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企业平台金融服务模式研究

 方圆儒人 2015-05-14
中小企业平台金融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平台经济理论与发展的应用
  张惠(华夏银行南京分行,江苏南京210005)  
 摘要:本文对平台金融特质与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平台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原则与要式,平台经济目前已日 渐成为现代服务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模式,针对平台金融运作过程中问题,商业银行还需要继续深化多元合作,建立网络平 台数据库,加强与政府平台、工商平台的合作;完善信用指标评价体系,利用金融渠ilt-与互联网推广平台经济理念等。  
关键词:平台金融: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3(7)-0037-06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面对市场中日益频繁的企业重组变阵与强烈的产业链 条延伸,渠道和网络成为制约企业,而隐藏其中的便是一种本质经济规律与经济潜力——“平台经济”。平台 (Platform)作为新经济时代最具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快速兴起,有关平台以及平台经济理论已成为当前产 业理论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探索前沿。依据国外关于平台经济理论的开创性研究思路,平台理论与网络外部性 理论、市场机制下的多产品定价理论相关,平台是以某种类型的网络外部性为特征的经济组织(RochetJ&J. Tirole,2003)。国内学者在原有双边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平台实质上是一种现实或虚拟空间,该空间可 以导致或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并且通过收取恰当的费用而努力吸引交易各方使用该空间或场 所,最终追求收益最大化”(徐晋,张祥建,2003)。平台经济(Platform Economic)是“借助于一种交易空间或场 所,促成双边或多边客户间的交易,而平台运营商本身并不从事生产销售只是收取恰当的费用而获得收益的 一种商业模式”(徐晋,张祥建,2003)。 当前,现代服务经济引领、支撑和推动城市吸纳辐射功能,提升竞争力已成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基调; 平台经济正日渐成为现代服务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思维模式,推动金融服务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商业银 行作为平台经济革命中的核心因子而言,在利率市场化加快、资本约束加强、金融脱媒加速、金融监管趋紧、 全球经济低迷复苏等多重因素下介人网络平台,以平台经济为契机,创新平台金融服务模式营销平台内中小 企业是顺应经济发展新趋势、拓展转型发展新局面的必要之举。
 二、平台金融的特质与效应分析 在缓中企稳的国民经济运行态势下,准确把握平台经济革命脉搏,并契合时代特点的挖掘平台金融新内 涵,通过整合平台经济内部关联组织的能量,创新构建高度黏性的中小企业平台金融服务模式,充分调动平 台金融服务现代经济转型的正效应,或将成为“十二五”期间舒缓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压力,释放利润空 间.助推国民经济企稳缓升的新引擎。 
(一)平台金融的基本特点。依据平台经济一般理论,平台金融(Platform finance)是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为 基础,以网络为基本工具,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生产、存储、使用为驱动处理平台与平台、客户与客户、平 台与平台客户等之间交易、合作、竞争与共赢关系,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的新型特定经济组织形式。在平台经 济范畴中,平台金融除了具备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一般平台特点,还具有金融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与内涵。
(二)平台金融的一般平台特点。相对于传统经济金融服务模式平台金融具有平台的一般特性:(1)双边 市场特性。与传统实体经济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平台金融是一种双边市场型的虚拟经济。平台金融涉及双边 市场,在特定的平台上既有买方与卖方,又有平台方(核心企业、大宗交易市场、市场管理方等)和中介方(第 收稿日期:2013-5 作者简介:张惠(1986一),女,江苏徐州市人,现供职于华夏银行南京分行。 万方数据 《西部金融)2013年第7期 三方支付)等,因为同时存在卖方和买方所以称金融平台具有双边性(谭瑞琮,2012)。(2)交叉网络外部性。 在基于互联网以及信息化的平台金融体系内,某一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带来非直接相关的利益溢出.而且 这种利益溢出在双边市场用户之间相互溢出并引发强烈的交叉网络平台外部效应。(3)垄断竞争性。知识经 济时代竞争垄断型市场经济特点显著,平台金融以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排他性的平台搭建、动态性的平台运 行、内生性的价值等表现形式集中竞争力;以绝对垄断控制的核心技术、产品配套体系以及用户的高转换成 本集中垄断力;最终以不断递减的低边际成本弥补高额固定成本,具有竞争与垄断相结合的特点。 
