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风险与社会风险

 saline713 2015-05-19

4期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个人风险标准,表示了我国对于危险化学品制造和使用的工厂采取技术与管理安全措施以达到足够安全的程度。细心的小伙伴们还注意到了法规中还包括了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注:确切地说,应是可容忍的风险而非可接受。

现在老张的生意做大了,开了家化学合成原料药厂。在项目设计时,安全预评价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中都提到了工厂的周边的居民小区和学校。在项目公告期间,老张也收到了不少质疑建设项目的安全或环境影响的声音。

既然法规中要求风险满足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两个指标,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有人说从社会风险标准图中得出死亡数N=1时,频率F=1x10-31x10-5/年,这和个人风险指标有联系吗?


个人风险:是指因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各种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区域内某一固定位置人员的个体死亡概率,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的个体死亡率。通常用个人风险等值线表示。


社会风险:是对个人风险的补充,指在个人风险确定的基础上,考虑到危险源周边区域的人口密度,以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概率超过社会公众的可接受范围。通常用累积频率和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曲线(F-N曲线)表示。


个人风险,当不考虑风险暴露的时间分配时,叫做地理风险,因此可以在地图上画出等值线,表示7/24连续暴露的最高风险值。

社会风险,又叫群体风险(注:可能更准确些)。在上个世纪荷兰,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始指定了群体风险指标。与定性的风险矩阵图比较,社会风险指标也采用了类似的2维图表来表示累积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频率;不同的是社会风险FN图通常是对数坐标,表示死亡数量这样级别的特大严重度和发生以每个数量级的年数这样的微小频率。另外不同点是社会风险通常以累积频率表示被研究设施的所有预测事故,按每个递增的死亡数预测频率总和。研究表明,人们对死亡事故的厌恶程度和一次发生死亡人数有比例关系,比如对于近期航空事故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地面交通事故,虽然后者的每年死亡数远远高于前者。因此社会对群死群伤的事故只有发生次数足够少才可容忍。

好了,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既然有了数值指标,那它们对应的风险分析也无法用简单的定性法来计算。对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区别应用,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对于想要进一步细致了解的伙伴们,可以联系我们。

问题来了:

1) 个人风险等值线和人口分布有关吗?它考虑了风险暴露时间吗?

2) 如果我们住在老张的工厂附近或买房,我们会关注哪些信息?我们可以对环评公示提出什么问题?

3) 企业在扩大规模和并购中,应该注意那些安全风险问题?

4) 文中第3段的问题。



-- 关注AcuTech PSM方面原创文章,请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AcuTech风险管理)或者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

-- 征集写作题目,如果您想看到某个PSM具体问题的讨论,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进入公众号可以给我们发消息了,或者直接邮件我们 acutechchina@acutech-consulting.com 告诉我们你感兴趣的题目。

-- 如果你想要通过邮件分享本文,请点击右上角,选择邮件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