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的朦胧情事

 文化龙乡 2015-05-16

李商隐的朦胧情事

陈雄

  核心提示

  李商隐的诗歌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即使隔了千年,也是那般撩人心弦。他的爱情诗写得极美极扑朔迷离,从这一点上说,他可以称得上是朦胧诗的鼻祖。

  比如说,他和谁心有灵犀,和谁相见时难别亦难此情可待成追忆,追忆的女主角又是谁?越扑朔迷离,人们解读的兴趣似乎越浓,如果他能活到今天,人们一定强烈要求他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一下那些绯闻女主角的。

  知遇之恩顾不上

  1

  李商隐能写出这么好的情诗,除了天分与个性之外,离不开他坎坷的人生经历。

  李商隐生于河南,父亲在浙江做七品小官,他快十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

  作为长子,小小年纪的他居然要举着引魂幡把父亲的灵柩运回河南。回到河南后,他还要担当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他自己说是佣书贩舂,也就是做童工,给人抄书,帮人舂米。

  他在文章里说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人生穷困,闻见所无 家境艰难,李商隐就格外发愤,读书很用功,这养成了他敏感、忧郁、清高的性格。

  大约在十六岁的时候,李商隐写了两篇古文《才论》《圣论》,惊动了文坛上的前辈令狐楚。令狐楚不仅在政坛上举足轻重,当过刺史、节度使,而且写作骈文是一绝,他的骈文与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在当时并称三绝

  令狐楚相当赏识李商隐的才华,从公元829年到公元837年,一直聘用李商隐当幕僚,但令狐楚从来没有把他当幕僚使唤,而是把他当儿子看,教他写骈文,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们交往,资助他进京参加考试,等等。

  李商隐一连四次考进士都名落孙山。后来,主考官高锴问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谁和你关系最好?令狐绹接连三次都说是李商隐,于是这一年,李商隐考中了。

  一句话,令狐家对李商隐有恩,在外人看来,这恩还比海深。

  也就是在李商隐考中进士的这一年,令狐楚病死了。

  谁都没有想到,李商隐很快做了王茂元家的幕僚,更让人没有想到的,还做了王家的女婿,而王茂元是令狐家政治上的死对头。

  李商隐曾对令狐绹说,一日相从,百年见肺肝,什么百年,父亲尸骨还未寒呢,就投靠了对头的阵营,令狐绹被气昏了。

  后来,令狐绹平步青云,官至宰相,李商隐却始终郁郁不得志,令狐绹不止一次暗中出手打压李商隐。

  舍却恩义为红颜

  2

  姑且不论令狐绹用恩情绑架李商隐对不对,单说李商隐跑到王茂元那里去,原本也没错。

  因为在王茂元纳他为女婿之前,他早就看上了王家的小女儿。

  当时,和李商隐一同中进士的另一人叫韩瞻。这韩瞻中了进士,也走了桃花运,声名显赫的征西将军王茂元,将女儿嫁给韩瞻,还在长安为他起了新屋。

  李商隐艳羡的不是他的大宅子,而是艳羡他娶了大美人。李商隐写了一首诗给韩瞻,酸溜溜地说考进士,我的名次在你韩瞻的前面,而娶老婆,你反而跑到我前面去了。

  也许就是在韩瞻娶亲的时候,李商隐认识了王茂元的小女儿。

  她那惊鸿一瞥,让他惊为天人,从那一眼开始,他就爱上了她,不能自拔,开始了深情的浪漫追随。

  在《寄恼韩同年二首》中他透露了自己思慕王家小女的苦闷,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我早就沉醉在伤春的苦闷中了,何劳你来劝我要及时行乐啊?

  李商隐找到了王茂元的另一个女婿,让他牵线搭桥。这人排行第十,在御林军任职,人称李十将军

  李商隐去找李十将军,将军带着全家去游曲江了,李商隐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

  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李十将军啊,你家的女子就洛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希望你不要把网到的西施美人鱼赠给他人啊。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西施自然是王家的小女儿了。李十将军极为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当然乐意撮合。

  王茂元又得了一位进士女婿,不过这回没有为女婿在长安起新屋,李商隐与王氏结婚后,借住在李十将军曲江池畔的南园旧宅里。

  此情可待成追忆

  3

  后人评价李商隐做了王茂元的女婿,因此断送了仕途,是做了此生最大一件蠢事。这样的看法太势利。

  李商隐为了爱情,被卷入党争漩涡,他一生的仕途都受累于此,但他后悔过吗?

