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世纪·2013~2014中国书法十大双年度人物】张 继 ■《书法报》编辑部

 杨关桥 2015-05-19




  张 继 字续之,号四融斋主。1963年出生于河南长葛。先后毕业于河南周口师专艺术系美术专业、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获书法艺术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系中国书协第四、五、六届理事,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书法专家委员会委员,东方印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被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聘为特聘教授。在全国第五、六、七届书法篆刻展及全国首届正书大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展览中获大奖。长期担任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被中国书协评为“全国德艺双馨书法家”。曾获中国书坛“兰亭七子”“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称号,并获首届“林散之奖”。

  


 当选理由 

  

   张继以隶书创作饮誉书坛,其隶书继承优秀传统,个性鲜明。

  2014年1月,张继编著的十余万字的《隶书研究》出版,体现了他对隶书学习、创作与发展的思考。

  2014年10月,张继撰写的《中国书画千字文》正式刊行,以《中国书画千字文》为主题的诗书画印系列创作相继展开,并于2015年年初举办了《中国书画千字文》诗书画印展。《中国书画千字文》按照历史时序涵括了中国书画的光辉足迹,行文造句工整押韵,无一字相重。展览作品篆、隶、草、行、真以及篆刻、绘画齐备,较全面地反映了张继在创作上的实力与全面的艺术修养,展现了一名优秀书法家在诗书画印相互融通上所作的努力。

  这两年,张继还多次深入到边远地区和基层部队讲课、辅导,应邀赴多所大学和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讲授书法,弘扬书法艺术;为中央党校、中央军委等重要场所创作巨幅作品10余件;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援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学生,体现了一名书法家的社会担当。





中国书法十大双年度人物访谈·张继 
  

本报记者 李金豹


  书法报:祝贺您当选为2013~2014中国书法十大双年度人物,请谈谈您的感想。

  张 继:首先非常感谢主办单位举办这样的活动,并有幸获此殊荣。坦率地讲,在全国书法同道当中,各方面表现优秀的书家有很多,和他们相比,自己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一荣誉对我来说,既是鼓励,更是动力和压力。在今后的艺术发展道路上,一定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为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书法报:您在书坛耕耘多年,从参展获奖到晋身评委一路走来,亲身经历了当代书法蓬勃发展的进程,其中利弊得失应该看得比较清楚。您有什么心得体会对书法爱好者讲?您对书法的未来有何看法?

  张 继:自第一次参加全国书展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凡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展览几乎都参加过,也幸运地获过一些奖项。承蒙中国书协及广大同道的厚爱,近十几年来又荣幸担任各类书展的评委,算得上是改革开放以后书法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自20世纪80年代书法进入复苏期以来,各类书法奇态层出不穷,或信马由缰,或解体变形,或照猫画虎等,但均昙花一现。进入90年代,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继承优秀传统才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途径。因之对经典书法的研习成为大多数书法艺术追随者的自觉行为,进而对历代民间书法也开始了广泛的搜寻与借鉴,从而使书法创作进入到一个审美多元时代。各级各类的书法展览也使书者把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展厅效果视为第一要务,做旧、拼接、手绘等一切有可能抓人眼球之猎奇手段的运用可谓目不暇接,使人眼花缭乱。但随着人们对书法本体认识的不断加深,逐渐进入到了理性学习与创作状态。广大作者在对传统技法研习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关注文化修养的提升,并力求把握优秀作品所必须具备的诸多要素。作为书坛一员,这一路走来,有过喜悦,有过冲动,有过迷茫,也有过痛苦,但更多的是自省、自励、坚守和前行。

  当今,社会已进入到高科技时代,书法的实用价值日渐蜕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艺术最能代表民族特色和灵魂,其审美价值非但没有削弱,反之为广大热爱书法艺术的后来人进行着更加全方位的开发。历史告诉我们,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对审美的追求将有更高的期待。应该说,书法艺术迎来了历史上的最佳时期,我们完全可以放开胆量,在不违背艺术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充分施展才华,充分施展个性,力争创作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书法艺术精品。


  书法报:近年来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援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学生,录制电视教学节目,到高等院校举办艺术讲座。您觉得书法家如何更好地回报社会,书法家的社会价值应该如何更好地体现?

  张 继:作为一名专业作者,是这个时代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自己的每一点成长都离不开这个时代的沃土,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一点事情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专业角度看,几十年来在艺术道路上摸爬滚打,的确收获了一些感想和体会,将这些心得与广大的书法作者、爱好者或在校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以期探讨出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我认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更何况在交流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得到了新的提升,所以辛苦并快乐着。


  书法报:您以隶书见长,2014年1月编著出版了十余万字的《隶书研究》一书,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做了70余集的隶书讲座,您如何评价当代隶书的发展以及它在历史中的位置?

