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0亿光年外发现远古恒星群:这里有外星文明?

 水色花 2015-05-19

三体网讯(罗辑9527)宇宙诞生至今已经137亿年,在如此长的岁月里,宇宙其他星系内是否已经诞生了外星文明?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需要寻找古老的恒星系统,对其进行全面的光谱分析,寻找可能存在的生命示踪信号。近日,科学家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夏威夷望远镜对遥远宇宙的天体进行观测,发现在大爆炸之后还不到30亿年的时间内,诞生了一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在如此遥远的宇宙观测到恒星形成区,这意味着宇宙诞生之后不久就存在一定规模的恒星形成区,为宇宙生命诞生提供了基本条件。

这一发现揭示了早期宇宙中如何形成恒星的过程,通过对宇宙第一批恒星物理特性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这些恒星对宇宙演化有着重要意义,比如恒星寿命的逐渐延长使得它们有足够的时间进入星系核心附近,有助于增加星系的总质量和帮助星系中央黑洞的成长。

这片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位于110亿光年外的宇宙空间,此时宇宙还非常年轻,星系与现在的星系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比如形状上更加不规则,拥有更多的气体物质,有助于早期恒星的形成。

但是科学家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诞生的方式仍然不太了解,于是天体物理学家使用了斯巴鲁望远镜与哈勃空间望远镜,对早期星系进行观测,这片恒星形成区的年龄还不到1000万年,每年能够形成大约3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占星系总恒星形成数量的一半。与同一时期的恒星形成速率相比,这片恒星形成区的效率、增加的质量都遥遥领先,至少在10倍以上。

大量的恒星集中形成可为星系提供大量的重元素,是生命出现的必要过程。恒星死亡后的超新星爆发能够产生除了氢和氦之外的元素,比如对我们地球生物最重要的碳元素等。超新星爆发后,内核的铁又会进一步发生核反应,形成更重的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是新一代恒星形成的原料,也是构成宇宙生命的基本元素。下一步,科学家计划进一步观测这片恒星形成区,观察是否形成了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