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高效生态 做强现代都市农业

 yzsr273 2015-05-15
 
 
      在沈阳“西重、东汽、南高、北农、中金融”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沈北新区突出资源优势,集聚产业要素,坚持以高效生态为发展方向,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重点,以农事龙头企业引进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五大工程”、“三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沈北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探索建立起“农产品加工带动型工业反哺农业”的沈北模式。

    突出成效优化结构 加快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

    新区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8.9亿元,农业增加值26.3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23元,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为新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

    “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推进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竭动力。”沈北新区主要领导表示,全区农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加快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高效种植业面积已达到12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优质畜禽已成为畜牧业主导产品;八大主导产业占农产品商品生产比重达到了80%。

    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全区绿色水稻面积达16万亩,设施蔬菜花卉面积3万亩,生态林果面积4万亩,特色中草药面积2万亩,规模养殖0.5万亩,为进一步推进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增长。引进了中粮集团、泰国正大集团、美国百事可乐等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425家,驻区的国家、省、市三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据全市半壁江山,辐射带动农户230万户,直接带动就业2万余人,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和中国名优食品生产基地。

    农产品生产质量不断优化。全区通过“三品”认证产品达7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9个,绿色食品12个,有机农产品5个。“北霸”牌大米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沈北清水”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保护。

    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新区已推广优质水稻等新品种45个,畜禽新品种11个,特别是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为沈北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休闲观光农业起步良好。强力推进了薰衣草、稻田画、向日葵等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项目。

    规划引领做强特色 实现南北城区优势互补

    计划到2015年,沈北新区农业生产总值达到85.3亿元,年均增长12%;农业增加值达到46.8亿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00元,年均增长18%,比“十一五”末期翻一番。

    沈北新区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城乡一体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时期,沈北新区将依托辉山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整合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特别是要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实施“五个一”工程,强力开展农业转型升级,在做足设施农业等产业的同时,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把推动观光农业、品牌农业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实现南北城区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一心:辉山农产品深加工中心。进一步发挥这一“龙头”项目的牵引和拉动作用,通过加大投入、壮大规模、提高品质等措施,实现树品牌、创名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目标,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全力打造全国最大最好的农产品深加工中心,使“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产业模式发挥最大潜力。目前,中稻、正大、华美、辉山乳业等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引领北部林果、特色种植、水稻及养殖基地发展壮大的重要推手。

    一基地:中国种业基地。坚持以建设全国一流的种子研发交易中心为目标,以农业科技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种业企业为动力,打造集“基础研究、科技开发与应用、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企业孵化、加工物流、交易会展”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农业基地。

    一园:现代农业科技园。进一步集聚产业要素,拓展产业规模,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本土化发展。重点围绕蒲兴禽业、五味子等全国最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企业,打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加大“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的延伸完善,特别是在精品高效农业的拉动上要形成引领和示范效应。

    一带: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带。依托林果、花卉、五味子、水稻、养殖等优势产业,不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积极策划稻田艺术节、花田艺术节和香草艺术节等观光农业项目,加快现代农业与怪坡、森林公园、七星山等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形成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打造集观光、休闲、采摘、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都市型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

    一业:精品高效农业。重点发展以林果产业、特色种植产业、有机水稻产业、养殖产业为主的精品高效农业。

    项目带动夯实基础 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新引擎

    立足中国种业基地、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这三大建设,沈北新区积极策划推进重点农事项目建设,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引擎。

    农副产品物流项目:已开工建设的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总投资150亿元,占地5000亩。该项目集展示交易、冷链物流、加工仓储等多功能于一体,将对新区乃至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极大拉动作用。

    农业标准化项目:围绕“清水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推广与实施,今年推广有机水稻种植面积2万亩。目前已制定了“清水大米地理标志工作实施方案”,并与中稻集团和北霸米业达成合作意向,由企业通过租地或与农户签订单的方式组织实施。

    农业观光项目:薰衣草、向日葵、稻田画、果树沟等农业观光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其中,中国首届稻田艺术节,将在兴隆台镇兴隆台村举行;东北首届花田艺术节,将在沈北街道二台子村举行;东北首届香草艺术节,将在马刚街道马泉村举行;南华集团寒富苹果基地项目,占地1万亩,开展以果品种植、采摘、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

    设施农业项目:投资15亿元,重点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2.8万亩。

    种业基地项目:中国种业基地框架意见已初步完成,种业基地核心区规划6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3000亩。同时,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农业生产资料大市场和投资5亿元的马泉沟旅游整体改造项目。(赵国清 李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