  张 继: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虽然本人对其他字体及其他艺术门类均十分热爱并有所涉猎,但真正投入较大精力的还是隶书。同时因为参与隶书相关活动比较多,诸如讲课、评审、研讨会等,所以对隶书的学习、创作与发展有过更多一点的思考,并形成了一些文字。我认为当代隶书发展总体趋势是好的。许多作者能清醒认识到继承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在传统经典中挖掘精华,尽力使之运用到创作中去。但从整个书坛来看,隶书还明显处于式微状态。就数量而言,在大多数全国展览来稿当中,隶书一般仅占十分之一左右,并且真正具有深厚传统功力,又具有时代精神和个性风格特征者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我认为许多作者还停留在对隶书表面形态的认识上,未能深入解读隶书的精神内涵,未能全面把握隶书的审美核心。作品仅仅追求点画及结字特征的准确,缺乏神采,缺乏情性,难以达到高远的艺术境界。也有一些作者虽颇具才情,但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耐不住寂寞,不愿在继承传统方面下苦功,而是一味追赶时风,过分张扬个性。乍看作品很有视觉冲击效果,实则缺乏经典元素,简单而苍白。还有一些作者无视传统,信手涂鸦,游戏笔墨,与真正之书法艺术相去甚远。

  尽管当代隶书创作尚处在发展阶段,但由于考古新发现对创作者视野的开阔,加之创作手段的不断拓展以及时代审美元素的不断介入等,不同于过去任何历史时期的面貌而又颇具深厚传统功力的佳作时有出现,这不仅让人们眼前一亮,精神为之振奋,同时也表明了隶书的发展经过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新的痕迹,当然还需要将其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去经历千淘万漉。


  书法报:您觉得隶书在自己的学习、创作中是怎样一个比重?您认为隶书创作是自立门户难还是把握汉魏风骨难?请列举一些心仪和推崇的碑刻和大家,他们对您塑造个人面貌起到哪些影响?

  张 继:我自幼喜欢写写画画,记得在读小学时受赵振方老师影响开始接触蚕头雁尾的隶书。可能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吧,一直对隶书甚是偏爱。虽然后来系统地学习了真草行隶篆各体,并且在大学毕业后将自己的书屋命名为“四融斋”,意即“诗书画印”四融,“真草隶篆”四融。但事实上,由于精力所限,诗书画印中以“书”为主,真草隶篆中以“隶”为主。加之兼任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隶书方面工作接触更多一些,比如评审、讲课等,因此对隶书的研习及创作所投入的精力也的确更大一些。

  对于隶书,不少人认为“入手容易提高难”,此话不无道理。作为基础训练,隶书横平竖直,笔法字法相对简单。但正因为如此,要把隶书写得既不失法度,又灵动传神,还要具有时代美感,并且不与人同,谈何容易。我认为,学习隶书,首先要敏锐地感受和把握汉代气象,把握那种朴茂、苍厚、博大的精神本质。任何甜、媚、狂、野之俗格皆与之无缘。但真正优秀的隶书作品,是传统、时代与个性的完美统一,最终必须是在共性前提下塑造个性面貌。这应该是所有艺术门类创作的最高追求,也是最难达到的至高境界。

  我在几十年的隶书学习与创作中,对继承前人优秀传统始终未敢懈怠,可以说对东汉碑刻及西汉简书用功尤勤。《张迁碑》的稚拙,《鲜于璜碑》的方劲,《礼器碑》的严谨,《曹全碑》的舒展,《石门颂》的萧散及《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敦煌汉简》等简书的洒脱、逸趣均为我所用。清人伊秉绶、金农的艺术理念和实践更为我开启了创作的思想之窗,从而推动我在隶书艺术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行。


  书法报:您花费数年心血创作的“中国书画千字文”诗书画印系列作品于2014年10月完成,并于2015年1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展览集四艺于一体,可谓开展览新风,展现了一名书法家良好和全面的人文素养。请您谈谈创作此文本的初衷和过程,以及为展览作的各种准备。这其中一定有书法界同仁可资借鉴的经验吧?

