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拼车社交化 能否“约”出下一个陌陌?

 昵称22615791 2015-05-18

拼车软件

拼车社交化 能否“约”出下一个陌陌?

TechWeb 5月18日报道 文/王鑫

夏天还没来,出行市场就已热火朝天,如今我们打开手机随便就有一堆打车软件可供选择,而在嘀嗒、51、天天等拼车软件入局之后,这个选择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眼下,拼车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让人们认识它们,比如超低的价格。但更为有趣的是,他们的司机和专车或出租几乎不会重叠。这些人通常和你一样,可能是某公司员工或是同行业工作者,基本上还以年轻人为主。

“司机导向”促成“平等关系”

通常打车软件为了让你成为回头客,会通过各种小福利俘获你的芳心,如免费矿泉水、充电器、WiFi,甚至耐心的等着你梳妆打扮等等。

车主杜女士对笔者说,“刚好路过这附近,能赶上就拉一个,如果你再晚几分钟,我就不接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感受,那就是“平等”。没人为你端茶倒水,开门迎接,更没时间等你梳妆打扮。

所以假设你跟笔者一样属于专车深度用户,那么初次拼车会让你有一种观念被颠覆的错觉,但这也促成了一种礼貌性的相处模式。

通过亲身经历和查看司机评论发现,多数情况下用户与司机之间都相谈甚欢,就像搭朋友的车。双方在这种非盈利性的氛围下自然交谈,有用户在杜女士的评论中这样说“车主善良耿直健谈,希望下次还能再见到她。”

车主梁先生也对笔者表达看法,他认为“其实路上有个人能陪你聊天,会觉得很快就到了。”用户需要做的仅仅是输入目的地,然后一次性支付远低于出租车的价格,过程中无需再考虑里程及用时变化。

初现社交化 颜值重要吗?

由于拼车双向选择的特点,双方可以查看对方头像,职业,家乡、喜好等私人信息,我想如果你看到这些界面,你会有一种打开了一款陌生人社交软件的错觉。

为了让大家对这种社交趋势更具有脑补空间,笔者从中搜集了一些车主给乘客的评论,如下:

车主周先生给女乘客的评论:“一位住的很近的美女,希望有机会再来搭乘。”

车主王先生对女乘客的评论:“美女乘客,初次拼车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给她解释了很多,嘿嘿。”

车主尚先生对女乘客的评论:“惊为天人的美女,温柔耐心,体贴车主,希望下次还有机会为你服务!”

车主郭先生对女乘客的评论:“妹子很实在,工作很拼,要注意休息,望好。”

车主高先生对女乘客的评论:“小美女非常Nice,以后喝咖啡只喝Costa。”

车主璐女士对男乘客的评论:“人可好了,下车后还特意等我走了才进的小区,有点像邻家大哥哥。”

从这些评论可以看出,在相对短途的路程当中,如果想给人家留下好印象,无论“颜值高”还是“人好”,您还是得占一样。

关于颜值,笔者特意询问过三位车主,无奈其中两个表示已为人夫,而另一位杨车主酷酷的表示“无所谓”,随后便发出诡异的笑声对笔者说“主要着急回家,拉谁都一样。”但这个笑声至少持续了十几秒。。。

不过拼车的确从某种程度给了双方一个名正言顺“约”的理由,比如双方住在附近,而你又注意他(她)很久,是不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送她上班呢?

拼车能否拼出下一个陌陌?

拼车有着不错的线下社交基础,但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陌陌呢?笔者认为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拼车平台并不想这么做。

经观察,目前很多拼车软件已经具备私信功能了,但并未完全开放,也就是在行程结束之后该功能就被关闭了。而这已经扼杀了它成为“婚恋平台”的可能。

车主王先生对此表示,“毕竟你要在陌陌上聊许久才能跟对方见上一面,而拼车则只需动动手指。”

经嘀嗒拼车CEO宋中杰介绍,“在上海,有两个男车主真的在搭乘过程中交到了自己的女朋友。还有人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了工作。”

笔者认为,这种相互选择,又互利互助的心理更符合现代都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谈重度社交也许大可不必,首先其对手并非社交软件,而对于驱动用户加入拼车行列,其轻社交属性目前已经足够。

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Uber(人民优步)、滴滴快的(快车)、易到(新能源车)等专车服务已经将价格下探到拼车水平的情况下,拼车的社交属性可能是目前他们与竞品之间唯一的差异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