(三)平台金融的特定金融属性。在平台经济范畴内金融体系属性与网络平台特质相融合,平台金融呈 现出特定的金融内涵:(1)金融需求互补性。平台金融双边市场中两方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互补特征,平台 内中小企业对于金融的需求将随着核心企业对平台的需求量增加而增加。无论平台向双方市场提供功能性 互补的金融产品还是差异化的市场服务,都由平台双方的需求共同产生,并不具备独立性。(2)核心能力整 合性。面对多个细分市场以及众多的企业个体,平台金融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以核心企业为纽带,以金融核 心能力为牵引将有明显区别但是又相互依赖的企业群体集合于虚拟的网络平台之上。以适度开放的接口和 模块化的结构提供信息收集、资金储备、对接处理等服务方案整合解决来自不同市场的多层次需求。(3)服 务平台多属性。源于国内商业银行在客户、产品、区域等方面定位异常雷同,行业内低效同质化竞争普遍存 在;同时,多数金融平台不关联,部分功能又可替代,相似的平台金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并不排除市场中某 一方采取多属行为策略与多个金融平台发生关联行为(Evans,David S.。2003)。
 (四)平台金融是引导银行转型发展的新方向。面对一个金融需求强烈、客户群体庞大但渠道稀缺的市 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扩张是必然性战略选择,而同新设机构背后承担的巨大建设成本与人员 管理压力相比,构建虚拟化的平台中介整合渠道与资源,低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更是转型发展的新方向。首 先,平台金融扩展销售渠道。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平台金融利用互联网化服务渠道降低银行的地 域限制,依附于实体经济产业链并跟随产业链的蔓延不断向外扩展;强大的平台服务功能与价值链整合能 力使平台金融足够吸引大量的合作伙伴、第三方开发者、核心企业以及供应链条上的众多中小企业聚集平 台之中,并以其平台的高度黏性与高退出成本培养客户群体,批量开发平台客户,扩展销售渠道。其次,平台 金融降低交易成本。商业银行利用网络电子商务在金融业的延伸。通过网络金融在双边市场中对核心企业 以及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规模化和专业化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同时金融服务商与平台经济体相 对接搭建双向选择平台,商业银行以专门的信息生产与代理改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双方的搜寻匹配成本 以及商业银行的产品营销费用。再者,平台金融分担转移风险。不同于民间借贷与互联网结合的P2P模式中 存在闲置资金和投资需求的投标者,平台金融具有严格的客户身份认证与信息保密措施,科学的风险等级 划分制度以及完善的贷后管理体系,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供给方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互配合实时核查监控 借贷资金流向与使用情况,消除资金被挪用、侵占、隐匿等风险。 
(五)平台金融是服务中小企业实体的新形式。平台金融起源于互联网并依附于实体产业链延伸扩散规 模经济效应,使众多处于产业链条末端以及狭小市场上的中小企业在组织、营销、沟通等方面呈现网络化趋 势,加速平台内部企业分工的细化和深化,成为中小企业实体经济融资发展的新形式。融资服务上,平台金 融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展开网络金融服务,通过第三方网络电子支对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核心企 业上下游客户以网络金融支持,平台金融将金融资本迅速投人于经济实体的生产、发展以及科技成果转化 之中,金融资本迅速高效的转化为产业资本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配套服务上,平台金融通过网络由点到 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为平台内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打造和编织涵盖包括市场调研、客户定位、原料采 购、产品设计、流程管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服务。
 三、平台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原则与要式 
(一)平台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原则。价值规律原则。价值规律原则是指平台金融体系内,无论是核心企 业还是上下游中小企业都以独立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参与平台运作,寻求财务效益最大化。科斯指出企业本 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R.H.Coase,1937);平台双边市场内资金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调节,遵循价值 规律平台经济运作的基本要求。中小企业是通过平台金融还是内部积累获取资金支持关键依赖平台定价成 本与企业组织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遵循价值规律是各方参与平台金融活动的基本要求。 利益均衡原则。以利益均衡为核心支撑是平台金融持续发展,多方主体长久合作的原则。内部均衡点是 38 万方数据 《西部金融}2013年第7期 平台金融能够长时间发生作用的关键因素,如果组成平台的各方利益得不到均衡的体现,引发利益冲突与 利益失衡,平台金融长期有效得以运作的概率极低。平台金融围绕自身功能和价值的强化,构建开放共赢的 生态系统使各方从中获利;所以保持价值共赢是维系商业银行与多方合作服务中小企业的内在要求。 资源共享原则。