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竟是帕金森先兆 80后抑郁三年后手抖

 步行d天涯 2015-05-14

  医生 强脑力劳动者是高危人群

  近日,朋友圈里有人发文称,行动变得迟缓、闷闷不乐、浑身没劲、身体僵硬……老人出现这些情况,貌似常见,却很可能是帕金森病拉响的警报。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医生提醒,约五分之一的帕金森患者并没有手抖现象,抑郁症可能是帕金森病最容易被忽视的先兆。

约五分之一的帕金森患者并没有手抖现象,抑郁症可能是帕金森病最容易被忽视的先兆

  发病率

  近20年增加了20倍

  医学专家表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60岁以上老人的帕金森患病率增加了20倍左右,目前,65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已经高达1.7%。帕金森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

  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患者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解放军第463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尹忠民介绍:“以前门诊见到的帕金森患者,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但近几年来,三十几岁就患上帕金森的已经不再罕见,平均每年能接诊到五六个。甚至连80后也开始成为帕金森侵袭的人群。其中,高社会等级的群体如老师、教授、科研人员、干部等更容易中招,这可能与长期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有关。另外,常接触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农药以及头部经常受到外伤的人群也容易患上帕金森。”

  抑郁症

  易和帕金森同出现

  近年来,有研究者提醒,抑郁症是帕金森病最被忽视的症状,已知60%的帕金森患者会发生抑郁。更为“隐蔽”的是,很多患者是先产生抑郁问题,随后才出现帕金森症状。

  在沈阳某大学担任教师的张女士(化名)在35岁那年被诊断为抑郁症,一直服用抗抑郁药物控制。没想到患病三年后,她开始出现手抖、行动缓慢的症状,以至于上课时连粉笔都拿不住了,还不到40岁就成了帕金森患者。

  “帕金森病与人体的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降低有关,这也是抑郁症的成因之一,因此抑郁症与帕金森容易同时出现。”尹忠民表示,人体多巴胺减少30%甚至50%时,帕金森的症状可能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抑郁现象已经来报警了。因此老人出现闷闷不乐、浑身没劲、对什么都没兴趣的抑郁现象时,应警惕帕金森。

老人出现闷闷不乐、浑身没劲、对什么都没兴趣的抑郁现象时,应警惕帕金森

  帕金森

  20%的患者手不抖

  很多人仍然靠手抖来判断帕金森病,但事实上,约20%的患者并没有手抖症状,而且两只手同时抖也未必是帕金森。“帕金森患者一般是一侧手抖,病情进展几年后另一侧才会受到影响。很多患者一开始就两只手同时抖,这很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继发性帕金森症状,如脑肿瘤、脑动脉硬化、甲亢等,不能盲目按照帕金森病来治疗。”尹忠民提醒,确诊帕金森病最关键的四大症状是: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障碍。其中,老年人手不抖但是行动迟缓、身体僵硬的情况比较典型,一定要及时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