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孩子乐观、淡定的最佳时机

 秋天枫叶正变黄 2015-05-16

这周三吃完晚饭,我与大娃走路到他们学校去练球,不到八点半练完,当走到学校门口时,大娃跳到一个足有一米高的花坛上,一边跳、一边兴奋地喊:“爸爸快看!”走在前面的我刚一回头,就看到大娃没踩稳,从花坛上掉下来,重重地摔在了用水泥铺成的便道上。我赶忙跑过去,大娃一边哼哼,一边想挣扎着站起来,我急忙将他按住,让他先在地上躺一会,待了一会才扶他站起来。只见大娃的左胳膊肘有两块成人拇指大小的伤口,鲜红的血从伤口向外慢慢地渗着,左腿的膝盖上也有一块伤口,因为当时穿了一条长裤,裤子的膝盖部位已经被磨出了一块鸡蛋大小的洞,导致膝盖上的伤口不算太大。看到孩子难过的样子,我先是静静地抚摸着他的头,呆一会说:“幸亏你下面穿长裤了,要是穿短裤膝盖会摔得更厉害了。”当我发现他的四肢没有骨折的迹象,就和他一起慢慢地向家走去。

 

记得在过去,我曾看到这样一幕: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走路时连跑带跳,妈妈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喊:“好好走路别跑了!”话音未落,孩子摔倒在地,哇哇直哭,母亲跑上前对孩子说:“我告诉你别跑,你非要跑”对孩子一通埋怨,孩子哭的声音也随之加大。我过去在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也会像这位母亲一样,但是我认为这样做有些不妥,父母在这个时候埋怨孩子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1)        生气。对孩子的行为和结果都表示生气,特别是有时造成了一些财物损失的时候,大人就会更加气愤。

2)        心疼。心疼孩子所受的伤害。

3)        教育。想通过说教来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以使孩子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无论基于何种原因,这样做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父母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但是,这种埋怨可能会将孩子的注意力从学习中转移到如何应付大人的埋怨上。那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对孩子的失败、错误、过失表现出一种淡定,这种淡定首先给孩子树立一个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榜样;另外,在冷静之后才是孩子思考学习的最佳时期,具体可以这么做:

1)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时先不用说话,可以静静地抚摸一下孩子的肩膀、头发等,你的冷静会影响孩子,促使他尽快地冷静下来。反过来,这时父母如果表现出慌张、埋怨等表情,孩子也会学着去做。

2)   用乐观的方式解释。孩子遭遇挫折、失败时,父母的心情也不会太好,在这个时候很多父母表现出悲观的情绪,有的对孩子冷嘲热讽、有的对孩子一通训斥或埋怨,甚至有的父母还会因此打骂孩子。我却认为,对父母来讲,这个时候是一个很好地教孩子学习积极、乐观的机会,这次大娃摔倒后,我的心情和所有的父母都一样,心里也有些埋怨孩子:都要回家了,还出这种事情… 但是埋怨给孩子带来的只是消极,更谈不上什么积极乐观了。我当时说的那句:“幸亏你下面穿长裤了,要是穿短裤膝盖会摔得更厉害了。”是故意而为的,就是想让孩子在这个时候还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这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大娃挨完摔,转天吃饭的时候对我说:“爸爸其实这次受伤也有好处,那就是我可以用左手练球了,也可以练习用左手拿筷子了。”

3)   冷静后再学习。孩子面对不如意,心情本来就不好,如果父母在这个时侯对孩子说教,试图让孩子接受教训,效果不一定会好。反过来,等孩子冷静了,再坐在那里与孩子分析一下从这件事中所能学到的,效果会更好。

4)   人比物更重要。财务上的损失,如打碎了一个花瓶、将文具弄丢了等,固然是一个令大人和孩子都感到不快的事情,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只是将重点放在金钱的损失上,孩子会想:爸爸(或妈妈)认为我比丢的那个铅笔盒更重要。父母长期这样做,会给孩子留下十分负面的印象。所以在这时,要先关心孩子的“疼痛”(这包括肉体和精神上的),再考虑其他的。周三那天,大娃摔破的那条裤子穿的时间不长,因为摔破的洞太大,补都不不上了,后来只能扔掉,我也很心疼这条裤子,但是最值得心疼的还是孩子,裤子可以再买或再补,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可不好修补啊!

    

在孩子面对种种不如意时,才是孩子最需要我们安慰、冷静的时候,父母应视此为机遇,让孩子体会到我们的淡定、大度和乐观,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得到了这个礼物的孩子一生都可以受用。

---父爱本色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