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坤讲儒家】别让不靠谱的人误了你的事

 haosunzhe 2015-05-18

导语: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希望与靠谱的人交往或合作,但是如果不幸遇到了不靠谱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孔子对三类不靠谱的人做了画像,总的来说有三种:


作者:儒家学者·明坤


【原典】
子曰:“狂①而不直②,侗③而不愿④,悾悾⑤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
注释

①狂:狂妄;

②直:正直;

③侗:无知,幼稚;

④愿:老实谨慎;

⑤悾悾:诚恳的样子。


整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老实,看起来挺诚恳却不讲信用,我不知道这样的人会怎样”

“狂而不直”的人:

狂妄而不正直。那一般什么样的人会狂呢?通常是:有本事的、资历老的、在某一领域内能力强的,也许有人会说:有本事狂点怎么了?恃才傲物的资本嘛!没错!有本事的人把张狂劲用在正道上无可厚非,最多会被人认为比较高调,但是狂妄如果不是用在正道上那就另当别论了。


例如,历史上有个著名的狂而不直的人物:清初权臣鳌拜,他是清朝三代元勋,也是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年轻时常常随皇太极征战,军功卓著,因而深得皇太极宠眷以战功被封为公爵。鳌拜可以说是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他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后来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设计在武英殿擒拿了鳌拜。鳌拜被生擒后老死于囚牢中

“侗而不愿”的人:

无知又不谨慎,还逞能。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有这样的人,例如,有些人开车不认路,不事先问好路,也不用导航,不了解路况就敢开车上路,这类人往往是交通安全的大隐患。工作中也有这样的人,面对陌生的工作领域不向人请教,也不主动学习就敢上岗,这样的“傻大胆”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悾悾而不信”的人:

看起来很诚恳,让人觉得很可信,但是表里不一,做的和承诺的是两回事,这样的人其实更可怕!因为他(她)们外表的诚恳状,往往会给人以更大的欺骗性,直到最后坏了事,人们可能还在质疑:怎么会呢?他(她)不像是这样的人啊!


如果遇到了这三类不靠谱的人,请大家最好要远离他们,如果避之不及,不得不与这样的人共事,那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教给大家如何用好这三类人:

【用人启示】

“狂而不直”的人:看着用,不能给其太多的权利,要让他们在自己的监控之下工作,以免他们跑偏门。


“侗而不愿”的人:教着用,教会他相应的工作方法,同时要提醒他小心处事。


“悾悾而不信”的人:试着用,对这样的人还真就得用人要疑!如果发现他们“光说不练、嘴把式”,干脆要果断不用!比起前两种人,这种人具有更大的欺骗性,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怕的假好人。这类人往往会比真坏人造成更可怕的后果!


企业管理中,执行不力是各级管理者常会抱怨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对管理者有所启迪:在我们抱怨下属执行不力的时候,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将工作所托非人?如果是,那么要按照上述的用人策略来及时调整。当然,我们更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大家都擦亮慧眼,少用、慎用“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的人,别让这些不靠谱的人 误了我们的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