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綦江这片土地上流传过的童谣

 litao笨蛋 2015-05-19
我们一起来相互相互补充,相互回忆,把曾经在綦江这片土地上流传过的童谣都重拾起来吧。



我先把我想起的一些,其中有的只是片断,也先贴一起出来,期待大家都来补充和完善。好吗????

1.哄孩子的

推磨,扬磨, 
赶少午(午餐之意)
幺儿不吃菜豆腐,
抓把米来煮,
煮也煮不熟,
幺儿抱倒罐儿哭

2、呼蚂蚁的

黄狮黄狮马马, 
请你们尕公尕婆来吃嘎嘎, 
小的不来大的来……

(后面记不起了)

3、嘲笑缠脚老太的

老婆婆,尖尖脚, 
汽车来了跑不脱。。。。。

4、啷个说?

踩到我的脚(juo) 
啷个说? 
送医院 
医生说 
擦膏药
啥子膏?牙膏
啥子牙?豆芽 
啥子豆?豌豆 
啥子豌?台湾 
啥子台? 
zua(摔)你滚下崖(ai)

5、月亮光光起

月亮光光起
强盗来偷米
瞎子看见
拜(bai)子就追起

(最后两句小时候一直以为大人教错了,似乎应该是:拜(bai)子看见,瞎子就追起.哪知整个就是有意反起说,才有的幽默。哈哈。。。)

点子梅堂

点子梅堂
梅桂花堂
鸡公下水
鸭公退堂
一对两对
点到我的游击队

512

512不好耍
满山都是电线塔
路又烂坡坡斜
龙角包上长虎牙
栽竿竿老线线
莽娃默倒电杆爬

则耳根,背背黄,
背起书包上学堂。
书包挂在桌子上,
趴起就开哭一场。
老师问我哭啷个?
没得媳妇洗衣裳。

则耳根,背背黄,
背起书包上学堂。
书包挂在桌子上,
趴起就开哭一场。
老师问我哭啷个?
没得媳妇洗衣裳。

红箩卜,咪咪甜,

望到望到要过年;
娃儿要吃肉,大人没有钱.

亮火虫落落
落到水缸脚脚
你不飞
我来捉
捉到你就跑不脱

白萝卜儿,红萝卜儿,妈妈做个花窑裤儿,长大接个花媳妇儿。


红萝卜儿,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星袖起来单打单,
骑起马儿备厚鞍。
大马拴在梧桐树,
小马拴在太阳山,
一对鹅,二对鹅,
飞接(去)飞来接ga婆。
ga婆不吃油炒饭,要吃河边的水鸭蛋。
打在锅头罗罗转,舀在碗头棉花转,
公一碗,婆一碗,
幺儿媳妇大半碗,
放牛娃儿转来舔锅铲,
锅铲落下来打住他的狗脚板。

大字不出头
两边挂灯笼
三天不吃饭
围到锅儿转

买三根葱 三角三
买个大冬瓜 六角六
买两根油条 伍角伍
买两颗扣子 一角一



在一个黄昏的早晨
有一个年轻的老人
骑着一匹飞快的慢马
去见他亲爱的仇人 

綦江境内的风景区:太公(太公山)撵太婆(太婆山),
                                      鸡公(鸡公嘴)撵飞鹅(飞鹅石),
                                      二龙(双龙)抢宝石佛岗,
                                      纱帽落在独(duo)石坨。

想精想怪,想和么们(黑小的咬人的蚊蚊)谈恋爱。
还有小时侯,男生女生吵架,男生骂老子,女生马上接过去。

小孩子爬树

猴儿爬树,鸡鸡款住,款到哪点。款到肚鸡眼儿。

早不忙,夜慌张
半夜起来补裤裆
东一补,西一补
补TM个花屁股

我们两个好,
豆钱买手表,
手表一看十二点半,
急忙跑到火车站.
火车站的人又多,
急忙跑到关山坡,
脱了裤子就开窝(后面好像还有,记不到了)

三十晚上大月亮,强盗起来偷尿缸;聋子听到尿缸响,瞎子看到翻院墙;
哑巴起来大声吼,爪手拿起冲锋枪;驼背挺胸正步走,跛子起来撵一趟;


黄葛树,黄葛垭,黄葛树上是我家,我家有个好姐姐,她的名字叫马兰花,马兰花开二十一,256 257 272831 ,356 357 373841 ,456 457 474851.....(我老婆想起的,跳绳时唱的,应该也算是童谣)

一根竹子十二节
哪个打屁我晓得
不是老板斗是客

新媳妇  红萝卜
里头穿的花窑裤
门前(外面)穿的料子布


楼上客,楼下的客,听我老板来交涉,要窝屎,有罐子,不要在铺上摆摊子,要窝尿,有夜壶,不要在铺上画地图。


《发泄歌》
鹅老贯,
长颈子,
一把抓住久死你。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客客;
客客留我歇,
我不歇,
我要回家割燕麦。