  张 继:我对文史哲一向情有独钟,高中文理分科时,便入了文科。那时只是喜欢作些小文、现代诗歌等。同时我又兴趣广泛,亦喜欢绘画、书法。至于篆刻,是在大学期间,于艺术类国画专业开始涉足。通过理论与实践双方面努力,数年之后奠定了一些诗、书、画、印基础。近十年来,我于以上各艺术门类均有些许新思考并付诸实践,虽侧重书法,但不敢偏废。我认为,若要在书法上有所创新,须融会贯通,因此再对中国书法、绘画历史作一系统梳理并提取精华、阐发所思应该说很有必要。加之拟以长篇诗文表述,又不愿重复二十年前本人所撰《中国书法三字经》,所以便有了撰写《中国书画千字文》之动意。作为四言诗的形式,具体构思与创作力争把握以下四个标准:其一,按朝代论书画阐释演变;其二,各时期代表者基本呈现;其三,为节奏便于诵读一韵到底;其四,拟古人千言文重字不见。《中国书画千字文》成稿后,我请教了方方面面的专家和朋友,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也得到了许多鼓励和肯定。因为我过去一直有9年一大展的习惯,1988年、1997年、2006年,这次应该是2015年。因此又有了将《中国书画千字文》扩而大之办成诗书画印展的计划。

  以书法来表现《中国书画千字文》自然是比较直接的。但作为一个主题展,只有仅仅1000字,如果书体单一,展览便显得单调。考虑到过去自己的书法创作虽然以隶书为主,但篆书、楷书、草书均多次入选全国书展并获奖,多年来也时有创作,因此决定以真、草、行、隶、篆五种字体的九种书体来表现,即两种篆书、两种草书、两种楷书、两种隶书、一种行书。创作时,九种书体的水平发挥当然非常重要,但书体在变,幅式在变,字的大小在变,章法在变,所以我认为保证格调统一更重要,以不变应万变。

  篆刻也是我多年追求的艺术门类之一,自读大学美术系时开始尝试,并且一直伴随着书法的学习。作品也曾多次入选全国篆刻展并多次担任全国篆刻评委。此次主题内容1000字,经计划须刻307方印章。数量如此之多,如果仅以自己比较擅长的汉印风格创作,也会让人感觉单调,所以设计印稿时倾注了大量的心思,在确保格调统一的前提下,几乎将过去接触过的所有印式包括古玺印、秦印、汉满白文印、汉将军印以及唐宋官印、九叠文印、元押印、明清流派印等都作了尝试,还从封泥、汉砖文字中借鉴了很多元素。入印文字虽以缪篆、小篆为主,但也广泛植入了甲骨、金文、帛书、汉简文字及楷书、草书字体,并且有宋版美术字体使用。此外,为丰富创作,三百多方印章边款的刻制也从印面布局、字体选用及刀法等多方面探索新的形式,力求既有继承又不落俗套并和谐统一。

  最使我犹豫不决的是绘画。虽然读大学时主修的是中国画专业且以人物画为主,但由于诸多原因,多年来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而作为自我命名的斋号“四融斋”所含四艺之一的绘画,假如这一主题系列创作缺少它自然会感到遗憾。更何况以绘画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内容有很强的可行性。于是自2013年底便开始了收集相关资料及绘制草图,并且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完成了这幅长75米、高50公分的绘画长卷。此长卷展示了《中国书画千字文》中所涉及的二百多位历代杰出人物的风采。人物背景或为其代表作,或为其同时期相关作品并施以古雅色调,以显示其历史的远久。主体人物以方劲的线条勾勒,并施以白色格调,犹如一尊尊雕像矗立在观者面前,更代表着一座座丰碑耸立在人们的心中。

   “《中国书画千字文》诗书画印展”已于今年初在军事博物馆举办。本着节俭原则,展览没有举行开幕式,没有举行研讨会,也没有举行招待会,但众多师长道友及广大观众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和勉励,使我感激不尽。

  回顾整个创作过程,有许多感想和体会。自我认为,重视文化素养、强化创作理念、把握审美定位、树立精品意识、发挥自我优势、深入挖掘传统、广泛涉猎诸艺、坚持以点带面、努力跟随时代、充分展示个性、虚心听取意见、发扬吃苦精神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书法报:今年在创作、研究、教学上有什么安排?未来在书法事业上有哪些展望?

  张 继: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于创作研究方面,今年仍会以书法篆刻为主,但会加大文化及绘画方面精力的投入,以期更有效地从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从而提升诗书画印相互融合的境界。在教学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思路,会在合适的机会与同道交流。

  作为一名书法艺术的忠实信徒和虔诚追随者,在将来的艺术发展道路上,一定会从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参加全国书法作品展评审


为全军书法创作班授课


创作巨幅作品


写瓷


讲授书法


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授课


制印



隶书兰亭中堂


隶书李白《将进酒》横幅



草书《中国书画千字文》6条屏

(局部)



隶书 金石翰墨联


篆书 吴均《与朱元思书》


篆书 节录《孙子兵法》


阿房斑斓


垂则柳颜


鼓碣篆籀


光熠人寰


晖灿遗产


韭花函札


平复


耄耋积缣


书画一源


庶民造字


襄性笃厚 声似琅玕


饕餮壮观


谢赫品录 广论竑涵


曜跃印坛


医傅绕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