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洁洁赢 2015-05-16

浮光掠影看沈阳

  在从大连北上的动车上,脑子里一直飘悠着那些熟悉的旋律,比如,马太萱演唱的《辽河水从我家门前流》,还有许多歌手唱过的《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飞驰而过的大地,尽管没有当年从长春到吉林沿路看到的遍地绿油油,却也是那种黑土地特有的肥沃景致。

  沈阳,只是曾经路过。但是,透过其所承载的历史,早就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她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真正走近她的时候,居然没有游览的预案,强烈的迷茫感笼罩心头,不得不让沈阳的朋友先提出建议来,然后再进行取舍。

  朋友说,就历史文化古迹而言,外地人经常光顾的就是一宫两陵,还有帅府和九一八纪念馆。当然,如果逛过北京的故宫,沈阳的故宫就没有啥看头了。正是这一席话,勾起当年的念想。不仅是游览北京故宫,还有参观遵化清东陵的时候,就曾有过强烈的愿望,要去东北看一看沈阳的故宫,还有满清皇族留在他们东北故乡的遗迹。

  迎接全运会的沈阳正在大兴土木,几乎到处都是栅栏围起来的工地,说其交通堵塞和混乱的状况堪比京城也不为过,尘土飞扬更不用说了。本想四处转转领略市容的,却被这种乱象搅黄了心情。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堂堂的省会,冲击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以及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沈阳,最终没有让我看到想象中的现代面目。其实,这个感觉早在下了车走出站的瞬间,面对那副凌乱状况时就已经埋下了种子。现如今的许多历史文化城市,当你长途跋涉慕名而去的时候,不仅看不到曾经的容颜,也难以见识现代的风采。因为,这是一个大拆大建的时代,是高喊着保护的口号,以创新和发展的名义,建设一个实际上不伦不类的所谓现代化都市。

  鉴于时间短暂,只能按照朋友制订的计划行动了。先是用一天的时间转悠昭陵、九一八纪念馆、故宫和帅府,第二天远赴新宾游览清皇故里,回程中顺道游览了福陵。果不其然,见过北京故宫的气势恢宏,再看沈阳的故宫就很难找到感觉了。皇陵也是如此,与京城的明皇陵和遵化的清东陵相比,沈阳的两个皇陵只是个小巫的角色。所幸的是,它们毕竟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才有了比较独有的价值。可惜,既不研究清史,也不研究古代建筑史,对其之间的差异很难用心琢磨。而留在心中的印象,更多的是满清王朝从这里开始发迹,带着满族文化的传统,充分吸纳汉文化的精髓,壮大起来打进关内坐了江山,再用民脂民膏回来给自己的过去进行润色和修饰,便有了如此这般的满汉文化合璧的一些遗迹罢了。

  至于游览帅府的感觉,不过是旧有的记忆再次沉渣泛起而已。张学良这个名字,拽着我关注所有与他有关的事情,也记住了那一个个历史名胜,比如西安华清池、奉化溪口等。在他不满36周岁的时候,已经演绎了人生道路上极具色彩的三大乐章,一是子承父业后的东三省易帜,二是出师中原以兵调停蒋冯阎大战,三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尔后,便是漫长的软禁生活和漂泊生涯。身后,还将自己的口述历史和珍贵文物史料交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收藏,又给人们留下了众多难以解开的谜团。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是他身上最为耀眼的光环,却也遮挡住了太多的历史真相,或许,还有他终生都不愿意透露的心声。比如不抵抗之举,无论如何怪罪蒋介石乃至国民党政府的政策,但作为手握几十万大军的东北主宰者,遭受国民尤其是东北父老怨恨而背负千古骂名好像也是应该的。

  九一八纪念馆,那是令人撕心裂肺的地方。带着万分压抑的欲哭无泪的心情,看完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再次站在那座巨型的残历壁石雕前,似乎感觉不到烈日的暴晒,唯有凉飕飕的寒气在心中回旋。但愿,这段充满屈辱的历史,能够唤醒人们的良知,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勿忘国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国人而言,绝对是耳熟能详的警句,却很难成为每个人行动的指南,无论大事小事,概莫如此。一直以来,纵观一些日本人对中国的所作所为,反反复复地验证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警惕日本,这是对中华民族负责任的呼声。

  离开沈阳之后,居然发现那几天居然没有联想到与沈阳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那里有个五里河体育场,在中国足球文化中也有一席之地;还有大名鼎鼎的赵本山,及其以小沈阳为代表的众多弟子们。沈阳的幽默文化,风靡过大江南北,红遍过整个中国。至今,赵本山依然是多角度地大红大紫,而且还富得流油,尽管对其文化品位是众说纷纭。感谢赵本山们曾经带给我很多的快乐,但实在不愿意他那种档次和风格成为文化的主流。好在,沈阳还有以钢琴世界大师郎朗、辽宁芭蕾舞团、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为代表的一批艺术精英和团体,正在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播撒着高雅艺术的种子。

  比较难忘的,还有170多年历史的老边饺子。这家出名的传统风味食品,只有坐在那古香古色的店子里静下心来慢慢地品尝过之后,方能感觉其馅子制法的独特,鲜香的味美,以及油润不腻。后来听人说,老边饺子的故乡其实不在沈阳,说是在辽宁别的城市。询问度娘,却说老边饺子的创始人其实来自关内河北任丘县的边家庄,是清朝道光年间逃荒至东北的。而他的饺子技术,则是逃难途中偷学施舍他们饺子吃的那一家人的。老边饺子馅肥嫩香软而不腻人的秘密,不过是做饺子时把和好的馅用锅煸一下再包,如此做出来的饺子便又香又软,而且不那么油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