茶婆婆会烧菜
两个观音来吃茶
后面两匹大白马
两个猴儿打又打
茶婆婆别管它
等茶大哥回来收拾它


抽筋挂红
打你三百烂手心
问你小心不小心


洋马儿叮叮裆,骑起马儿下綦江。綦江又好耍,胖娃骑白马。


吹打出师咒语

锣鼓原由唐朝起,
只因臣子死亡,
阴魂不散。
锣响鼓鸣,
清洁太平。
将他历史演唱,
金殿安乐无事。
每个百官归天时,
就为锣鼓起事。


刚刚看到一个重庆版的,跟綦江的大多数差不多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点指玫瑰、玫瑰花糖,鸡倌收税,鸭倌退堂”……近日,在腾讯微博以及各大论坛,热传起了曾一度在我市流行的童谣,这些蕴含了大量重庆方言,简单直接又朗朗上口的童谣,唤起了人们对儿时的美好记忆,因此被网友们多次转载。但实际上,这些童谣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对于不少90后、00后的网友来说,网络语言反倒是最熟悉的。民俗专业人士认为,在电子文化充斥生活的今天,无法吸引青少年兴趣的老童谣真的走到了末路。

整蛊类
大欺小、癞格宝(癞蛤蟆)、小欺大、抹桌帕。
踩到我的脚,啷个(怎么)说,进医院七八角,医生说巴膏药,啥子膏?牙膏。啥子牙?豆芽。啥子豆?豌豆。
小崽儿,你莫要嚼(拽),你妈妈住在化龙桥。好多号?十八号。打得你娃呱呱叫。
跟到别个学,吃别个的臭脚脚。
搬家搬家,搬到茅厕(si)喀喀(角落)。
我给小姐打扇,小姐说我勤快,我说小姐妖精妖怪。
天马流星拳,厕所最安全。庐山升龙霸,厕所要爆炸。星云锁链,厕所拉面。
瘪嘴爱吃凉粉。凉粉五分,爱吃葡龋(荸荠)。葡龋八角五。爱吃腊肉,腊肉非咸……
又哭又笑,黄狗飙尿。鸡公打锣,鸭子吹号。
看到白沙(光头)打三下,不打不成话。



游戏类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坐轿轿,走进城门砍一刀。(搭城门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二个小孩骑马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爬高山;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来剪纸。(拍手游戏)
蝗丝蝗丝蚂蚂,过年要吃嘠嘠,坐的坐的轿轿,骑的骑着马马。(过家家)
小汽车,滴滴滴,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跳皮筋)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谁的立场最坚定。(扮木头人)
1977年出生的刘刚现在是一家汽车公司的经理,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童谣依然乐不可支,他说小时候小伙伴们都是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到周末和假期,自己这个“孩子头”一号召,大家便聚在院子中央,经常会玩一种搭城门的游戏,几个小朋友把手撑在一起,搭成城门,其中一人就负责钻城门,大家口中则会一起高声念着“城门城门几张高,三十六丈高……”


序数类
点指玫糖,玫瑰花糖,鸡倌收税,鸭倌退堂,点到哪个就是他。一颗米种到地,不是你,就是你。
点一点二点老三,老三的媳妇会抽烟,烟对烟,杆对杆,不多不少十八点。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到小松鼠。
大字不出头,两边挂灯笼,三天不吃饭,围倒锅圈儿转,买了三根葱,三角三,买了一个大冬瓜,六角六,买了两根油条,八角八。
一个大西瓜,切成两半边,一半给你,一半给他。
我们两个好,我们两个好,我们两个存钱买手表。
刘刚说,这类的童谣,一般出现在需要选择人或者结果的时候。“比如自己小时候一道选择题实在不会做,就默念‘点指玫瑰,玫瑰花糖,鸡倌收税,鸭倌退堂……’最后那个‘你’字落在哪个选项上,就选哪个。”刘刚表示,这只是小孩子一种单纯想法而已,照此方法做的题往往都是错的。
对于这类童谣,26岁的网友“猫头”认为它们有的还有“使用方法”,比如“大字不出头,两边挂灯笼”这个,可以根据它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三毛。而“大西瓜”这个童谣,则可以将这些语言变成动作,打出一招有模有样的太极拳,这在“猫头”的童年里,那个特别流行金庸武侠的时代相当风靡。而“存钱买手表”这个童谣念完后,两个小伙伴会在彼此手腕上,用圆珠笔为对方画上一个手表。


黄丝黄丝马马(嘣嚓,嘣嚓),熊嘎婆来耍耍(好耍,好耍)
请你家公家婆(浪个,浪个),过来吃点嘎嘎(要答,要答)
黄丝黄丝马马(嘣嚓,嘣嚓),麻老虎来耍耍(好耍,好耍)
坐的坐的轿轿(叽噶,叽噶),骑的骑的马马(驾,驾)