基于知识、科技、信息等资源不可能自动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共享与转化,平台金融的 构建要致力于平台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建设有效的资源共享的协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平台的推广 机制解决单边市场下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构建资源共享型平台金融增设机制调节 功能以及资源有效供给机制,避免因为金融资源性缺失造成的恶性竞争、市场机制失灵或者滞后性问题。 风险分担原则。从纵截面的角度看,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平台内合作方或参与企业总会因为内外 部因素在某一时间段内遭遇风险与困境;平台金融整体的运作过程中不论何时都要按照合作协议相互支 持。共担风险,不因外部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或一方的暂时困境而放大风险或推诿担当。平台内核心企业推 荐上下游中小企业客户供银行选择,共同控制业务风险,通过信息网络共享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合作竞争原则。任意平台的构建都要把握其内在的动态核心竞争力,平台金融体系的构建关键是坚持 以合作竞争为核心价值。一方面,充分整合平台内外资源,根据不同产业、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不同战略流 程化地处理相关事物、应对突发性问题、协调各方面关系;另一方面,集中打造一条业务价值链,促进核心企 业、上下游客户以及第三方合作机构以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个环节价值,以自身的竞争力谋求更大范围 合作与发展。
 (二)平台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要式。平台金融服务模式是商业银行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相对接,从 合作平台批量获得客户信息,批量开发目标客户并提供个性化网络金融服务,涵盖包括平台理念、金融文 化、价值观念、社会形象、金融品牌、员工素质的基础层;包括发展战略、组织结构、运营机制、经营规模、产品 特色、市场地位的载体层;包括服务质量、运营成本、产品推广、营销活动、业务渠道、技术工具的转化层;其 核心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载体层。平台金融模式的构建实质上是商业银行与核心企业在客户资源、信息采集、风险控制环节上相互配合, 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自动化批量信贷运作,实现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客户结构、产品创新、流程设计、技术支 撑、风险管控等运作层面的改造,突出平台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平台对接,实现市场定位。源于在客户结构、产品体系、区域管理等方面的异常雷同,国内商业银行低水 平同质化竞争突出,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协同转型的着力点惟有找准市场定位。平台金融的市场定位过程就 是其根据自身资本实力以及网络信息技术打造出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并通过第三方中介明确的传递给目标 客户群体.在市场上确立位置的过程。一方面,依据“长尾理论”将平台金融与具有一定行业地位的核心企业 平台客户、市场商圈平台客户、园区平台客户、电子交易平台客户相对接,锁定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客户这一数 目庞大、融资需求量小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平台金融资金支付管理系统与特定平台的 销售系统、交易系统、仓储系统以及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相对接,有针对性地提高对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的重视程度.综合考察平台经济以及网络借贷态势,选择匹配的市场定位。 批量开发。实现客户优化。客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客户结构直接影响其收入结构与 资产结构。面对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加速,下沉客户结构,向拥有高风险定价权的中小企业贷款倾斜以 弥补负债成本的升高.是商业银行从体制和机制上寻求转变经营模式的重要突破。平台金融依托核心企业、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市场商圈等特定平台,不受地域限制的批量开发平台内中小企业,对客户群进行结构性 调整。第一。依托服装鞋帽、教育培训、医药连锁、酒店旅游、居民服务、机票代理、商贸租赁等现代服务行业 拓展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为核心企业打造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扶植核心企业上下游共同发展。第二,依托 金属、煤炭、化工、油料、农资、酒业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链式营销中小企业客户;为连锁企业、融资租赁企业 提供资金在线归集以及管理工具。第三。依托全国各地的实体市场及区域商圈,精准定位开发处于狭小市场 中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解决市场管理方租金收取以及商户资金周转等问题,巩固市场与商户关系。通过集 约化的链式营销为中小企业提供灵活的电子融资服务,大大降低其融资成本。 网络互联。实现产品创新。产品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命脉,结合平台经济时代特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 网络为基本工具。