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堂课预告| 别把川崎病当作感冒

 渐近故乡时 2015-05-15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因由日本人川崎富作于1967年首次完整描述和报道而得名,川崎病为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川崎病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多系统均可受累,突出的临床症状为持续高热、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球结膜充血、口唇舌体黏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及脱皮等肢端改变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5月18日(下周一)我们请来了湖南省儿童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智教授为我们带来《别把川崎病当作感冒》,如果大家有兴趣参与我们的课堂直播,可直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报名参与!





陈智



副主任医师,博士,南华大学兼职副教授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病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先天性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于2008年在台湾高雄荣民总医院儿童医学部心导管室交流学习。对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川崎病、心力衰竭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完成手术1500余台次。尤其在小年龄、低体重合并重症感染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的介入治疗,经验丰富。目前完成最低体重为2.28kg。成功完成了目前国内年龄最小(22天)右冠右房漏的患儿的介入治疗。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卫生厅课题《构建携索拉菲尼靶向钠粒及其治疗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的研究》。参编《儿科临床急诊手册》。发表论文10余篇。荣立三等功一次。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于5月18日聆听陈教授讲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