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好记者?

 慈溪全媒体 2015-05-15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题目下方财经记者圈关注我们。


来源|编辑网 文|高峰

何为好记者?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我有些汗颜和不知所措,作为非新闻科班出身的“野路子”,要回答这么提纲掣领的问题略感力不从心。但这5年以来,风里闯、雨里走的一线采编经历,让我对这个略有特殊的职业有了一些自己的感触。好记者无他,惟热爱与专业尔。

“一名记者两部手机三餐不定月月四千工资累成五脏俱伤六欲尽废还得七点起床八点上班找九个选题不敢说十分辛苦;十年编辑久坐案头八方约稿需要七窍玲珑忙得六亲不走即便五官老矣但仍要四体勤快三审校稿为两个铜钿一生清贫。”这是网上戏谑记者和编辑“苦逼”生活的段子,虽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却也道出了新闻媒体人的辛苦和工作生活压力。

这么累、这么苦,待遇又让人两行清泪,干吗还要做记者?“新闻理想!”初出茅庐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会这么回答。可“无冕之王”的理想能支撑多久?当意气风发的你试图记录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和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佬”,扛起社会责任和伸张正义的大旗,期待用激昂文字和有力报道缅怀过去、针砭现在、引领未来时,很快会发现在巨大的光环下自己对很多事,确切地说是对大部分事无能为力。丰满的新闻理想常被现实压榨得无比骨感,自己以为有一双强有力的臂膀,可就是拗不过大腿。草随风倒,以为自己是风,可记者有时只是风中一根被左右的草。


此时,如何面对“新闻理想”?很多人会黯然离去,这也是记者行业流动性较强的原因之一,对此,我想说走得好!因为他们不是记者,尽管他们兜里可能装着记者证。但他们期望个人的光鲜和被关注远胜于新闻本身。这就和赋予孩子生命的那个人不一定是完全意义上的母亲,而哺育孩子长大的那个人才是母亲一个道理。这两者之间相差一个字——爱。这种爱只问付出不顾回报;这种爱如涓涓细流却不可动摇。采访到社会热点、撰写出深度报道,是记者的骄傲;准确及时反映菜价变化、关注百姓家长里短,是记者的荣光,因为这些都是新闻本身。

“你爱新闻吗?”别那么快回答,当你经历了段子里的些许后,仍坚定地愿意做个虽拗不过大腿却不会轻易认输,虽成不了大风却愿深扎泥土不随风摇摆的劲草时,恭喜你,你有了好记者的一半素养。

另一半素养是专业,记者是个杂家,虽不见得非要学识渊博、见解深刻,但至少对自己跑的行业要所有了解。昨天的历史、今天的现状、明天的发展,跑口记者都应当能说出个一二三。郭德纲经常在段子里说相声演员的肚儿是“杂货铺”,买什么这里就卖什么。借用此句,记者的脑子就应该是超市,行业状况、主管部门、从业人员、甚至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个明星、一场球赛……别人和你提起,你都得能聊上几句。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何谈采访、怎么畅聊?学院派常说的“新闻无学”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记者是杂家,但要想成为好记者必须是专家。纽约时报一位高管曾说过:“纽约时报的力量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水平的新闻报道员,而在于每个报道员都是他所从事的报道专项的专家。”一名好记者不能只停留在凡事懂一点的基础上,而必须至少精通一个行业或一个专业领域。好记者的报道如焖米饭,必须软硬适度,让普通百姓能看懂,让专家、“大牛”能看好。知识常新,活到老学到老说得好听,但做起来很难,做个好记者真心不易。

从业5年多以来,我只跑过一个行业——法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当事人……只在法律圈里混,做起报道来勉强算是得心应手。究其原因说起来惭愧,我知道好记者不在做广而在做专、做精,于是,我仗着自己曾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作过执业律师的经历和专业特长,甘心守在这“一亩三分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