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评卷对高三地理教学的若干启示(转)

 许愿真 2015-05-18

 

高考评卷对高三地理教学的若干启示

 

泉州市第九中学
陈静

相对固化的考试大纲,相对一致的命题形式,相对稳定的评卷队伍,相对趋同的评卷方式……在这种应试的情况下,考生答题有无技巧?作为一名参加了两年的高考评卷的一线地理教师深深地感触到在这种高考的应试下,如何取巧的确非常重要,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起着一定的作用。以下结合这两年的高考评卷体会,(与大家交流)谈高考评卷及其对高考地理教学的启示。

一、网上评卷

1、网上卷卷流程。为了保证高考评卷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整个的评卷流程为纸质试卷扫描、图象切割,再由中心控制室统一对考生试卷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后,分别传输到各个计算机终端,随机分派给各评卷教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评卷,每个教师只能看到一道题,学生的姓名及考号等完全屏蔽。每份卷子都由两个以上的老师来评阅,若超过一定的误差,最后由学科组长进行仲裁。
2、网上评卷人员组成。评卷人员由中学老师、大学老师及相当一部分的在读研究生组成,共100人左右,分成六组进行(每小题一组)。平均每人一天要评3500份以上(平均7-8秒改一份卷),评卷速度很快。
教育部考试中心启动了高考试卷网上评阅,目的就是想从从根本上解决评分误差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与过去一个老师评定一张试卷的做法更加客观、公正,而且高效。

二、高考网上评卷的基本情况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评卷工作是在国家教育部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的,由各省市自治区招办负责组织与管理,由省招办及承担评卷任务的高校(评分点)具体实施。时间安排为6月10日人员到位,11日学习分组培训,12日试评,13至20日正式评卷。评卷方式为人工流水作业。其基本情况可概括为:

1、时间紧,眼睛累。各省要求的时间基本是一致的,即6月20日评卷工作全面结束,正式评卷时间仅为7天。平均每人一天要评3500份以上(平均7-8秒改一份卷),评卷速度很快。每天工作时间上午7:30-11:30,下午2:30-5:30小时,整整7个小时直直得盯着电脑屏幕,容易视觉疲劳。

2、任务重,压力大。近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6年普通高考考生数为262943人,比去年增加了23268人,增幅9.71%。而直接参加一线地理教师评卷人员仅为100人左右,如此数量的试卷要在7天里全部完成,其任务量可想而知。每天面对这幅高高悬挂的标语“严肃认真公平公正选栋梁事关民族社稷,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荐英才情系家长考生”,心里总觉沉甸甸的。一想到自己身上的担子,面对一张试卷迟迟不敢下手者大有人在(尤其一线教师,总感觉那是自己的学生),思想压力大。
三、高考评卷方式的特点

如此紧时间、如此重任务、如此大压力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由组长抽样阅卷后对全国标准答题细化,做出评分细则,由于机密,附网上出现的江西省评分细则)、阅题速度较快、评卷自认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评分的原则是按点给分,并非言之有理就给分。
综合一线地理教师评卷人员所感,把这种评卷方式的特点概括为“四重四轻”“一欺一怕”。

1、重点轻句。每小题的答案都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要按福建省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所以阅卷过程中抓住评分点的寻找,实际上成了对某几个关键词的扫描,而忽略自相矛盾句子的出现。如39题4小题第一个采分点,所说标准答案简单,由于答题的空间很大,考生都写上满满的,评卷要求扫描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或地势低平给2分、地形或地形平坦只给1分。

2、重对轻错。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如36题第4小题,学生答到土质疏松,垂直解理性强,千沟万壑等不失分。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一律不给分,如36题错别字,准噶尔盆地的“噶”写成“葛”;“柴达木”写成“柴打木”、“柴大木”、“材大木”等;“塔里木盆地写成“塔里木河盆地”;快行冷锋答成快行冷“风”;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等。
3、重条理轻泛谈。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极易引起失分。

 

4、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有别于对外公布的标准答案,附江西省与福建省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决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例39题第4小题第二个采分点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气候暖湿(2分),答气候(1分),像气候适宜,雨热同期,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冬雨,温和,暖和等其他答案一律不给分。

 

5、“欺软怕硬”。在评卷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评卷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总分的影响,当其得分较高时,阅卷人判分往往慎之又慎,检查又检查,反之则易于草率。这就是评卷人“喜欢锦上添花,决不雪中送炭”的心理表现。

