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指间飞歌 2015-05-19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15-05-18 星期一

党员干部贪腐落马、公职人员渎职被免之事时常见诸报端,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能人志士和业绩斐然的有功之人。在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同时,我想起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这句曾被无数前贤奉为度世金针的古训。

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句话:“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短短的一句话,内涵却非常丰富,精彩的体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修身养德观念的尊崇。“静以修身”,我认为是说在安宁的情绪和平和的心境中涵养心性,增长学识,提升修为,体现的是一个“知”字。它包含两方面问题,第一,它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第二,它是一个自我充实的过程。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终身学习成为共识,自觉地学习充电更应该成为每一名人民公仆的持之以恒地追求。

“俭以养德”,是说用勤俭朴素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体现的是一个“行”字。修身养德是做人之本、成事之基、为官之道。在当前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更要重视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勤于修身养德,自觉抵御各种诱惑,才能永葆一名人民公仆的真我本色。否则,如果整日患得患失,面对诱惑必定会陷入囹圄之境,甚至会走向自我毁灭。

西汉贾谊曾经说过:“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讲究物欲的满足,必将消磨人的意志,侵袭人的思想,瓦解人的作风。马司光谆谆告诫后人说:“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对我们来说,提倡节俭并非仅仅是少吃一顿饭、少花一分钱,而是需要通过厉行节俭,养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追求。从更深的层次讲,就是在作决策、办事情的时候,更注重科学性、更讲究合理性,尊重客观规律,减少和避免人为的浪费。融合传统古训,进一步加强个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从根本上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