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补肾菜 文档
2015-05-18 | 阅:  转:  |  分享 
  
补肾菜



补肾菜学名黄秋葵,又称补肾草,原产非洲,锦葵科,草本一年生植物。其幼苗、叶、芽、花、果、种子均可食用,成熟的种子可提取特殊的食药两用油,根可药用,可谓浑身是宝。

主要食用鲜嫩的蒴果,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以及铁、钾、钙等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高达15%至26%,碳水化合物6.4%,脂肪2%,纤维素1%,每百克提供150千焦的热量。蒴果中含有一种黏性糖蛋白,有保护肠胃、肝脏和皮肤黏膜的作用,并可治疗胃炎、胃溃疡及痔瘘。鲜蒴果肉质细嫩,风味独特,清香可口。做菜食用可素炒,也可与鸡鱼蛋肉配伍,可单独凉拌,也可与其他果蔬及豆制品配菜,并且是涮火锅的高档菜。菲律宾把补肾菜誉为“国菜”。不少国家把它作为运动员用菜。目前,补肾菜在人类保健食疗强身领域地位显赫,经济效益明显。

中文学名

补肾菜

别????称

黄秋葵秋葵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锦葵科



补肾菜

分布区域

非洲,亚洲

食用部位u

蒴果



1生物特征

2补肾方剂

3食用价值

??采摘与食用

??速冻保鲜技术

??补肾菜的药用价值

4

??栽培季节

??品种选择

??整地作畦

??播种育苗

??定苗或定植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编辑

补肾菜为直根系,较发达,茎直立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

补肾菜(5张)

黑土、沙壤土、红黏土,酸碱度比值大小均能适应。水肥充足可长到两米以上。苗期胚轴上有茸毛,木质化后消退,茎杆绿色,基部节间短,叶腋间常发生侧枝,上部节间较长,无侧枝发生。叶互生,掌形五裂,裂缺边缘为不规则齿形,叶柄细长中空,主杆下部叶片大,雄雌同花,单瓣,淡黄色,深紫色花心。植株自下而上顺延开花结果,果实为蒴果形,蒴果五棱,顶端尖细,长约23厘米。蒴果由绿变黄,成熟期为褐色。籽粒近球形,灰褐色,每棵15至18粒。亩播种量1.2万粒左右。

编辑

方剂材料:如图“方剂材料”所示。用法:将方剂中二种材料以开水泡后饮用,可补肾。

编辑

采摘与食用

开花后4至10天,花果长至8厘米左右时称为嫩果荚,食用最佳,菜荚超过12厘米长、底部皮白超过1厘米便有纤维,不便食用,只能留作种用。一般每株结果80个以上,1公斤40个左右,一直生长到霜期。食用果荚可凉拌、炒菜、煮、腌制泡菜、烘干制茶等,也可勾芡油炸,风味独特,无任何异味,适口性强,属独特的保健食品。黄河以南地区露地栽培,黄河以北地区温室大棚栽培,可先试种再推广。为提早上市,寒冷地区可温棚育苗,露地移植,也可完全利用保护地周年生产。补肾菜从播种到采收为50天,可持续收获100天以上,最高亩产蒴果2000公斤。国际市场价2美元以上,国内市场公斤价8元以上仍供不应求。发展补肾菜前景诱人。

采用速冻方法对黄秋葵果实进行冷藏(-18)保鲜

,研究其对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及其贮藏保鲜期。结果表明:黄秋葵经漂烫处理后进行速冻保鲜其保鲜期可达9个月,黄秋葵经漂烫处理后进行速冻保鲜其保鲜期可达9个月,其中,漂烫时间以0.5~1min的处理效果显著。先用20%CaCl2溶液浸泡果实20min,再经漂烫后进行速冻处理,可较好地使产品保持其色泽和爽脆度;速冻后对果实进行真空包装,在贮藏过程中营养损失最小。



