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rcylbx 2015-05-20

基层教练如何把脉后场高远球技术

(《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羽道客的说明:

liudan7812 的《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我是认真地学习了,并且打印成册当成训练教材备查。我如此关注的原因是想知道,基层教练是如何教业余爱好者的,与“专家”的把脉有何区别。当然基层教练的观点,不是否定专家,而且因人而教的。不要把两者矛盾起来。

下文是《学球日记》的摘录(基本是原文原句的),加了几张动画(可能与其他文章用了同样的图,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内容,这次可能是看手法,下次可能是看步法),加了我(羽道客)的个别注释,补充了一些内容,目的是让自己理解的更透彻一些。

当然,这只是一个专题:后场高远球技术。题目是羽道客自己加上的。

按羽道客的理解,对涉及“后场高远球技术”这一专题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分类:

1.后退中正手位正手高远球打直线

2.后退中头顶位正手高远球打直线

3.后退中直线正手高远球打直线(这是羽道客增加的内容,实际上讲了头顶位正手,没必须要讲直线后退)

4.与后场高远球技术相关的补充

 

liudan7812 的《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摘录: 

一、后退中正手位正手高远球打直线

1.击球的刹那,手上不要突然制动,而是要顺下来,自然回收到身体左下。

我以视频教学的“制动”理论,及赵建华、李在福等的教学视频为依据质问教练。他解释道:你这样说,对专业球员来讲,是对的,但对你们这样动作尚未定型的业余选手,腕力也严重不足,需要先把动作给“定”下来,架子给“搭”起来,而不是片面追求所谓隐蔽性的制动,那样会受伤的。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要舒展、完全、顺畅的通过转体而把球击出去,当然,在击球点是应该有个“爆”的意思,但不可在那里有明显的制动。自己总结一下,没学会怎么正确的走,不要激动的仿效人家的跑,越阶追求自己想象中的“高技术”,只会练个四不像。

……

(通过训练)脚上是慢慢好起来了,但手上在高远挥拍的过程中,还是略硬,不够顺,特容易在挥拍完毕后“定”在那里。要完全的、最大化的、非手臂发力的、转腰带动的把这个高远轻松的打出去!感觉每次只要自己貌似狠命的挥臂想把球打出去的时候,反而打的不够爆不够远;如果抛却这个想法,而只是单纯的尽量的去放松、扣动作、把鞭击的感觉做出来、动作能最大化的舒展顺畅的完成之,结果反而让我目瞪口呆喜出望外!

配图1:不要制动(李玲蔚正手高远球)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2.要放松。

手指要放松,手臂要放松,身体肌肉要放松。打球的节奏,就是应该是种松---紧的韵律,否则最终体力必然不支,也会影响爆发力和反应。手指容易不自觉的握紧球拍的人,有个修订的好办法,就是等球期间比较充分的时候,手指自然捻动球拍几圈。试了一下,发现巨有用!

配图2:手指放松(肖杰后场高远球)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3.后退一定要先到位,然后再单脚垂直起跳拉高远。

他说,双脚起跳扣杀,专业队都是专业5年之后,才开练的高级技术,我们业余自己搞搞的貌似威猛非常的双脚起跳扣杀,一点意义都没有的。拉高远,一定要起跳,未必跳多高,但要有这个动作,这有利于发力的借力和击球点的拔高。同时,只有后退到位,才能保证击球点留在身体前上方,不可因为后退步法不到位而后退式起跳,那不利于回场和发力。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是加强后退并步的训练,步子要大,要快。

配图3:三步后退到位(港大正手後場步法)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4.击球的过程,要流畅而稳定。

理论上应该在身体上升的最高点有个凌空停顿的瞬间而同时快速挥拍击球。我的屡教不改的问题是跳太早,然后在下落的过程击球,郁闷。击球的挥拍,要自然回收到身体左下方,同时,注意收腹,这有利于击球后的身体前倾,以保证还原回场。另外,右脚起跳的时候,左脚落地应该严格踩在右脚原来的位置上。同时,要垂直起跳,垂直落下,两脚应该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人不要东倒西歪左倾右倾。

