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股票市场的走牛,基金投资也取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有不少基金给出了不错的分红。有投资者对于基金分红方式如何选择、什么情况下会进行分红、是否分红越多越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疑问,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基金分红的问题。
什么是基金分红?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公司将基金实现的投资收益的一部分分配给基金持有人,跟上市公司分红较为类似,需要先抛售股票套取现金收益,再进行分红。 分红方式怎么选? 基金分红有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两种方式,所谓现金分红就是直接将所得红利以现金的形式派发到基金持有人的账户上,并且不用支付基金赎回手续费;所谓红利再投资就是将所得红利继续投资该支基金,使得持有基金总份额增加。若投资者未指定分红方式,一般默认为现金分红,投资者可在权益登记日(这一天登记在册的基金持有人都可以参与分红)之前通过基金公司、代销基金机构修改分红方式。 至于选择哪种方式比较好,两种分红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需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果投资者是短期投资同时对于该支基金的未来走势并不看好,又或者当前市场处于震荡期,基金分红方式不妨选择现金分红,规避了投资风险,提前获得实实在在的投资收益,资金“落袋为安”。如果投资者看好该支基金的未来增长趋势同时希望做长线投资,基金分红方式不妨选择红利再投资,再投资所转换的基金份额免收申购手续费,能达到“利滚利”的复利投资效果,长期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可能高于现金分红。 分红越多越好? 很多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仍然较为看中分红与否、分红多少的问题,基金分红对于基金持有人来说是资金的入账、是份额的增加,其认为分红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基金分红并不是单纯的获得了额外的投资收益,基金分红的这部分收益本身就是基金份额净值的一部分,换句话来说就是将投资者左边口袋的钱放入右边口袋。当你发现你的基金净值突然减少了很多,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该支基金进行了分红。短期内多次分红可能会丧失长期投资机会,所以有时不分红未必会影响投资者的最终投资收益。 那么,在投资者选择了基金分红方式之后该支基金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进行分红呢?根据相关规定,基金分红需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中会写明如基金收益分配后每份基金份额的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基金当年收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方可进行分配、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能进行分配、每年最少或者最多分红次数等。 除了基金合同中有所规定之外,基金分红是基金公司进行持续营销的常用手段之一,普通投资者总是认为净值较低的基金其上涨潜力更大,更偏向于购买低净值的基金,基金公司正是抓住了投资者这种“恐高心理”。 实际上,基金是不是分红、分红多与少并非衡量该支基金业绩表现的唯一标准,如果投资者想要提前获得投资收益,可通过自行赎回部分基金的方式同样能到达现金分红的效果。在选择基金时主要还是要看基金净值的增长能力,结合其以往的业绩表现、基金公司整体的运营能力、基金管理团队的综合实力,同时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预期投资收益、投资期限等方面进一步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