加大对热点行业、热点区域、热点需求的分析研究,突破基于抵质押的传统融资模式,开发 设计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平台金融网络贷产品,是推进商业银行开发互联网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 内容。首先,平台金融体系的运作首要是把握资金的在线运作,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发具备在线融 资、现金管理、跨行支付、资金结算、资金监管功能的资金支付管理系统,并以资金支付管理系统为核心深化 扩展中小企业线上账户管理、贷款发放、资金支用及在线还款等服务。如下(图2.资金支付管理系统五大功 能)所示。其次,通过与企业的销售、财务系统对接,提升信息透明度,有效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合一, 实现在线申请融资、在线放款、在线还款全流程电子化融资模。首先,单独设立平台金融专营机构与网络运营中心。针对平台金融的业务流程与业务特点, 从中小企业营销、审批、风险、科技、会计、信用方面专岗、专人、专业化运作,建立管理上由运营中心集中,营 销上由直销、专销、分销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其次,创新平台客户信贷业务流程处理模式。引入网络平台 分销、集聚、管理功能,开发完善网络操作系统,对中小企业信贷系统实现全网络、全流程、全集中的处理。充 分发挥业务处理流程约束、相互监督功能,对于同一客户或同一业务不同流程环节由不同机构的专业通道、 专业人员合作完成。 科技支撑,实现网上操作。商业银行要实现对平台内中小企业客户的网络信贷业务,先进的计算机信息 技术支持至关重要。平台金融的构建重在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信息对接系统配套开发,实现网络全流程信贷系 统操作。首先,银行与网络平台合作,将申报流程中的客户报名、平台客户组建、信息申报、合同申请、合同签 署、贷款支用、还款申请均设立为自助环节,以网络实现无缝对接。其次,打造平台金融专属的全流程网上操 作rI’技术平台,保障行内多条线、多核心的系统与平台客户网络交易系统对接,实现客户全流程线上操作办 理网络贷业务。平台金融模式下的网络贷款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4平台金融模式一网络贷款操作流程 平台客户 商业银行 单一客户 在线掌控。实现风险防控。平台金融模式内中小企业网络信贷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在当前 外部法律、监管和内部治理约束不足的条件下,要求平台金融要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对贷前、贷中、贷后各 个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监控。首先,改进新客户评价方法与识别标准,从客户准人环节严格把握准人风 险。着重考察网络交易行为,引入“网络客户”、“平台客户”等虚拟元素,创建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客户分类准 入标准;核查网络信用记录,将“网络信誉”、“网络商务信用”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第二,通过信用保证基金审 核后放款,保证还款来源,分散降低风险。同时,通过对核心企业、大宗交易平台、市场管理方与中小企业账户 的联动管理,通过资金流向及时全面的了解客户经营状况,实现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封闭式管理与封闭式监 管。第三,利用平台金融与互联网对接的资源优势引入网络平台参与,通过网络账户封杀与网络曝光的特殊 功能提高客户违约成本;以客户互控缓解银行与借款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客户违约率。第四,创新风险保障 机制与风险补偿机制。通过银行与平台、政府三方共建“风险池”,用于弥补创新可能招致的信贷风险损失。 四、平台金融构建中的问题与对策 构建以资金支付管理体系为核心的中小企业平台金融服务模式只是商业银行顺势而变,整合多方资源, 对接多维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一种思路也并非万能,还存在不少障碍。第一,特定平台范围内的中 小企业参差不齐,存在部分资质不佳的企业与金融服务商成功配对困难的问题。第二,平台金融联合体内的 核心企业平台、电子交易平台、市场商圈平台与内部中小企业存在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不对称问题。第三,银行与特定网络平台以及交易平台相对接,在推动资金流转的过程也潜藏着企业偿还贷款的系统性风险。 第四,平台金融的运作对于数据处理与网络系统要求高,需要强大并可实时更新升级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资 金支付管理系统做支撑。第五,当前针对网络融资信贷的监管职责不清,法律性质不明,征信体系不健全,平 台金融运作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技术风险、贷后管理风险等。 针对平台金融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商业银行还需要继续深化多方合作,建立网络平台内数据库,利用互联 网信息处理技术提高商业银行资金系统与企业平台供销系统成功配对;实施差异化的利率定价机制,以灵活 的计息方法及时化解风险与利润的不对称;加强与政府平台、工商平台的合作完善信用指标评价体系;针对 平台客户违约风险事件,加大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违约惩罚机制降低客户信用风险;利用金融渠道与互联网 推广平台经济理念与平台经济经营模式。为平台金融的发展夯实基础性战略资源。 顺应平台经济变革之势,遵循基本原则,对接特定平台,锁定中小企业目标客户,构建中小企业平台金融 服务新模式是商业银行变速调整转型发展的重要可选择战略。但商业银行初步涉足互联网信贷金融领域尚 存在一些内外部障碍,还有待多方联动合作在探索中谋求一条更有质量、更有内涵和更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之 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