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七变”透视“洋思教学模式”

 澄怀观道 2015-05-19


微信号:zgjyxk

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除非我确信他我才能确信我自己。只有相互的认识才能使得我们俩都成为我们自己。只有在一起我们才能达到每个人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自由的权利,真理就会始终隐匿;没有思维方式的自由,真理就会言不由衷!


[摘要]“洋思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独创的、草根的课堂教学策略,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该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七个变化,包括程序之变、目标之变、时间之变、主体之变、方式之变、手段之变、评价之变。其变化的背后体现了生本、学本、文本、效本四大现代教育思想,由此有效破解了教学与教育、减负与增效、教师与学生、传承与发展、有法与无法这五大长期困扰基础教育界的难题。

[关键词]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05-0037-07

“洋思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初洋思中学针对“(学校)即将面临倒闭,学生厌学、辍学、转学现象极为严重,家长、社会意见很大”“课堂存在严重的‘低效、无效、负效’现象”[1]之实际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洋思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收效显著:洋思中学“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学生超过10万”[1],成为自2001年始进行的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也于2014年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一、“洋思教学模式”概述

笔者一直从教于洋思中学,亲历了“洋思教学模式”发展的全过程,于2010年对“洋思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总结,撰成《高效课堂八讲》一书,对“洋思教学模式”作了具体的诠释与剖析。“洋思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教学模式”的三个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着特定的内涵(见表1)。

“洋思教学模式”一般有三种类型:单一型、跨越型、反复型,有三个发展层级:引领式、互助式、自主式。

二、“洋思教学模式”之变

“洋思教学模式”之教学策略与传统课堂教学策略有着诸多的不同,重点表现在“七变”上。

(一)程序之变

1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

传统教学一般都是从老师的讲授开始,学生的责任就是听讲记录;老师讲完后,学生才能去看书理解,这就是所说的“先教后学”。“洋思教学模式”则是从学生的“学”开始,在“学”的基础上,针对“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多种方式的“教”,这就是“先学后教”。显然,“先教后学”是一种注入式教学,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成为学习的客体;而“先学后教”是一种发现式教学,学生置于主动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体。

2变“五步教学法”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五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是我国传统教学备加推崇的通用教学模式,就是现在,许多老师仍在运用。而“洋思教学模式”环节很简明,一般就三个,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即使是“跨越型”“复合型”说到底也是如此。“先学”旨在暴露问题,以学定教;“后教”旨在解决问题,以教促学;“当堂训练”旨在应用问题,以练馈学。显然,“洋思教学模式”三大环节层层相扣,步步为营,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策略。

(二)目标之变

1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纲,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方向。传统课堂教学也有目标,是“教学目标”:教师在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明确自己教学时要达到的目标;换言之,就是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所应该追求的目标。“洋思教学模式”也有目标,却是“学习目标”:教师将钻研所得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应该达成的目标。换言之,“学习目标”不是教师教学中对自己提出的目标,而是针对学习对象——学生所提出的目标,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必须达成的目标。显然,由“教学目标”转变为“学习目标”不仅是说法的改变,更是目标达成主体的变化,因为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应该是“学习目标”,这是目标的科学归位,反映教师对课堂的一种新型认识。在课堂上,学习目标应该是显性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隐性的,达成了学习目标,也就达成了教学目标。

2变“一维目标”为“二维目标”

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常常是一维目标——知识目标,以掌握多少知识点为主要教学任务的目标。“洋思教学模式”的学习目标不是一维目标,也不是三维目标,而常常是二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洋思中学认为,知识、能力、方法是显性的目标、可达成的目标、可检测的目标,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非可测目标、隐性目标,不宜出示,但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渗透。具体的渗透方法有五种:教室环境渗透、教师示范渗透、班级学风渗透、文本思想渗透、学习过程渗透。显然,传统课堂教学是以知识、分数为主的教学,与时代要求相去甚远;而“洋思教学模式”虽没有将三维目标都展示出来,却是更为实际、实在、实效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有据可依的教学。

