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乐皆由心生,一切苦乐都是心在作怪

 昵称15221501 2015-05-16
禅家说,万法唯心造。心被名利物欲所困就不自由,情被生活情境所激也会不自由。一切烦恼,皆因心智不自由而起。只要有一念心带着牵挂,为烦恼所累,不通不畅,你看到的人、事、物就不会顺畅。然而,若凡事皆能往好的、乐观的方向看,必将会希望无穷;正如抱怨的人把精力全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而幸福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他们开心的事情上。
 心是你的眼,心是苦乐的根

心向明处,万物皆美好。眼睛看不见的美景,心可以看见,可以感知。如果心灵之眼所见都是美好的、积极的、充满生命力的风景,那么即便是丑陋的、暗淡的、枯木凋零也觉得最入眼。

道吾禅师问云岩:“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请问,哪一只眼睛是正眼?”

云岩回答说:“你晚上睡觉时,枕头掉到地下,你不用睁开眼睛,只需用手往地下一抓就找到了枕头。请问,你是用什么眼看到的枕头呢?”

道吾禅师听了之后,说,“哦!师兄,我懂了!遍身是眼。”

云岩禅师一笑,说:“应当是通身是眼!”

“通身是眼”,意思就是说人可以通过心性来作出选择和判断。观世音菩萨的千眼就是通身之眼,其实就是心灵之眼、智慧之眼。

当我们用心去感受万物,用心去洞察世界时,能看见眼睛看不到的深刻之处。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可能是万物萧条的惨状,但却能用心看到枯木逢春的希望;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是含有泪水的绝望,但却能用心看到精神中强大的力量;用心做眼,能在死亡中看到生机,能在衰败中发现美丽,能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中捕捉点滴的平凡和幸福,能在腐朽中见神奇……

用心做眼,便通身是眼,它能观照一切,洞察万物。心灵之眼,看到的常常是希望、光明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就犹如打开一扇心窗,天地豁然变亮。打开心窗,以心做眼,就如超越了我们凡胎生长的肉眼,对一切遮挡和蒙蔽视线的灰尘杂念视而不见,内心一片清凉澄澈。

我们都可看到墙壁的缝隙中,长出了不知名的小树、小花、小草,有更多攀爬类的树种。依实际状况,它们的生存环境应该算是很差的,没有土壤的培育,养分的供给,只靠雨水或露水维持生命。然而它们仍然存活得很好,枝叶茂盛,爬满了整面的墙壁。污泥中的莲花,在污泥之下长出的莲藕,提供了我们既爽口又富有营养的食物,而池面上的荷叶,虽被风吹或雨打而显现得枯黄叶破,但丝毫无损于绿叶衬托的作用,并支撑着花梗,使莲花绽放得更为摇曳生姿。自然界给我们最好的启示,不管环境是如何的恶劣,外界条件有着怎样的变化和影响,只要我们会用心灵之眼看待一切,展现面前的永远都是生机无限。只要心灵之眼不曾蒙蔽,活着和生存就有意义。

因此,每天晨起给自己一个期望,当睁开眼睛之后,就想着我今天可以去做什么,并把它完成。活得有目标,做起事来就会更有劲,对自己许下的心愿,任谁都会很乐意,并且很勤快地完成它。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要去想今天我还有多少没完成的任务,不要去回想曾经犯下的错误,关键的是怎样调节出一个全新的心情,去发觉乐趣、激发脑力,甚至挖掘出更佳的创意,这都是我们能力的展现及潜能的发挥,也是自我理想的实现。生命的意义,并不一定要建立在丰功伟业上,任何一点小小的成果,也同样可以显示出生命的价值。

人生的戏剧,我们自己是编剧,是导演,是演员。这出戏,我们想如何演,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内心中。外在世界的舞台是否完美宽大,布景是否华丽美观,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演出。因为,只要我们能打开心窗,天、地、时、空就是我们最佳的舞台,同时也是我们最华美的布景。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是否应该尽心尽力地舞出生命的活力,歌咏出生命雄伟的乐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