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字

 黄毅弘 2015-05-14

彳(行)+止(脚)+(土)=往。强化前行的含义。

时间逝去为;远古时代为


彳+止+土=徃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往,之也。——《说文》 


=彳(行)+止(脚)+土。强化前行的含义。

造字本义:迈步走向某地


"往"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甲骨文的"往"一般被认为是形声字,字的上部为形符"止",即趾,表示脚的行走动作,下部为声符"王",整字表示去往。其实,王字最初即有"诸侯或外族来朝见天子"的意思。《尚书·大禹谟》:"四夷来王。"若从诸侯或外族的角度来看,这个"王"就有"往",即归向或朝见的意思。

金文的形体基于甲骨文,增加了"彳"旁,表示行走义类,右边部件上为"止",下为"王",与甲骨文形体结构相似。战国楚系文字或作图7,下部增添一"止"而成"辵(chuò)"。辵为行走,与彳同意。《说文解字》古文据此演变而来。小篆形体结构基于金文,笔画变得圆润流畅,上部的"止"变得与"㞢(之)"相同。隶书的"往"字,"㞢"这个部件变成了一点。


”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贤明之君。,甲骨文之,前行、投奔王,贤君),表示投奔贤君。有的甲骨文将“王”写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简写成类似“”形的。有的金文将“王”写成。当“”成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彳”(前行)另造“”代替,表示朝某地“前行投奔”。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一心一意投奔贤明之君,归附安乐之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由“合写的“㞷”简写成主”古籍多以“”代替“”。时间逝去为“”;远古时代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往,之也。从彳,㞷聲。迬,古文从辵。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往,去,到……去。字形采用“彳”作边旁,采用“㞷”作声旁。迬,古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

”的字义引申

我评引申线索: 

    

网友总评: 0分

”的词汇分类

我评词汇分类: 

    

网友总评: 0分

①本义,动词:对投奔明君、归附乐国充满期望。  本义只见于古文    

大夫有所。——《礼记 · 玉藻》

憧憧来。——《易 · 咸》

见老聃。——《庄子 · 天道》

②动词:去向明确的目的地,前去。  往返 往来    往复 往还  /  过往 来往 前往    勇往直前    循环往复    来来往往    礼尚往来

不知所往    有来有往

,之也。——《说文》

而不返。——《庄子 · 逍遥游》

助之。——《列子 · 汤问》

老死不相来。——《史记 · 货殖列传》

随其。——晋 · 陶渊明《桃花源记》

来种作。——晋 · 陶渊明《桃花源记》

来视之。——唐 · 柳宗元《三戒》

来翕忽。——唐 ·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诚欲来。——唐 · 柳宗元《柳河东集》

来无白丁。——唐 · 刘禹锡《陋室铭》

③动词:时日逝去、过去。  往常 往昔    往年 往日 往岁    往事    往往  /  以往    古往今来    

吾言既矣。——《国语 · 晋语》 

不慕。——《荀子 · 解蔽》

昔初阳岁。——《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哲是与。——南朝 · 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闻庸蜀之南。——唐 · 柳宗元《柳河东集》 

④介词:朝,向。  往后 往前 往上 往下  /  开往春天的地铁

一往情深

吴昌硕年近古稀,

尚纳一妾。

未二年,

妾却跟人跑了。

吴昌硕耿耿于怀,

后自作解嘲,

笑谓人曰:

“吾情深,

她一往。”

真有意思。

要我看,

小妾走得好,

老人亦可怜。

想得开,

看得破,

还能幽自己一默,

到底是吴昌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