3变“暗箱目标”为“阳光目标”

传统教学中,教师怀揣的教学目标是一种暗箱性质的目标。尽管教师可能全程都在围绕教学目标施教,但教学目标在暗处,只有教师自己心中有数,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是浑然不知,完全被教师牵着走。夸美纽斯认为,之所以出现有些人没有入门的现象,是因为“没有树立固定的路标,使它成为学生在每年、每月、每日之末要达到的目标,完全没有制度”“没有指出可行达到这些目标的路径”[2]148-149。“洋思教学模式”要求推行“阳光目标”,一上课就要用最快的速度让学生知晓此节课堂上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可以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也可以语言讲出。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指向。为什么很多课堂教学是低效的?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一个让师生共知的课堂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随心所欲。“洋思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一上课就出示学习目标使整个课堂教学中心明确、不蔓不枝,为目标的达成而教,为目标的达成而学,自然效果就会明显。

(三)时间之变

1变“课前预习”为“课堂先学”

传统课堂教学高度强调课前预习,现在仍然在继承传统。虽然不叫课前预习了,更名为“前置性学习”,但其本质还是课前预习。为了让前置性学习富有实效,有的还创造性地设计了“前置性学习单”“前置性学习卡”,有时也叫“导学案”“预习纸”“活动单”等,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有抓手;有的甚至还提出“课前预习不充分的课坚决不上”——前置性学习成了时尚。而“洋思教学模式”则坚决取消课前预习,要求把课前预习移至课堂上,在课堂上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先学。先学的界定中,强调了学生的学必须放在课堂上,此之谓“学在课堂”。显然,两种教学策略有着本质的不同。洋思中学之所以取消课前预习,是出于课堂教学高效之考虑。在洋思中学看来,取消课前预习保证了每一学生学习行为的真实性,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推进了课改,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新鲜感,不是每一门学科都能进行看书、做题之类的课前预习的。

2变“课堂作业课后化”为“当堂训练”

传统教学也布置课堂作业,但常常由于讲授时间之长、内容之多,课堂上所布置的作业是在课后完成。这即是“课堂作业课后化”,美其名曰是课堂作业,实际行的是课后作业。

“洋思教学模式”也要求布置课堂作业,但要求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做到“千忙万忙,当堂训练不慌不忙”,绝对要保证课堂作业的时间,绝对不允许放在课后完成。“当堂训练”是洋思中学的首创,这就保证了课堂教学真实性、实效性。“反馈对学习有重要促进作用,且即时反馈效果更大”“在提高学生练习效果中正反馈、即时反馈、自我反馈的效果更好”[3]。“洋思教学模式”效果之所以特别明显,与当堂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事实上,洋思中学的教学改革是从“首先要求当堂完成作业,且时间不得低于15分钟”[1]开始的,是在其成功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3变“培尖补差在课后”为“培尖补差在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追求培尖补差,其培补时间主要是在课后:要么成立培尖班,要么成立补差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洋思教学模式”也强调培尖补差,时间却在课堂。洋思中学提出“培尖不如自培”——课堂放出时间让学生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自我不断培养;“补差不如防差”——“补差”是下策,不是上策,上策是课堂防差,是课堂上不让学生差下去,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中做到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关注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暴露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层次解决问题。学在课堂、教在课堂、练在课堂、高效在课堂是“洋思教学模式”的重要思想。确实,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主渠道,高效目标实现的渠道是在课堂,而不是在课外。如果放在课外进行所谓的培尖补差,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也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也有悖高效课堂的要求,与新课改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从本质上说,这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正道。

(四)主体之变

1变“少数人学”为“所有人学”

