱头”比喻那些不敢面对现实懦弱无能的“逃避主义”者。“昏蛋”比喻那些否定一切毫无判断力的“虚无主义”者。“废物”比喻那些全盘吸收的“投降主义”者。

23.比喻论证 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对比论证 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破立结合 第2节是破,第3节指出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破”(批判错误现象、错误观点)是为了更好地“立”(提出、阐述正确观点)

(写出一种论证手法并讲明效果,给2分。)

 

四、写作题(本大题3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导写】

材料提供的四句话分别提到成功需要的条件是:把握时间,崇高的目标,恒心和自信,执着追求。一些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会利用时间;一些人不成功却不会挤时间,不肯挤时间或不懂得挤时间。而另一种人的成 功在于有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撑着,使它不断地向成功的高峰攀登。还有一种人,为自己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并以此为自己的最大快乐,最后获得了成功。也有人,为了成功,有恒心,有自信,不论花多大的代价,多能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最终到了成功的彼岸。

    这里就是要懂得如何获取成功的道理,成功之路有很多,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一条,讲出足够的理由就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