  至少,在他的诗中找不到半点痕迹。

  相反,对于妻子王氏,他深怀愧疚。

  王氏离世,他三十九岁,八年后,他在家乡病故。

  李商隐写诗说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就是说王氏临死之前,诗人已看出不祥的预兆,并透露出与王氏结婚后,诗人一直穷愁潦倒,生计艰辛,从未使她眉目舒展过一天。

  可是为了生活,诗人不得不四处奔波,与王氏结婚十二年,聚少离多。但王氏一直任劳任怨,默默支持着他,支撑着这个家。

  这年冬天他应节度使柳仲郢之邀,从军东川,遇到大雪,这才伤感地想到再也没有人给自己寄寒衣了。王氏活着的时候,她的爱与温柔,自己并没有很好地珍惜,如今阴阳两隔,才痛彻肺腑地明白: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柳仲郢看他形单影只,就想把一位叫张懿仙的歌伎送给他,当时李商隐正值中年,丧妻已一年有余,续弦似在情理之中。

  然而李商隐依然沉浸于对亡妻的哀恸中,他不好直接拒绝上司的好意,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给上司,这就是《上河东公启》,在信中,他写道:至于南国妖姬,丛台妙妓,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表白自己虽有香艳之作,其实不喜风流。

  一直到死,李商隐都没有续娶,王氏成了他余生永恒的眷恋。

  4

  回头更望柳丝丝

  李商隐说的都是大实话吗?与歌伎真的只限于精神交流?无法考证,连大诗人白居易都愿意投胎转世做他的儿子,可以肯定的是,爱慕李商隐的女粉丝也不会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是和谁心曲暗通,玩得忘记了时间?直到上班时间到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休灯灭烛时。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

  面对长安的美女,李商隐坦言不能自持,分别时间到了,他是那般不舍。

  从李商隐的诗中看出,除了妻子王氏,他至少还爱过两个女子,其中一个是柳枝,洛阳一位富商的女儿。

  据李商隐自己交待,柳枝十七岁,不擅女红,更不会化妆,经常连头发都不梳,可谓天然去雕饰。柳枝喜欢唱歌,因为她父亲经商时遇难于海上,所以她唱的都是天涛海风之曲,曲调悲怨。

  李商隐的堂兄李让山和柳枝是邻居。有一天,李让山朗诵了一首诗,柳枝惊问:谁能有此,谁能为是?李让山说:是我堂弟李义山写的啊!

  柳枝立刻手断衣带,请李让山带话给李商隐,向他求诗。

  知音啊,何况是一位女粉丝!第二天,李商隐就和堂兄去找柳枝,柳枝梳着双髻,双臂交错立于门下,指着李商隐说:你就是诗的作者吗?三天后有个除灾求福的节日,我焚一炉香等你啊!唐朝人很开放,柳枝也很爽利,从素不相识到约会就是这么高效率。

  李商隐愉快地答应了柳枝的邀请,但他的一位朋友这时却搞了一个恶作剧,把他的行李偷走了,他就追着这个朋友到了京城,失了柳枝的约。等到冬天以后,李让山也到了京城,他问起柳枝,李让山说,已被人娶走了。

  战斗还未打响,就草率收兵,与一个好女子失之交臂,李商隐感伤不已,作《柳枝五首》题于柳枝的旧居之上。

  5

  相见时难

  别亦难

  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李商隐提到了宋华阳的名字。

  宋华阳是穆宗的女儿义昌公主的侍婢,义昌公主入山修道,婢女别无选择,自然成了道姑。因她在华阳观出家,故而名之。

  李商隐这时正在河南玉阳山一带隐居学道。

  李商隐与宋华阳不知是怎么相识的,反正李商隐对青春靓丽的道姑早就一见倾心了。

  山路蜿蜒,一辆七香车慢慢驰来,帷帘掀开,一个年轻女子探出头来,对他嫣然一笑,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这么美的女子,不要说自己了,阳城十万人家都会被她俘虏吧!

  唐朝再怎么开放,女道士还是不能公然谈情说爱的,所以李商隐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双双坠入情网的青年男女,每一次约会是那么刺激甜蜜,又是那么绝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好一个痴情而悲伤的坚定,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

  两个相爱的人,最终不能在一起,老天总是这样捉弄人,问世间情为何物,只不过男女互相耽误!

  世俗的限制与隐秘的禁忌,终令李商隐与宋华阳成为陌路。

  有人猜想是公主发现了两人的书信,有人说是宋华阳怀了身孕,最后,宋华阳被遣送回宫,李商隐被逐下山。

  李商隐这一生,仕途极为黯淡,爱情也很不顺,婚姻也很短命,所写的诗却是那般绮丽华美绵邈深情,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令狐绹后来做到宰相,除了平庸的政绩与不佳的声名,又给后世留下些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