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子为保护孩子打狗遭人肉搜索 专家需加强隐私保护(1)

 黄律师的书屋 2015-05-20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一名男子因保护孩子打狗,结果被爱狗人士人肉搜索,其家庭工作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纵观近年人肉搜索案例,从“成都别车女司机被当街殴打”到“少女被疑盗窃跳河自杀”,事件主角们纷纷被网络暴力“绑架”,并引发悲剧。

  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在去年10月出台司法解释,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对网络水军进行规制,但在近年来发生的人肉搜索案例中,被人肉者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责任的仅有两例。据分析,找不到责任主体、侵权证据难以确定是维权难点。

  记者在乌鲁木齐市采访时,法律界人士纷纷建言,为保障网络舆论生态健康发展,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是时候为恶意人肉搜索设法律红线了。

  打狗后被人肉搜索

  5月10日下午,一则文配图的短消息在网络上疯传。

  当日16时左右,在乌鲁木齐市赛博特国际汽车城一4S店门口,两名男子见流浪狗朝一个3岁的孩子狂叫,孩子受到惊吓,两人遂手持铁棍、木棒等打狗,致流浪狗奄奄一息。

  事发后,有网友将打狗的图片和视频传至网上。得知流浪狗下颚骨4处骨折断裂,可能无法进食后,众多爱狗人士义愤填膺。在两名打狗男子中,一人为王某,他的个人资料迅速被挖掘出来:家庭成员、名字、手机号、车牌号、QQ号、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甚至孩子的照片等,全被挂在了网上。因为这件事,王某的多名同事还连带遭殃。

  网民一边倒地对王某“口诛笔伐”。5月11日,多名爱心人士聚集在一起,拉起横幅声讨王某的行为,要求其“出来承担责任,作出明确表态”。

  5月12日上午,王某通过广播电台为自己的过激行为道歉,表示愿意承担流浪狗的治疗费用。当日下午,按照约定,王某又来到乌市迎宾路一家酒店向爱狗人士鞠躬道歉,并承诺为流浪狗支付1万元治疗费。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5月12日下午,王某向爱狗人士道歉时,一名情绪激动的男子跳上王某的车顶踩踏致车辆受损。5月13日,王某向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市区)分局迎宾路派出所报警,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王某打狗的行为虽然受到网民谴责,但之后他及家人的遭遇也让部分网民觉得“恐怖”。

  据了解,5月10日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王某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条短信、3000多个电话。王某的妻子李女士说,丈夫及父亲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才一时冲动打狗,没想到全家人的信息竟被曝光在网络上,“我们想理智地去解决这个事,但是无数人给我们打电话,骚扰我们”。

  王某的个人信息如此迅速地在网上传播,缘于“人肉搜索”——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在人肉搜索中,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提供信息者。

[责任编辑:徐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