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种爱让男孩变得更阴柔

 秋天枫叶正变黄 2015-05-15

曾经接触到一户人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哥哥九岁,妹妹七岁。记得刚认识他们的时候,感到哥哥举手投足之间有很明显的女孩特征,而且做事情也表现得胆小、退缩,反而他的妹妹却表现得很强势,干什么事情都冲在前面。

 

刚开始,我有些疑惑,哥哥年龄大、又是男孩,怎么表现得这么懦弱?妹妹年龄小、又是个女孩,为何那么冲劲十足?经过进一步接触,才逐渐解开了其中的端倪。这个妈妈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几次怀孕总是以流产告终,所以在怀哥哥的时候,妈妈特别小心,在怀孕的过程中,妈妈将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最后成功地将老大生了下来,可以想象,当时妈妈对得来不易的儿子是多么地怜爱和珍惜啊!我想大部分母亲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都会有这种感受的。这种对孩子的珍惜并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但后面的养育过程却将我之前的疑惑一点点地解开了。

1)                    妈妈的“爱”。孩子生下来以后,这位妈妈很怕自己得之不易的儿子有什么闪失,对孩子百般呵护,妈妈能做的绝对不让儿子去做。后来出生的妹妹,从怀孕到生产,一帆风顺,这一点导致妈妈觉得妹妹不需要太多的关照,从行动上也是对妹妹的照顾相对少很多。举个例子,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去游泳池游泳,游完泳需要洗澡的时候,妹妹一个人去许多人共用的女洗澡间自己洗,哥哥反而去独立的家庭洗澡间由妈妈陪着去洗。即使哥哥当时出生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哥哥毕竟已经长大了,同时哥哥又比妹妹大两岁啊!要是二十几岁的青年大两岁,在能力上不应该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几岁的孩子大两岁,认知能力却差别很大,为什么妈妈不陪妹妹反而去陪哥哥呢?这种对两个孩子不均等的“爱”,可能有重男轻女的成分,可能有这位妈妈由于儿子的来之不易而产生对儿子的百般珍惜的思维,无论何种原因,这种不均等的“爱”,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成就了女儿,害了儿子。这种事情在过去的年代曾经在许多家庭都发生过,只不过那时只有重男轻女这一个原因罢了。

2)                    强势妈妈。这是一个典型的强势妈妈,在家当家作主,干什么事情很有主见、很有勇气。在这种氛围成长起来的孩子,女孩会学着妈妈的风格,变得比较强势,能力较强。男孩由于自己的妈妈很有主见,再加上妈妈对自己的百般呵护,孩子反而变得缺少独立性,因为妈妈的“爱”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机会。

3)                    爸爸的角色。这个家庭的爸爸很少管孩子,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赚钱养家,两个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同母亲度过的,孩子在外面的一切事物也都是由母亲来操办的,也就是男孩天天生活在一个女人和一个女孩之间,爸爸虽与孩子天天见面,但却名存实亡;爸爸虽然哪也没去,却没有通过与孩子互动给孩子树立做男人的榜样。久而久之,男孩的行为像女孩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上面的这个例子应该不是个案,相信类似的事情同样会发生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妈妈对孩子、特别是对男孩事无巨细的关注,导致了孩子缺乏独立性;强势妈妈、弱势爸爸,也在给男孩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榜样;同时爸爸对孩子教育的缺席,更使男孩缺少机会学习如何做个男人。80后、90后这么多的阴柔过度、阳刚匮乏的男孩偶像不正是这些问题的写照吗?

----父爱本色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