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献对哥窑没有“金丝铁线”的记载

 shihuaguci 2015-05-19

最早记载哥窑有“浅白断纹”的古文献是明代陆深的《春雨堂随笔》,其中有:“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最早记载窑器的“金丝铁线”古文献可能是清代无名氏的《南窑笔记》,在手抄本的《南窑笔记》中误将“官窑”记述为“观窑”:“觀窯,出杭州鳳凰山下,宋大觀年間命閹官專督,故名修內司(笔者注:大名鼎鼎的宋代“修內司”原来是閹官们的工作单位)。紫骨青釉出于汝窯,有月白色、粉青色,紋片有名金絲鐵線、蟹爪諸紋者,多瓶、尊、玩器,獨少碗、碟之屬,釉澤肥厚,內泛紅色為佳。今仿觀窯咸用砧子瑪瑙等料配之里樂釉為之,亦可混真,但紋片久則零斷碎爛,不堪气味,与古遠甚,骨子則用白石紅土為上。”

 

从以上两个古文献看,宋代哥窑的开片不是“金丝铁线”,而是“浅白断纹”。《南窑笔记》虽然有“金丝铁线”的记述,但说的是杭州的修內司官窑。因此,有关哥窑具有“金丝铁线”特征之说可能是清代后古董界对“传世哥窑”特征的总结性看法(注:“传世哥窑”极可能是宋代以后的窑器),后来就演变成了宋代哥窑的必备特征,并流传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