传统课堂教学对象表面看来是所有学生,但由于课堂采取的是“灌输式”“注入式”“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所以实际上学习的只是少数:少数听得懂的学生,少数有积极性的学生。这就造成另外的许多学生成为陪读生、睡觉生、旁观生。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在少数学生身上。“洋思教学模式”要求“堂堂清”“人人清”,这就迫使所有学科教师都必须关注所有上课的学生:先学时,要引领所有学生学,督促所有学生学;后教时,要面对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导学;当堂训练时,要分层次让不同学生掌握基本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显然,“洋思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想主人的事,说主人的话,干主人的活,尽主人的责。变优秀生回答为问题生回答(面向全体、培尖补差,培尖补差在课堂),变教师评判为学生评判。

2变“从尖子生回答问题开始”为“从差生回答问题开始”

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是课堂常用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一般都是从尖子生来回答问题开始,教师把尖子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判断学生有没有学会的重要依据。“洋思教学模式”则要求在学生“先学”后,差生优先回答问题,如果差生会回答了,则说明尖子生也能回答了,就不讲;如果差生不能回答,则说明课堂还有问题,就要继续研究。显然,“洋思教学模式”看重的是全员的发展,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另一种不公平,扼杀了少数尖子生的成长。其实不然。当差生回答出现问题之后,不是老师教,而是“兵教兵”——好的帮差的,会的帮不会的,深刻的帮肤浅的,系统的帮零散的。让尖子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加深与发展,让差生也得到了基本的理解与掌握,可谓“各得其所,各取所需”。所有学生在这种“兵教兵”的方式中都得到提升与发展。

3变“少数实验班”为“班班都是实验班”

为了提高升学率,传统教学假借分层教学,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推行所谓的“实验班”“普通班”等。其目的就是让尖子生在一个班,让中差生在一个班,以让尖子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了。“洋思教学模式”则要求必须实施三均衡:均衡分班,均衡分组,均衡配师,班班都是实验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提出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每一位学生都是潜在的金矿,就是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传统教学可能促进了少数学生的发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却是打击、歧视,是一种短视行为,它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发展为代价的教学;而“洋思教学模式”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学习、成长的快乐,在课堂上绽放生命的色彩,这才是发展“人”的课堂,这才是成就“人”的神圣殿堂。

(五)方式之变

1教式之变

显然,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全程讲是传统教学的基本特征。“洋思教学模式”也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但其作用不是全程讲,而是全程导:先学时进行导学(导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后教时进行导教(导问题、方法、方式、结论),在当堂训练时进行导练(导练习内容、练习方式、练习策略)。为让全程导更科学,洋思提出了“二次备课”的概念——变依据教学预设教学为依据课堂生成教学。课堂是复杂的预设和生成的结合体,当预设与生成出现矛盾时,教师必须进行二次备课,以变应变,随机应变,服从课堂生成,有效调整教学预案,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显然,由于“洋思教学模式”的课堂是教师全程导的课堂,教师便由讲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指导者、辅导者的角色。正因为如此,洋思教学在课堂上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八分钟,这就保证了学生学的时间。“我得出一条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在一节课上所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4]219,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最终才能引发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少教多学”。从“洋思教学模式”三大发展层级看,也是以“导”为开端的,逐步放手,由“导”而“不导”,最终由“引领式”发展到“互助式”,最后实现“自主式”。无疑,这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符合课的发展逻辑。

2学式之变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是一种接受学习:在教师的讲授下,进行全程的听、记、写、练。“‘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5]25“洋思教学模式”则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不是让学生坐而论道,而是全过程让学生探究、实践、学习。首先要为学生的探究、实践、学习创设一种切实有效的学习情境:到实验室去、到阅览室去;还必须转变为实际行动,绝不允许把学仅仅变成看书、做题,或只是完成“导学案”这些肤浅的任务,而应该让探究、实践贯穿课堂学习的始终,且探究、实践需要有思考性、深刻性,做到“教师要通过探究来让学生思考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寻求可能的解释”“其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要创设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6];还需要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变独自听讲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成自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组织好对学、群学工作,因为“凡是学过的东西,应当由一个学生传授给另一个学生,使一切知识都得到应用”[2]143。从“洋思教学模式”的界定可以看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落脚点都在实践、探究、学习,“先学”从本质上是自主学习,“后教”本质上是“合作学习”,“当堂训练”本质上是“自主学习”,这就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改提出的改变教学方式的要求。“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劳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7]“洋思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最优化,一改课堂沉闷、被动接受之状态,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主动自觉、积极追求,课堂显得不仅有意思,更加有意义。

