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颤的病因

 老爷爷pwz 2015-05-18

  

  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房颤患者,最多的问题是我为什么会得房颤?到底是什么原因?。对于患者而言,希望医生给出明确的病因,肯定的答案,而医生的回答往往不能让患者满意。原因是房颤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领域尚未解决的顽疾,自从1874年发现心房颤动这一电生理现象后,就从未终止过对其发生机制的探索,目前在房颤机制上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房颤的病因,还没有十分肯定的答案,通过临床分析与观察,发现了房颤与一些疾病的相关性,简述如下。

  1、器质性心脏病

  (1)风湿性心脏病:约占心房颤动病因的33.7%,以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多见。

  (2)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心绞痛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5%,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发生率为3.8%;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发生率为8.2%。而因胸痛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者,心房颤动发生率为11%。总之冠心病的发生率是较低的。

  (3)高血压性心脏病:其心房肌的很多小动脉管腔可因内膜增厚而狭窄或完全闭塞,使局部心肌发生缺血性变化及纤维化,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4)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心肌有局灶性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病程久者心肌常呈细小局限性纤维化,房颤发生率为5%,多见于40~45岁患者。青年患者较少见,即使发生也多为阵发性。甲状腺功能恢复后房颤随之好转或消失。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当窦房结动脉局灶性肌纤维结构发育不良,胶原结构异常及窦房结周围的变性,特别是窦房结周围变性以及窦性冲动的异常,可促使心房颤动的发生。

  (6)心肌病:各类型的心肌病,常因伴有局灶性的心房肌炎症、变性或纤维化、心房扩大易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其中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常是该病的首发表现,发生率高。

  (7)其他心脏病:如肺源性心脏病,房颤发生率为4%~5%,大多为阵发性,呼吸功能改善后发作会减少;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心房颤动皆属于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而部分的阵发性及部分持续性及慢性心房颤动为心房内、肺静脉、腔静脉局部微折返机制所致。

  

  2、预激综合征

  预激并发房颤的发生率为11.5%~39%。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被认为情况严重,因为旁路没有像房室结那样生理性传导延搁的保护作用,所以经旁道下传的心室率多在180次/min以上,严重影响心脏的排血量。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旁道不应期很短,一旦建立了折返条件,经旁路的冲动增加,这种冲动又折返进入左心房应激期即能诱发心房颤动。

  3、其他疾病

  (1)全身浸润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白血病、淀粉样变等。

  (2)肺和全身性感染以及慢性肺功能不全。

  (3)心脏手术和外伤。

  (4)洋地黄中毒、乌头碱类、尼古丁等中毒均可诱发房颤。

  (5)各种心导管操作及经食管电刺激、电复律术中等可直接诱发房颤。

  (6)酗酒和吸烟、情绪激动、过度吸烟、排尿等可直接发生或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诱发房颤。

  4、家族性房颤

  系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方式属AD遗传,多在成年之后发生,呈阵发性,房颤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和终止。房颤发作症状较轻,多由劳累、精神紧张、感染、疼痛、饮酒、吸烟等诱发,心功能保持正常。一般预后较好。

  5、原因不明

  健康人发生的特发性房颤,往往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依据。

  房颤有着复杂的发病机制,其病因也如雾里看花,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医生们将努力拨开迷雾,进一步探索房颤的病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对于房颤的病因----想说懂你很容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