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动性混凝土的生产要求

 陈义宾 2015-05-15


随着建筑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加快,混凝土市场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性能混凝土将成为市场发展主流特别是低胶的流动性混凝土,其扩展度在55cm-65cm之间,胶凝材料总量介于360-420㎏,强度可达C30-C50标号,与自密实混凝土相比,不仅具有高强度、高流动性、自流平等特性,还可降低胶结材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一、流动性混凝土配比设计方法(体积法)

1确定原材料物性(比重、吸水率、含水量);

2确定砂石级配、砂细度模数、空隙率;

3、采用填充法,确定矿粉和粉煤灰使用量;

4根据理论配比设计程式,根据砂浆坍流度确定所需要的胶凝材料总量和无外加剂时用水量(空白组实验);

5结合外加剂减水率,确定外加剂性能最大掺量;

6小拌实验,混合料相对理论配比进行调整。

二、流动性混凝土配比设计要点

1砂石为连续级配,总级配接近富勒曲线FLC

2骨料:最大粒径25mm,单位每方混凝土含0.3-0.35m3

3砂率:0.48-0.52

4细骨料内粒径≤0.3mm粒料体积和胶凝材料体积共同组成的混凝土工作体积要足够单位每方混凝土含量:>0.21m3;

5外加剂性能、适应性最优;

6矿粉掺量:25%-33%(占总胶量百分比),根据环境温度砂含粉量进行调整。

7、粉煤灰掺量:20%-33%(占总胶量百分比),环境温度工作体积有关。

三、流动性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1砂石

对于高流动性混凝土,砂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经济性,目前通过大量实验表明,优质砂石主要有以下特性

1合理的级配

评价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级配是否优质,不仅需单独检测粗、细砂石骨料的级配,更重要粗、细砂石骨料定比率下 (砂率),能否使骨料占混凝土内部最大的体积比,其组成大小填充的网格结构能发挥特定强度功能,而且因其大小颗粒间的滚动,获得混凝土所需工作度。因为砂石骨料占最大体积且为密状态,便减小胶凝材料用量,实现经济性目的,此时这种骨料的颗粒粒径分布成连续状态且类似富勒曲线FLC。如下图所示:


连续级配砂石骨料,要求砂石级配具有充分的可调性,换言之对于砂石产制设备能够实现2+2石,2+3石的骨料级配模式生产。

2+2石级配划分表


名称

细砂mm

粗砂mm

小石mm

大石mm

0.075-3

3-5mm

5-16

16-25

2砂+3石级配划分表


名称

细砂mm

粗砂mm

小石mm

中石mm

大石mm

0.075-3

3-4.75mm

5-10

10-16

16-25

上述两种级配模式的骨料,对于在混凝土生产时能更容易获得连续级配的骨料。

2其他特性


FM

含粉量

50#过筛率

磨损率

针片状

2.8-3.1

<4.5%

15-30%



<30%

<10%

以上这些特性不仅要求在矿山选址上需充分考虑,更多的是对骨料生产设备的选型、生产工艺后续对石粉的处理。

设备选型及石粉处理

不同岩种应根据其破碎特性选取合适的破碎设备,已保证针片状、石粉含量等技术指标。下面分别以圆锥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对石灰岩的破碎粒度曲线进行图例展现。

圆锥破碎机破碎粒度曲线:

反击式破碎机破碎粒度曲线图 由上述两图可知,反击式破碎机比圆锥式破碎机更容易产生石粉,因此在粗碎及中碎阶段因避免采用反击破。在制砂整形阶段,无论是采用“石打石”还是“石打铁”生产原理,其不可避免会带来较大石粉量。因此对于石粉在混凝土厂的运用应遵循以下流程:

2胶结材

流动性混凝土最优胶结材组态为:水泥:矿粉:煤灰=111,根据强度等级、施工温度等对矿粉、煤灰掺量进行调整。

1水泥

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42.5及以上强度等级或普通硅酸盐水泥42.5及以上强度等级,其技术参数符合GB175-2007

2矿粉

a.活性:S95级以上,7天活性≥75%,28天活性≥95%;

b.比表面积≥400㎡/kg;

c.其它技术要求符合GB/T 18046-2008规定;

d.掺量:25%-33%(占总胶量百分比),根据环境温度砂含粉量进行调整(17℃为矿粉强度展开零界点)。

3)粉煤灰

煤灰应选用级及以上等级,相关技术符合GB/T1596-2005相关规定。

掺量:20%-33%(占总胶量百分比),根据工作体积做相应调整。

3外加剂

流动性混凝土所以有流动性,就是因为外加剂发挥具有的特性所致,所以外加剂的选配,成为流动性混凝土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a.减水率:≥25%

b.坍损:1小时无坍损;

c.含气量:4-7%

d.添加量:根据外加剂性能试验决定其掺量,要求砂浆坍流度≥3000px*cm

e.复配要求:外加剂复配要求根据施工条件、环境温度等对其成分含量(减水、引气、缓凝、防冻等)进行现场生产复配使用。

四、流动性混凝土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要求

混凝土生产设备设计应符合混凝土配比设计及生产工艺流程要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生产品质和成本问题。

由于流动性混凝土是低胶高性能混凝土,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有严格的要求,且生产过程配比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实时根据原材料的变动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当砂的吸水率、含水量、细度模数产生变化时,其用水量和配比的各组分也会随之而变,所以必须依托智能配比生产管理系统。

1称量精度高

计量类别

材料名称

计量超过30%磅秤容量

计量少于30%磅秤容量

个别计量

累积计量

个别计量

累积计量

水泥、矿粉等物质

±1%

或±0.3%之磅秤容量之较大者

4%

0%

(重量、体积)

(重量)

±1%

±1%

骨料(重量)

±2%

±1%

±2%

磅秤容量的0.3%或累积需要量3%二者较小者

附加剂

粉状(重量)

液状(重量、体积)

±3%

±3%

2搅拌匀质性

混凝土匀质性主要取决于搅拌主机的性能及原材料的投料顺序。

1)搅拌主机一定须为「强拌式」,最好为「水平双轴式」,以刀片加诸于以高分子组成的外加剂与胶结材料以动能的方式混合。

2)为让胶结材充份混合,先充分搅拌均匀砂浆体,搅拌完成后,再投入粗骨料搅拌(砂浆裹石法)。

3)合理的投料时序,保证胶结材充分混合的同时,降低搅拌主机的负载。

3配比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过程可根据原材料的变动实现配比动态调整。

4高效率

在满足混凝土匀质性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5高环保

较低能耗、噪音、灰尘和水污染,可结合混凝土配比对污水进行回收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