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复习人口与城市相关知识时需要注意的17个问题

 许愿真 2015-05-13

本文整理自《试题调研》第7辑——高考押题【倒计时5050题】,更多内容详见《试题调研》。

一、人口的变化

1)人口空间差异可以从不同区域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异、产生原因、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等角度分析。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可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等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来分析。

3)人口问题可从人口老龄化和年轻化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来分析。

4)正确看待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并非人口再生产的倒退,而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5)人口迁移的空间分析应从迁移类型、迁移原因、迁移方向、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

6)人口迁移的时间分析应从人口迁移的时期、影响因素、流向、特点、目的及意义等方面进行。

7)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水源、自然资源、土壤等方面;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水平、交通、通信、教育、婚姻家庭、国家政策、战争等方面。

8)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可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入手,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分析又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展开。

二、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区位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2)注意结合所在时代和区域特征分析城市的形成条件,如古代城市的形成要注意分析农业发展和河流对城市的影响,现代城市的形成要注意分析交通和地形等因素;温带城市多分布在平原,热带城市多分布在高原。

3)在分析影响城市的区位条件时,要注意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影响城市的区位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区位条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可以是优势,也可能变为劣势。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应从经济因素(地租理论)、交通通达性、历史、社会和行政因素等方面分析。

5)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应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人口密度、消费水平等方面分析。

6)在分析工业区的位置时,要注意风向和河流的影响,特别是风向,要掌握常见地区(盛行风带、季风区等)的风向特征。

7)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应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三方面分析。

8)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主要是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从城市化起步早晚、城市化速度、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分析。

9)城市化问题应从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两方面分析,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方面,社会问题包括交通问题、就业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每个问题从成因、危害、整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