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vivo北京召开“乐无止镜”发布会,正式发布2015年旗舰vivo X5Pro,前置摄像头可拍摄3200万像素照片,后置1300万像素相机,支持相位对焦,最大的亮点为支持眼球识别功能,它利用前置摄像头扫描用户眼球静脉图案来识别用户身份,对部分应用实现加密,这也是继指纹识别技术之后,又一大利用活体生物识别技术的加密手段。 不过关于眼球虹膜识别,Vivo并不是手机界唯一一个吃螃蟹的人,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 和富士通日前也推出了一款可使用虹膜技术支付的智能手机Arrows NX F-04G,据他们称,这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虹膜技术的智能手机,可用于解锁和手机钱包的支付,具体上市时间,目前还不得知。 富士通是在今年3月宣布已开发出能应用于智能手机的虹膜识别技术。不过,他们也并非第一款实现虹膜技术的智能手机。在今年的Intel IDF(Intel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的合作伙伴EyeStart与Intel、民生银行和联想合作,推出了一款具有支付功能的虹膜手机EyeSmart,让用户看一眼手机就可以支付鉴权。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vivo X5Pro将分为黑白两种颜色,官方并未在发布会现场披露售价,但表示售价将在今天(5月14日)的微信朋友圈揭晓。今天下午vivo官方微博公布售价为2598元软妹币,与此同时也在微信朋友圈打出X5Pro的广告,你收到了吗? 双面2.5D弧面玻璃外观,设计灵感来自水 除眼球识别外,vivo X5Pro的外观设计也是主打卖点。整体外观在前序产品vivo X5和X5 Max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的修改,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同样还是一体式机身设计。 Vivo公司的相关人士在现场用了近20分钟讲解X5Pro的制造工艺。据说X5Pro的设计师以水的状态为设计灵感,机身采用极光陶晶镀膜工艺处理的双面2.5D弧面玻璃,具有防指纹效果,整体厚度为6.44mm,金属边框进行了圆角处理,并采用蜂巢阳极处理和喷砂工艺,机身正面底部仍然是标志性的三大按键,后置镜头位于后盖左上方,顶部和底部分别是3.5毫米耳机插孔和USB接口。 延续HiFi概念,能拍3200万像素自拍照 配置方面,vivo X5Pro和vivo X5Max一样,继续采用联发科MT6752 8核64位1.7GHz处理器。5.2英寸1080p分辨率Super AMOLED屏幕,支持智能光显技术,通过实时侦测环境光线调整屏幕亮度,RAM和ROM分别为2GB和16GB,电池容量为2300毫安时,主打的HiFi概念仍然在X5Pro上得到保留,搭载vivo和Cirrus Logic定制的DAC CS4398,配合MAX97220耳放。X5Pro搭载基于Android 5.0系统定制的Funtouch OS 2.1 UI,此外还支持双卡双待,移动联通双4G。 作为vivo年度主打拍照的旗舰产品,X5Pro采用13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和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后置相机引入了先后被三星Galaxy S6和苹果iPhone 6采用的PDAF相位对焦技术,配合中置式马达,对焦速度控制在200毫秒的水准,支持急速闪拍,前置相机首次引入了多帧合成技术,可拍摄高达3200万像素的自拍照片,支持“知性美颜”功能,自动识别性别并确定美颜的程度和类型。 眼球识别加密目前仅用于APP加解密 安全性方面,越来越多的厂商在旗舰机型上引入指纹识别功能,vivo X5Pro则采用的“Eye ID眼球识别技术”,这项技术最初则是被外界寄希望于出现在苹果iPhone 6之上。 其实,三星与微软也是虹膜技术的拥趸。早在Galaxy S5 发布之初就已经有传闻称Galaxy S5将采用虹膜识别技术,用以对抗iPhone 5s的指纹识别功能。不过后来这一计划后来并未成行,最后也是采用指纹识别。之后Galaxy Note 4同样传出此类消息,三星官方Twitter也发布推特暗示Note 4将采用虹膜识别技术。虽然最后依然未能成行,不过三星对于实现虹膜技术的决心从未放弃。今年愚人节前夕,三星宣布正在和SRI Internal(Siri背后的技术公司)合作研发一款内置眼球扫描仪的平板电脑,基于虹膜识别,它的准确性是指纹扫描器的1万倍,是脸部识别的10万倍。 微软也曾在3月宣称Windows 10将全面支持面部、指纹和虹膜识别,这一新的生物特征身份识别系统被称作Windows Hello,它可以用于对应用、企业内容和网络体验进行认证,而无需输入密码,前提是设备具有对应的物理硬件。此外,有报道称微软旗下Lumia下一代旗舰机将支持虹膜识别功能。 vivo新引入的眼球识别功能其核心技术基于眼球静脉图案的唯一性,借助屏幕光源和前置摄像头识别眼球静脉的差异来辨别具体的使用者,进而满足设备操作和隐私的安全需求,不过目前Vivo XPro的虹膜加密主要用于App的加/解密,而非手机解锁。对于这项技术是否以及何时会应用到移动支付以及其它领域,vivo并没有明确。 为什么虹膜识别是最理想的身份识别依据? 虹膜识别相对指纹识别更加安全,指纹识别的错误率是1:10万,而虹膜识别的错误率则是1:1亿,比指纹识别安全成千上万倍。另外,虹膜的复杂与稳定的结构更加难以被改变,不会受外界因素所干扰。 由于虹膜代码(Iris Code)是通过复杂的运算获得的,并能提供数量较多的特征点,所以虹膜识别技术是精确度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两个不同的虹膜信息有75%匹配信息的可能性是1:106,等错率:1:1200000,两个不同的虹膜产生相同Iris Dode(虹膜代码)的可能性是1:1052 。 虹膜的定位可在1秒钟之内完成,产生虹膜代码(Iris Dode)的时间也仅需1秒的时间,数据库的检索时间也很快。虹膜识别技术所采用的算法允许图像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变化。相同的虹膜所产生的Iris Dode(虹膜代码)也有25%的变化,但在识别过程中,这种Iris Dode(虹膜代码)的变化只占整个虹膜代码的10%,它所占代码的比例是相当小。 人体虹膜组织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最高、不可改变性和抗欺骗性最强,是最为理想的身份识别依据。 唯一性高 由信息组合的复杂性决定。同卵双胞胎的虹膜纹理信息不同,同一个人左右眼的虹膜纹理也不相同。 稳定性高 虹膜纹理在胎儿7个月时已经形成,出生6—18个月后终身不变,不随年龄、职业、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不被污染,不会磨损,不因疾病改变纹理结构。 抗欺骗性强 不能人工仿造或手术仿造他人虹膜组织,使用克隆技术也不能复制。虹膜不留印迹,不会因痕迹残留导致他人非法获取特征信号。 可采集性强 虹膜具有可见外形,可从一定的距离处采集信号,不需用户接触设备,可在无光照情况下进行采集。 虹膜识别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专业领域,面向于银行、政府、机场以及军方等对安全要求极高的机构。在国外某些银行中,已经启用虹膜识别系统,作为客户认证依据,甚至能够实现ATM机无卡取款交易。另外,在军 队军械库、国际机场安检、医院婴儿房安全管理以及大学校园的安防系统都能看到虹膜识别使用情景。 2015年被称为虹膜手机元年,各大手机和平板电脑都会积极采用这一功能,如此看来,不久我们真的可以使用手机进行虹膜支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