四、考生的答题技巧

虽然高考评卷很严谨,要想多得分也是有些“小空子”可以钻,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正当的应试技巧。不过说白了,这些“技巧”其实就是一种规范,养成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
1、按要求认真答题,是多得分的基本保证。


答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因为扫描后试卷模糊易失分;在规定区域答题,因为超出范围会在扫描时被切掉。认真答题,仔细检查、防止出现低级失误,在答题过程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写错字母,更有甚有出现漏答题目或答错了题目位置等现象。如39题第3小题,问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却答上海、武汉。第4题长江中下游也不会漏写“中”或“下”或“游”,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漏写“热”或“季”。

2、要答出关键词,是多得分的关键。
  评卷工作是一项任务很重又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又要保证评卷速度。评卷老师往往熟悉评分细则,抓关键词。有则得分,无则失分,所以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在不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学生多答,从不同的角度答,尽可能地全面,因为你若只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3、 答出技巧,是多得分的有效途径。

评卷进入第二天,评卷老师的阅卷速度明显加快。对于可给可不给的分,一般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给分。所以每个评卷老师都有误差分内的拍板权,因此,要想拿到这误差分,就必须让评卷老师满意,因为加起来就是好几分了,故应当予以重视。实践证明要多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如果书写模糊,涂改很多,会造成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2能答则答,不能答也要有条理得答上几点。3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感到你真正懂了。4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


4、勇于作答,是多得分的可能条件。
  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答案合理即给分。故考生平时备考时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不要仅停留在对概念的死记硬背上。有的考生平时知识学得不活,能力没提上来,往往会对题意理解不透,答题丢三落四,或一看太难,就犹犹豫豫,改来改去,或者干脆不答,就一分没有,造成失分。所以答题时也要多方面思考,勇于解答。

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影响考生高考地理成绩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扣点答题。在高考试卷中,有的试题考生根本就不会做,这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但是,在评卷过程中却发现,有些试题考生应该会做,而且能够得分,可是却没有得分或得低分,这才是最可惜。在高考应试中,如何才能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提高得分率,对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分解考纲。在全面研读考纲的基础上,把握教学大纲及初、高中地理全八册教材教学重点,将考纲分解,将考纲上的每一个考点落实到具体的常规教学中。在高三毕业班第一轮课本复习中,这种分解尤为必要,这样能使考生树立全局意识,自觉参与训练,从而加强复习的针对性,高考的应对性。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认识考纲,理解考纲,主动性越强,但针对考纲的能力训练应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贯穿始终。但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将考纲一贴了事,学生对考纲扫眼就罢”的现象相当普遍。

2、 总结题型。实际上,考纲本身就是一个基本题型库,任何题型都是其基本题型的转化组合。只有让学生认清题型的表现形式及其组合转化规律,才能使其做到较准确地判断题型并进而为下一步的扣点答题奠定基础。所以一线地理教师要多研究高考试题,多思考一个考点,可以出怎样的考题,它命题的趋向,并传达给学生,而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讲解,和满天飞的练习卷。

3、归纳答题要点。每一种基本题型都有着相对固定的答题要点,题型的组合转化实际上就是各题型所含答题要点的重新组合排列筛选,基础较差的考生应熟记这些要点及组合运用规律,这样就可使自己在审题不清甚至不明题干信息的情况下,靠题型的判断结合材料进行扣点答题,尽量减少失分。

4、规范答题用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进行答题,强调答题的关键词。但是也必须给学生传达“扣点答题”不是不要具体阐释,“用语规范”不是不要个性感悟,应将二者结合起来,这是相当重要的。

5、讲明答题规则。首先,每题的分值和得分点肯定是对应的,所以务必确立按分定点的指导思想,自觉主动地寻找答题的不同角度。其次,养成分点答题的好习惯。在高考评卷中答多答偏不扣分,因此练习中可以用三点扣标准答案的两点,用四点扣标准答案的三点。个人表述不清时用原词原句组织答案不失为一个减少失分的好方法。再次,注意答案的书写,试卷上答题位置的设计,留多少空都是有一定依据的,答多答少都会影响得分,但是在线外答题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在这里,仅仅从高考评卷角度交流个人体会,文中谈到不妥当的地方,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就其中一些具体环节的操作方法,愿与大家交流探讨。

 

后语:
规范不仅是答案------更重要的是思路、方法

 

规范不是机械、呆板------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