(六)手段之变

1变“教具单一化”为“教具综合化”

传统教学的教具一般就是那几件——黑板、教材、画图,显然很是单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洋思教学模式”则要求从现实出发,从学生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教具。洋思中学加强研究现代化设备、设施的应用,但并不强求一定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出多媒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对多媒体的应用应该做到慎用、善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在多媒体的应用,而需要从其内需出发。“毫无疑问,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精细的事情上表现出教育的无知,这些正是使少年变成‘难教的群民’的原因之一。”[4]539

2变“教师独占讲台”为“师生共用舞台”

传统课堂教学是离不开讲台的,讲台成为老师权威地位的象征,教师站在讲台上,以讲台为中心,对学生施教,对学生提问,对学生斥责。新课改背景下,洋思中学并没有如一些学校撤掉讲台,而是将讲台变成师生共用的舞台,不仅老师可以用,学生也同样可以用:学生不再是站在座位上作答的学生,而是走上讲台说自己的看法、讲自己的体会、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问题的“小老师”,真正的老师则站在旁边,站在后面,此时的老师除了组织者的角色外,更多的是平等的对话者的角色。事实上,讲台砸与不砸只是形式,即便砸了,如果老师心中仍有一张无形的讲台,照样会在前面讲、说、灌、注,老师心中的讲台才是学生自主发展的真正束缚。而现实中的讲台,也确实不无益处,能够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使课堂效果更好。如果是师生共用,则此讲台的应用将是一举多得,既利于组织课堂,又利于师生互动、成长。

(七)评价之变

1变“评价少数”为“评价所有”

传统课堂教学常常是把优秀率、尖子生作为评价的重点,而推行“洋思教学模式”的洋思中学却是从及格率、平均分的视角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看通过课堂教学是否达到“堂堂清”“人人清”,看课堂各类学生的进步率、提升率。

2变“评价一元”为“评价多元”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往往是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洋思中学评价的不仅有知识的掌握,还有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更有课堂学生的各种表现:投入是否充分,思考是否积极,情绪是否高涨。

3变“评价结果”为“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重视的是课堂结果,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而“洋思教学模式”之“先学后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必须高度重视,只有“学”透了,“教”会了,最终才能有好的结果,才能顺利进行当堂训练,达到人人清、堂堂清。

4变“评价教”为“评价学”

传统课堂教学高度重视教师的外在表现——形象,普通话,板书,媒体运用,教案设计,各种准备,讲得是否清晰、流畅、准确等,如果出色,这就是好老师。而在“洋思教学模式”的课堂上,看重的却不是老师的“教”,而是通过学生的“学”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生学得好的课堂就是好课堂,这样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而不拘泥于采用何方式、何手段。

三、“洋思教学模式”的思想之源

“洋思教学模式”体现了四大现代教育思想。

(一)生本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8]。但现实教学改革中,说是一套、做是一套的现象比比皆是。“洋思教学模式”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落实到最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打破传统教学为少数学生的落后思想,从“学”到“教”到“练”,全过程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引导着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者、实践者、思想者、收获者。“洋思教学模式”与众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抓住每一个,为每一个负责,促进每一个的成长。现在的课堂教学不是缺少深度、广度,而是缺少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度。由于抓住了每一个,在每一个上下了功夫,所以,“学生直升率、及格率、合格率高,无一学生辍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洋思得到了实证,家长满意率高”[1]。