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这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担箩,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老妖婆,新最毒,八戒唐僧认不出;
认不出,上了当,幸好孙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闪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力量强,妖魔鬼怪全杀光。


6、拈中指姆的

手拈中指姆,
照打一十五,
黄牛转过弯,
弯刀头(边接之意)木把,
JI(二声)沟JI沟抠三下(hai的儿化音)

7、老师补课,学生饿了编的顺口溜

X老师,恶又恶,
太阳落土(山)不放学。
细(小)的饿得精叫唤,
大的饿得钻床脚。

8、我们两个好

我们两个好, 
凑钱买手表,
手表一看,
八点半,
走拢(到)火车站
……
火车站的人又多,
打死敌人一大坡。 

9、打老虎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要吃人,
黑了要关门,
门对门,
虎对虎,
恰恰拈到中指姆。

10、城门几丈高

城门城门几丈高?
三十六丈高,
骑白马,坐轿轿,
走进城门砍一刀。
城门城门几丈高?
三尺六寸高。
骑白马,坐轿轿,
走进城门挨一刀...


逗娃儿的:::

豆虫虫
咬手手
磨脐儿磨脐儿。。。飞!



(磨脐儿:是边说边搔孩子的腋窝儿。。说“飞”字时,要把孩子的两手突然展开作飞翔状,这样孩子保证会笑起来。


11、董成瑞

董成瑞,十八岁, 
参加了革命游击队, 
炸碉堡,牺牲了, 
他的任务完成了,完成了。

12、点将

点子梅堂, 
玫瑰花堂, 
机关下水, 
牙关退堂


<走上街>

走上街,走下街.
走到王婆紫荆街,
王婆王婆在不在
快快把门开!
娃娃要进来,
吃光你家小白菜.

推磨,扬磨,
推粑粑,请GAGA(外婆之意)
推豆腐请舅母
娃娃不吃菜豆腐.
打碗米来煮,
煮也煮不熟,
娃娃抱倒罐罐哭.

张家长,李家长,
我家幺儿要赶场.
买粑粑,买糖糖,
买条红线栓婆娘.


《拍手歌》 现在都很流行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儿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二个小孩儿梳小辫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儿荡秋千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儿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儿去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儿吃碗肉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儿抱公鸡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儿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儿打烧酒
  你拍十,我拍十,谁输了就是蒋介石。



胖儿骑白马

胖儿胖嘟嘟
骑马下成都
成都又好耍
胖儿骑白马
白马骑得高
胖儿耍弯刀
弯刀耍得圆
胖儿吃汤圆



鸡公鸡婆叫

鸡公鸡婆叫,
各人找到各人要。



我帮小姐打扇, 
小姐说我能干, 
我说小姐是妖怪, 
小姐说: 
管她妖不妖怪, 
只要扇起凉快。



点子梅堂

点子梅堂
梅桂花堂
鸡公下水
鸭公退堂
一对两对
点到我的游击队



捉蜻蜓

盯盯猫儿(蜻蜓)
赶场场儿
割草草儿
喂猫猫儿



老太婆,尖尖脚.火车来了跑不拖,骨碌骨碌滚下河,河里有个猪脑壳.


黄丝马马

黄丝黄丝马马
请你嘎公嘎婆来吃嘎嘎 
大公不来
二公来
牵起仨挲一路来


推磨,摇磨,
推个粑粑大个。
推粑粑,请家家;
推豆腐,请舅母。
舅母不吃菜豆腐,
打碗米来煮,
煮也煮不熟,
回去抱到罐罐哭。
!呜……呜……呜……



大脑壳,棒棒夺。
夺烂了,我有药。
啥子药?膏药。
啥子膏?鸡蛋糕。
啥子鸡?公鸡。
啥子公?文化宫。
啥子文?屙耙屎给你慢慢闻。


山紮(zha)尾巴长,拜契给对门幺姑娘。
幺姑娘的脚多,拜契给白哥。
白哥嘴尖,拜契给泥渊。
泥渊拱背,拜契给陶背。
陶背逃走,拜契给毛狗。
毛狗骚臭,拜契给幺舅。
幺舅打糍粑,一棒打死他。

山紮,綦江常见的一种黑色长尾巴的鸟。


幺闺幺妹
快来抬柜
圆柜扁柜
有床棉絮
花絮白絮
挨倒你睡
长睡短睡
生个胖妹


1 跟倒别个学,吃别个的臭脚脚
2 又哭又笑,黄狗飙尿。鸡公打锣,鸭子吹号


丁丁猫,红爪爪,
哥哥起来打嫂嫂,
嫂嫂哭,回娘屋,
后面记不得了

黄桷树,黄桷娅,
黄桷高头座一家,
学生儿子会写字,
学生女子会绣花,


胖娃胖嘟嘟
骑马到成都
成都又好耍
萝卜炖嘎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