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者妙招 巧用生姜治寒痛

 TTKL58 2015-05-14
 
日志正文

读者妙招 巧用生姜治寒痛

2014-01-14 08:52 阅读(1076)评论(0)
读者妙招 巧用生姜治寒痛
    民谚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进入数九寒冬,正值小寒大寒之间,天寒地冻,是欣赏冰雪美景的好季节,但同时也是一些关节冷痛、畏寒怕冷的人痛苦难捱的季节。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也是任先生的妙招奏效的时候。
    任先生是黑龙江省鸡西市矿务局的一名退休干部,全名任照生。2013年秋冬之交,在本报组织的一次慰问老干部的健康讲座的空隙,记者有幸结识了这位养生达人,并与之进行了短暂交谈。交谈中,任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治疗关节冷痛、畏寒怕冷的小妙招,并说这个方法绝对好用。
    进入寒冬腊月,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向本报咨询治疗关节冷痛的方法,记者想起那次与任先生的谈话,于是决定采访任照生先生,请他详述他的小妙招。
    任先生介绍说:“其实方法很简单。如果关节冷痛的话,可以将生姜捣成糊,敷在疼痛部位。如果是身体畏寒怕冷,可以用榨汁机将生姜榨成汁,将鞋垫和白棉布条浸泡在姜汁中,放在暖气上烘干。将烘干的鞋垫垫在脚下,将烘干的白棉布条缝到贴身上衣的后正中线上。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糊外敷止痛的方法适合治疗所有的寒性疼痛,而生姜汁浸泡鞋垫、白棉布条的方法只适合于阳气不足、畏寒怕冷的人,青壮年人及身体有活力、爱上火的人切忌使用。”
    家庭厨房中常见的一味生姜,既能止痛又能驱寒,真有这么灵验吗?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康复科孙殿甲医生告诉记者:“生姜味辛性温,能散寒通络止痛,其汁辛温散寒之力更强。生姜糊外敷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不仅有助于生姜的温热之气内透,而且能拔除沉积在体内的‘寒气’。身体后正中线是督脉循行之处,其旁1.5寸和3寸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督脉主一身阳气,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有十二脏腑的俞穴,为人体阳气最隆盛的部位。当人体阳气虚衰时,通过督脉和膀胱经温阳效果最好。”
    孙殿甲医生表示:“生姜价廉而安全,用生姜榨汁浸泡鞋垫是不错的温阳方法。尤其是在户外工作的朋友,或手足冰冷的女性朋友,可以采取这种方法。痛经属于胞宫虚寒的女性朋友,也可以用生姜糊外敷骶尾区和小腹子宫区,同样具有止痛的效果。关节冷痛的患者在外敷生姜糊之前,可以用手轻拍痛处(也可手蘸红花油轻拍),拍至痛处微红为止,然后再外敷生姜糊,以增强疗效。经常胃痛,食冷则犯,或经常肚子痛,吃凉的就拉肚子的朋友,也可以用生姜糊外敷。胃痛属于寒邪克胃的朋友可以用生姜糊外敷胃脘部,经常腹痛腹泻属于脾肾阳虚的朋友,可以用生姜糊外敷脐部和肾俞穴部位。此外,外敷生姜糊时,还可以隔姜糊用热水袋(或电热宝)热敷或艾灸,能增强散寒止痛的效果。生姜糊外敷一般每天一换,每次不宜超过3小时,以免损伤皮肤。”
    同时,孙殿甲医生特别强调:“榨取姜汁宜去生姜皮,因为生姜皮性辛凉,主行水。此外,皮肤敏感者、对生姜过敏者、患处痛处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此方法。如外敷时皮肤出现瘙痒、水疱等情况,应停止使用此方法。如皮损较严重,应及时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