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舍利佛 2015-05-13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宋朝宰相范仲淹,他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父亲。范仲淹他从小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改嫁了,改成朱家、朱姓人家。当范仲淹长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朱家的这些族人排挤他,就把他的身世给抖出来了,而范仲淹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范家的。于是他就去到这个范家去寻根、认祖归宗。但是范家人开始就不允许他进来,经过范仲淹苦苦哀求之后,范家才勉强的答应,范仲淹才改了自己的姓氏,重新姓范,他发誓要重振范家,于是就拜别了自己的母亲,就跟他母亲讲,我现在要去读书,读书将来考功名可以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情,母亲你等我十年,我十年以后来接你。于是就佩着古剑、古琴和书,带着书就离开了朱家,到了一个很破的书院里面来苦读。范仲淹因为心里有很高的志向,他读书非常用功,每天都是古人讲的三更灯火五更鸡。五年之内都是不脱衣服、晚上睡觉不脱衣服,闻鸡起舞。吃饭非常简单,他是煲一锅粥,冬天冷,就把它冷冻起来,冻成块状,就把它切成一块块的,一餐吃一块,然后配一点咸菜末,咸菜叫齑,所以叫做之断齑画粥,这是形容古人读书勤苦的一个成语。有一次这个同学看到这位年轻人这么样子的艰苦,生了同情心,送一些美食给他,过了好多天,这个同学又来这个书院里面看范仲淹,看到那些美食还原封不动、没有碰,范仲淹每天还是吃稀粥咸菜,同学就问他了,为什么我送给你的美食你不肯吃呢?范仲淹就说,今日吃了你的美食,他日就吃不下齑粥了。所以你看看,范仲淹这种清苦的那种生活,用清苦来砥砺自己的心志。

有一次跟同学们出去外面,大家一起玩的时候遇到一位相面先生,大家都相命,范仲淹先生就请教这位相士说,您看我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良相?他要当宰相。这个算命先生看着他,沉默了一下,笑着说,你这个口气也很大,怎么想做宰相呢?说话的意思听起来好象当宰相没有指望,于是范仲淹就改口说,既然我将来做不到良相,那您看我能不能当个良医呢?这个相士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古时候,医生跟老师的行业都是很清苦的,收入都很微薄,老师教学生不会开口要学费,学生看他的家境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医生也是如此,给人看病那是应该的,救死扶伤这是医生的天职,所以绝对不会开口要钱。我认识一位长者,他告诉我他的祖上就是开医馆的,自己的爷爷开医馆从来不开口要钱,只是在门外放一个小箱子,看了病之后,这个病人觉得看病还不错,好了,就把钱投到箱子里面,他想投多少就投多少,绝对不开口问。所以医生和老师的行业,虽然生活都很清贫,但是在这个社会里面非常令人敬仰,他有德啊。这个相士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一开口想要当宰相,荣华富贵做最高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下就掉到了做一个医生那么清贫的行业。范仲淹就告诉他,良相可以救人,良医也可以救人,如果我当不了良相,没有当宰相的命,就不能帮助天下百姓,我也要做一个医生,来为世人救死扶伤。所以当这个相士听到范仲淹的这番话,非常的感动、非常敬佩,就说了一句,您是真宰相心也。你虽然现在不是宰相,你的心已经是宰相了。

 果然后来,范仲淹苦读八年以后考中了进士,就当了官,后来真的做到宰相。当他做了官以后,马上信守诺言,把他的母亲就接来奉养,这是提前了,原来他跟他母亲说等我十年,现在八年就成就了。这是什么呢?他的那种厚德才有这样的成就。要知道这种成就,这是他的孝心的召感,是他为天下人服务的那种爱心召感的。这是《弟子规》上讲“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种爱心根源还是在于他的孝心,对父母的这种爱扩展到对天下人就是大爱。所以范仲淹一生做官、建功立业,到哪里都受到百姓的欢迎、爱戴。虽然是一生四上四下,但是绝对不会因为自己暂时的不得志而忧虑,写下《岳阳楼记》这千古名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诗句正是他老人家那种博爱的写照。他自己的俸禄都拿来周济贫寒的人,对自己的族人范家,一开始都不肯认这个范仲淹,后来做官了、有俸禄了,范仲淹不记前怨,以德报怨,给自己的家人、族人很多的奉养,甚至在家乡买了一千亩的义田,这是给家人、族人来耕种,让他们能够维持生活。

 家乡有一个寺院,因为过去范仲淹曾经在这个寺院里面读过书,在他、范仲淹没有当官之前、还在读书的时候,寺院里面有一天在一个树下看到有个洞,他把这个洞挖起来了以后竟然看到一坛白银,这是雪花花的银子啊,当时范仲淹很清苦,但是看到这一坛白银,一点心都不动,立即把这个银子埋回了原处。这个事情过了好久,范仲淹都已经当了大官了,寺院里有一天这个人就来找范仲淹,来求他帮帮忙,为寺院修治一下、修复一下,范仲淹就批了一个文让这个人带回去,告诉他,就在你的寺院里那个大树底下,你们去挖,会挖出一坛白银,那个银子足够你们用了。结果那个人回去之后寺院里面真的去挖,真的把这个白银挖出来了。你看看范仲淹先生,年轻的时候这么清苦,但是看到这些银子都没有动心,这样的一种定力,《弟子规》上讲“凡取与,贵分晓。借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范仲淹先生绝对不因利养而动心,这种德行才能使他有这么成功的一生。而成功以后,仍然不堕这个志向,一生都过着清寒的生活,他一辈子都不吃肉,自己的妻子、儿女甚至没有见过玉器是什么样子,出门,儿女可能没有一件很好的服装。范仲淹不以家产来传家,他把家产全部通通布施给贫寒的人,他去办义学,匡扶传统文化教育,把儒家这个教育兴办起来。当时他在自己家乡苏州西元那个地方办义学,他的家西元、风水家来看过,说你这个家是一个风水宝地,将来会代代都有人做官,结果范仲淹听到这样的话,既然这是风水宝地,那怎么可以说只为我范家呢?应该把它捐出来,为国家培养人才,让整个国家得益啊。所以捐出来,当时兴办的儒家教育,为当时宋朝儒家文化的复兴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他是以孝悌传家,真是积德给子孙啊。

 司马光所讲的:"积财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给子孙,用阴德来庇荫子孙"才真正是替子孙着想啊。所以当时范仲淹的厚德,范家所有的族人都非常的敬仰。族人有争执的时候,这个调节的人就会提起你们怎么还会为这一点财利争执?没有想到当年范公是怎么对人的吗?谈到范公,大家脸就耷拉下来了,面带愧色。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范纯佑都是大孝子。特别是范纯仁,他因为要服侍自己的父亲,他父亲到晚年,范仲淹晚年得病,范纯仁为了照顾自己的父亲,两次拒绝朝廷的邀请不肯出来做官,来伺候自己老父。当他父亲走了以后,他的兄长范纯佑也是因为病,范纯仁在家伺候自己的兄长,也跟父亲一样,也两次的拒绝朝廷的邀请,他自己说,"岂可重禄食而轻父母。"这个话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把孝顺放在第一位,把事业放在第二位。孝顺父母有没有障碍他的事业呢?没有。范纯仁最后还是官拜宰相,也是一位贤臣。所以古人讲,忠臣出孝子之门。范仲淹以孝悌传家,把圣贤的风范演示给自己的孩子看,孩子自自然然就成为一个有德的君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