(二)学本思想

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视学生为学生,把学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洋思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让”出一点时间、“给”出一点时间于学生,而是真正地“还”时间于学生——因为课堂本是学生的。“闻知与说知发达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5]56。从前面的剖析可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大环节之全过程都是学生的学——实践、探究、感悟、体验。显然,这种学绝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在洋思的课堂上,老师的教已经转化为导,如此,课堂上学生的学变成了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教师的导贯穿于“洋思教学模式”的始终——“导学”“导教”“导练”。教师导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即“以导促学”。“‘洋思教学模式’下学有鲜明的对象,有明确的目标,有科学的方法,有具体的问题,有充足的时间,有有效的方式,有优化的程序,有检测的手段,有补救的策略——通过精心设计学法、导法,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5]50,最终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真学和教师全过程的真导,让学生求得真知,获得真能,拥有真情。

(三)文本思想

叶圣陶曾教导说教材无非是例子,新课程标准也强调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这些金玉之言无不要求教师要正确对待教材——不能教死教材,要教活教材。但并不是说不用教材,教材毕竟是引子,毕竟是学习的载体、拐棍、依靠。洋思中学深谙此理。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依靠文本、用好文本、走出文本”。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把文本中的根本——基本思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一定要学好、学透、学通。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走出文本。如果连“三基”都不能把握,谈什么举一反三,谈什么融会贯通。

“洋思教学模式”高度重视“本”的作用与价值,认为本是根、本是源、本是本。所以,在三大环节中首先解决的不是高难度问题,不是“走出文本”,而是“以本为本,本是根本”;否则,就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随时随地出现坍塌的危险,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

(四)效本思想

时下,大家都在追求高效课堂。但高效课堂的本质是什么?众说纷纭。洋思中学同样也一直追求着高效课堂,并通过“洋思教学模式”科学、有效地实施与推进。认为高效课堂不求其表,需求其里——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都绽放出生命的色彩。“绽放生命的色彩”是说既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真、善、美基本素质的发展;每一个都是强调了高效的对象,让每一个都得到真正的发展;课堂上强调了高效的渠道——45分钟的课堂,做到当堂学、当堂会、当堂学会、当堂会学。“洋思教学模式”不是一味地追求时髦,而将“高”“效”“课堂”三个关键词进行切切实实的实践与研究,最终达到效率高、效益大、效果佳。显然,这样的课堂包含各类关键词:生本、生命、尊重、智慧、奠基、素质等等。

四、“洋思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效

“洋思教学模式”有效破解了五大难题。

(一)难题之一: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一般的课堂,教学与教育是脱节的,教学是教学,教育是教育,形成了两张皮、两套方案、两个走向。但在洋思课堂上,要求老师不仅关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还要求关注学生各种情绪状态、行为方式;不仅关注最后的结果——当堂训练,还关注结果形成的过程——先学后教;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还要关注同伴的发展——兵教兵、兵包兵、兵清兵;不仅提供学习策略——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解决方案,还要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起立、问好、坐姿、速度、眼神、思考、实验、回答等;不仅对课堂学习进行评价,还要对课堂行为进行评价。显然,洋思的课堂是教学和教育两者合二为一,既体现课堂的学科性,又体现课堂的教育性。由学科教学上升为学科教育,这就科学处理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二)难题之二:减负与增效的关系

减负、增效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学校应有的基本追求。《规划纲要》指出“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但学生高负担现象依然很严重。减负、增效成了名副其实的口号。洋思中学通过推行“洋思教学模式”,让减负、增效成为现实。“洋思教学模式”有四个重要特点:一是真实——真实地教,真实地学;二是有序——从学情出发,按规律教学;三是紧张——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心全意地学;四是朴素——不求形式,只求实效。洋思中学不仅全员全科全程全面推广“洋思教学模式”,要求所有老师必须做到人人清、堂堂清;同时对家庭作业的布置做了具体要求,做到校本化、班本化、生本化、个性化,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还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承包责任制,将之列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以增强每一个教师的施教意识与责任。这样,就真正做到既减负,又增效,实现了减负与增效的和谐统一。

