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高考作文素材(主题类1):“角度”

 江山携手 2015-05-17

2015高考作文素材(主题类1):“角度”

 

 

1、救命的“不听话”

满载462名学生的韩国“岁月”号客轮,在屏风岛海域突发严重倾斜之时,面对广播里发出的要乘客们穿上救生衣待在原地的指令,一个名叫朴正顺的高二男生在呼喊他人“快跑”未果的情况下,

急速滚爬着爬出客舱,成为获救的174人当中的一员。对于遇难的他人来说,这个‘待在原地’的命令,肯定是不对的,可大家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因为听话,反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切行动听指挥,是我们嘴上常常喊出的一种口号,但这个“指挥”,必须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上的。如果是盲目指挥、瞎指挥,对于受众者,如果敢违抗“指挥”,就是一种科学和清醒。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不听话”的违抗,也拯救了自己的生命,这才是最伟大的“不听话”。

(反话正说,思维角度)

 

 

2、改变你的标准

同班的两个小男孩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每个人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一方,老师并没有当场评判他们的对与错,而是决定在教室里讲授一堂重要的课。

她让一个小男孩站在讲桌的里侧,让另一个男孩站在讲桌的外侧。在讲桌的中央,是一个很大的黑色球形物体。老师问小男孩球形物体是什么颜色?‘白色!’里侧的小男孩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真是难以置信,如此醒目的黑色,竟然被他说成了白色。”外侧的男孩立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争吵。两个小男孩同样固执,一样坚定。

当他们面红耳赤争论不休的时候,老师让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下位置,老师问:‘告诉我,这个球形物体是什么颜色?’两个男孩看到是与自己刚才所见完全不同的颜色。那么,他们两个究竟谁对谁错呢?’

 

很多人都把争论的标准定为“我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理”,而没有把争论的标准定为---这场争论有没有必要,有没有价值。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个笑话同样如此。古时有甲乙二人争论,甲说四乘七等于二十七,乙说四乘七等于二十八。争到最后去找县太爷论理。结果说四乘七等于二十八的人挨了板子。县太爷的理由是:一个人竟然蠢到和认为四乘七等于二十七的人争论,岂不欠揍?

 

无谓的争论永无胜者。其所以“蠢”,蠢在只会使事情愈来愈糟,既提升不了自己也改变不了别人。有理的一方若纠缠不休,便是愚不可及。卡耐基说:“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要是赢了,还是输了。”富兰克林说:“如果你总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好感。”无谓的争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让对方当成冒犯,将双方观点上的冲突转变为维护自尊的冲突,也就注定了没有哪一方能赢。你也许赢了一场争论,却因此失去了一个朋友,甚至树立了一个敌人,岂非得不偿失。那样的话,不仅不是争论,而是抬杠。

 

“抬杠”的出处在丧事,被借用作无谓争论的代词本身就有一点隐喻在其中。

 

既是争论,那就是双方的事。你想避免无谓争论,而对方却强蛮挑战,这就需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冷静,克制,尽力保持理智。生活中总是温和友善者受欢迎,倘以温和友善待人,则对方“一个巴掌拍不响”,也就无法争吵。进一步想,既然对方肯花时间对你表达不同意见,也就和你一样对同一件事情表示关心,你也就犯不着因为他的意见与你不合而懊恼了。处理得好,把“反对”升华为友谊,那才叫一个高明。

 

老古话说:“天下事,何时了;有些事,不了了;一定了,不得了。”许多事是在“不了”中“了”的。偶然发生的不快,无关宏旨的分歧,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效果只会与愿望相反。反过来,学会小事糊涂,避免无谓争论,也就能不受制于他人的负性情绪,从而不为外界所累。这是一种生存智慧。

(有些事,不单纯是角度的问题,而是进一步上升到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