配图4:左脚落在右脚原位置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二、后退中头顶位正手高远球打直线

1.动作要放松,不要用力打,反而是越放松,球越爆炸,回球也越远。

配图5:肖杰靠外旋内旋转腕击球不用大臂击高远球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2.侧身起跳击球落地的整个过程,人的身体在垂直方向上,基本是始终保持竖直的,不要左倒右歪的。人要正,我很容易左倾。

配图6:后退头顶正手身要垂直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3.转体和送肩,是关键中的关键。一定要把肩膀转过来送出去,这是借力的关键点。

第十一次训练:每次都要全场击球的训练复习的,很累的一个常规训练项目。我今天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头顶区侧身拉高远的时候,转体不够彻底,即转体后没有彻底的把右肩送出去。应该是击完球后整个人身体几乎是朝向左侧的,当然脸还是要朝前以掌控场上形势,拍子则要彻底的、舒展的挥出去,并顺势回收到身体左下侧,不要做所谓的半路制动发力动作。

配图7:张宁转体和送肩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4.后退一般就是三步,步幅则根据来球深度,自己调整,要简单。

配图8:三步后退到位(港大正手後場头顶球步法)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配图9:张宁接对方网前推头顶后场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三、直线后退正手高远球打直线(这是羽道客增加的内容)

这是一个韩国的教学视频,没有翻译。好在通过羽毛球的形体语文,你肯定知道的!

配图10-1:韩国直线后退步法(正面一步)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配图10-2:韩国直线后退步法(正面二步)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配图10-3:韩国直线后退步法(背面)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配图10-4:韩国直线后退步法(侧面三步)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四、与后场高远球技术相关的补充 

1.后场球的步法

不论球是否被动,击球完毕后一定要收腹!要养成好习惯!

让重心强行调整朝前,即把可能要向后的重心硬生生回到向前的状态,这对下一拍的上网启动来讲,非常之关键。

配图11:汪鑫转体和送肩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2.后退击球手法

今天重点在于手法的要求,胳膊要舒展!也就是说,球在身体右上方的时候,要着去打,要着去打。要尽量把胳膊伸直(当然业余可能伸不了太直,但尽量),人要舒展,最忌讳弯着胳膊、又不转体那样的打法。

配图12:胳膊伸直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3.手带动脚

但具体来说,应该是挥拍结束放松到身体左下方的时候,左脚才落地的,然后右脚落地,至少也要做到挥拍完毕和左脚落地同时完成,这才是手带动脚的结果,也是对挥拍的拍速的一个基本要求。

配图13:手带动脚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4.高远球挥拍的“外旋”

今天和教练提了个问题,高远球挥拍,因为侧身转体及正手握拍的原因,为了保持拍面的垂直击球的结果,是不是击球过程应该“手臂外旋”啊?教练说,当你手臂和手腕都不旋转而转体后直直的打出去,当然是切击球的,所以必须要旋转,但并不是手臂外旋,而是手腕外旋!顿悟!

(羽道客:为了保持拍面的垂直击球,应该是“手腕内旋”。翻开肖杰的《学打羽毛球》书,讲的是“内旋”;打开肖杰的《学打羽毛球》视频,口误是“外旋”。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球友在中羽在线中,还在争论“内外旋”的原因了!手臂外旋,目的是引拍、倒拍,然后转腕内旋,发力击球!)

配图14:肖杰讲正手内旋外旋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配图15:肖杰讲反手内旋外旋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5.最后,挥了下拍,请教练指正一下,方便自己平时练习。教练说最大的问题是,抬肘不够高,击球点过低,胳膊没有向上完全伸直。他要求我,高远挥拍击球的时候尽量想着“往天花板上打”。挥了两下,果然好一点。

配图16:李玲蔚正手高远球

后场高远球技术(《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图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