(三)难题之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上最根本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通过师生和谐健康的发展,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化,促进教育教学取得好的效果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洋思中学通过“洋思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处理了师生关系,让课堂和谐起来,高效起来。洋思中学认为,师生关系本质上讲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两大行为的关系,而“洋思教学模式”就是科学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最佳教学模式。在“洋思教学模式”中,师生同时在场,都在做事,做各自应该做的事。不过,学生的做是明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的做是暗线——导学、导教、导练。陶行知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5]51在这样的课堂上,由于师生双方都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都在积极有效地各司其职,人格独立,地位平等,教学合一,这就使师生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师生关系要不好都不可能。

(四)难题之四: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全部否定,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的扬弃。传统并不是一无是处,新事物也不是完美无缺,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富有生命力。“洋思教学模式”传承、吸纳了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人人都是尧舜、因材施教、愤启悱发、循序渐进、教学做合一、教是为了不教等等,但在传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诸多创新与发展:学生课堂先学、兵教兵、当堂完成作业、共同讲台、精彩引导、作业生本化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洋思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并没有跟风,没有打破传统的“栽秧式”的坐法,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围起来的坐法,全在于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真正发展。“栽秧式”的坐法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我水平,形成自我能力,发展自我情感,其独立性更强,依赖性减弱。洋思还不止于此,通过同桌合作、前后合作、自由合作、全班合作多种方式加强合作学习。这即是洋思一直倡导的“自学学习是根本,合作学习是辅助”。还需要指出的是,“洋思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排他的模式。洋思中学认为,课改一直在路上,其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什么时候不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死的。所以,洋思不仅自己立足实际进行实践与研究,还不断地吸纳优秀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不断丰富模式内涵,完善模式思想,使模式能走得更远。

(五)难题之五:有法与无法的关系

说到模式,就自然联系到“模式化”。尤其是一个学校全面推行教学模式,这似乎是有悖教学之理的。于是,就出现诸多反对的声音,尤其是与“教无定法”的教学思想相冲突:严重束缚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性,扼杀了教师教学的创造力,制约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个性、能力、情感还能得到发展吗?最后培养的不是一个模子的学生吗?确实,“教无定法”。但“教无定法”前一个重要句子是“教学有法”,教学是有方法的,即教学是有基本规律的,“一切科学只有一个自然的方法,一切人文学科和语文也只有一个自然的方法。”[2]160“教无定法”后又有一重要句子——“贵在得法”,最主要的是寻找到适合的方法,即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所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三句话浑然一体,缺一不可。“洋思教学模式”是“法”的再现: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先学”是先初步实践,初步认识;“后教”是深化实践,深化认识;“当堂训练”是运用实践,运用认识。“洋思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师生是在运用规律,是在学习运用规律,是在遵循规律进行教与学。如此,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怎么能够不发展呢?事实上,在法(规律)的指导下,师生都依法教学,都得到了自由、个性的发展。教师导学、导教、导练因课型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个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的方式。学生“先学”时,各自思考、实践;学生“后教”时,运用不同的方式使同学理解、消化;学生“当堂训练”时,依据各自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类型题目,进行各自的反馈、训练。“洋思教学模式”将教学的无法变成了教学的有法,又超越了教学的有法,实现了教学的无法,最终使有法与无法实现了科学的有机统一。

[参 考 文 献]

[1]柳夕浪.撬动传统注入式教学的根基[J].人民教育,2014(21):38-41.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刘毅伟.中小学生学习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0.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M].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6]黄鹤,马云鹏.探究式教学实施程度评价的一种探索:SIRA课堂观察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2(6):63-66.

[7]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张定璋,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4.

[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责任编辑吕允英)



长按心形指纹,识别二维码,即可轻松关注!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五期,版权归我社所有。若您对此文有异议,请致电010-64261310转804,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此文进行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资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