补肾菜根(《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刚毛补肾菜的根。



【植物形态】刚毛补肾菜,又名:桐麻、黄秋葵、野棉花、黄芙蓉、辛麻、豹子眼睛花。

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密被黄色长刚毛。

单叶互生,纸质,叶形有变异,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掌状深裂,有5~9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具齿,两面被毛;叶柄长。

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顶生,排成总状花序;苞片4~5,卵状披针形;萼5裂,裂片匙形,早落;花冠淡黄色,中央紫色,钟状,直径8~10厘米;雄蕊管长15毫米。

蒴果长圆形,长5~7厘米,端尖,被粗毛,内含种子多数。

花期9~10月。

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溪边。

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湖北等地。

本植物的叶(补肾菜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

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贵州草药》:苦,平。

《云南中草药选》:苦,寒。

【功用主治-补肾菜根的功效】清热利湿。

治水肿,尿路感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吞服,每次0.5~1钱。

【选方】治水肿:桐麻根、水杨柳、水灯草根各三至五钱。

煨水服。

(《贵州草药》)治腹水:桐麻根、蜂蜜各一两,煨水服。

泻水后,另用槲寄生五钱,煨水服,可防复发。

(《贵州草药》)治尿路感染,水肿:补肾菜根三至五钱,煎服;或用干根粉,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吞服。

(《云南中草药选》)

编辑

栽培季节

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黄秋葵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但以春播为主。3—4月播种,5—9月收获;5-6月播种,7一10月收获;7月播种,9-11月收获。早播应采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盖栽培,正季以露地栽培为主[1]?。

品种选择

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宜选用“台湾五福”、“早生五角”、“绿五星”等品种,一般每667米产量为2500-3000千克。

(开厢)。施底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炕土10—15天,耙平作畦,一般以1.3米(4尺)开厢;厢沟深25-30厘米;每667米2穴施入腐熟人畜粪水2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作底肥,肥料与土壤应充分混合,3-5天后播种或定植。

黄秋葵为直根系,根再生能力较弱,春新鲜补肾菜(黄秋葵)

露地栽培常采用直播。黄秋葵种皮较硬,播前须浸种12小时,每隔3一4小时清洗换水l次,取出后放在25一30的环境条件下催芽,约3一4天出芽后即可播种。种子以穴播为宜,每窝播种子3一4粒,覆土2厘米厚,约5一6天即可发芽出土。早春保护地栽培可采用育苗移栽,苗龄30—40天。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间去弱苗、病苗,当幼苗具有2一3片真叶时定苗或定植,每厢种两行,行距40厘米,窝距10-15厘米,每667米种植5500-7500窝,每窝留壮苗1株。定苗后应培土1次,定植后施足定根清粪水,以利成活。

黄秋葵植株高大,易倒伏,因此生产前期应勤中耕除草和培土2一3次,直到封厢时为止。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定苗或定植后5一7天施1次提苗肥,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千克、尿素3—5千克;开花结果前期(定苗或定植后25—30天)施第二次追肥,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粪1500千克、氯化钾5—8千克;开花结果盛期再重施1次追肥,每667米2施腐熟人畜粪2000千克,氯化钾8-10千克。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但不能滥施,以免发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的现象。开花结果期间,“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应及时剪除已采收过嫩果的各节老叶。黄秋葵喜湿,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时不能缺水,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嫩果迅速膨大发育,但水分也不能过多,大雨后要及时排水,以利植株正常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抗病力很强,一般病害很少;虫害主要是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一3000倍液或21%灭杀毙6000倍液防治。

黄秋葵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花谢后2一4天可采收嫩果,一般嫩果长到6一8厘米长、约12克左右重时即可采收上市,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纤维重不能食用。收获前期一般2一3天采收1次,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4天采收1次。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否则皮肤被刺,奇痒难忍。一般每667米2产量2500-3000千克。
献花(0)
+1
(本文系一日之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