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橘皮竹茹汤

 lufu1118 2015-05-20

【原文】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组成与用法】   

陈橘 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清热益气,降逆止呃。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医案】

妊娠恶阻

初诊:2005年2月21日。邱某,28岁,妊娠45天,恶心呕吐7天,每每呕出胆汁,口苦,二便正常。妊娠之前患有慢性肾炎、高血压病史,经药物治疗控制后,测血压130/90mmHg。舌稍红,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1)妊娠呕吐。(2)肾性高血压。

治法:清肝和胃。                    

方剂:橘皮竹茹汤加味。

竹茹10g  党参12g  陈皮10g  甘草5g  大枣6个  生姜4片  枇杷叶12g  菊花10g  石决明(先入)15g,3剂。

二诊:2005年2月25日。恶心呕吐消失,胃纳增加。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中药守上方续进5剂。

【按语】

橘皮竹茹汤是治疗“哕逆者”的方剂,以其具备清热益气,降逆止呃之功。故费晋卿说:“此则治胃痰火之呃,而不可治胃寒之呃。若误用之则轻者增剧。”观全方仅竹茹一味属于清热之品,余皆温补。竹茹《别录》称其“主呕啘”,然竹茹之治呕逆与芩、连者迥异,前者味甘微寒,故能清胃中虚热,后者味苦性寒,能清泻肝胃实火,况且竹茹还兼具“清热化痰,下气止呃”(《本草汇言》),“除胃烦不眠”(《本草述》)之功。故《医林纂要》称“橘皮竹茹汤治吐利后,胃虚膈热,哕逆”最为确切。

该案为妊娠恶阻,呕胆汁口苦,又有高血压病史,舌质稍红,但苔薄白,脉沉细,属于肝胆实火,胃有虚热之证,故以橘皮竹茹汤清胃中虚热,菊花、石决明平肝泻火。大概与竹茹性近可用于妊娠恶阻者,还有枇杷叶一味,其味苦,性凉,《本草经疏》称其“治呕吐不止”,有时为了加强疗效,两药常常合用。由于此案有肝火上炎的症状,故加用石决明和菊花以清肝火,平肝阳,此两药还兼具和胃、镇逆作用,故也是治疗恶阻经常添加的药物。读《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有一张治疗妊娠恶阻的健脾和胃饮,药有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竹茹、半夏、苏梗、砂仁、枇杷叶、石决明,观其方药,与案中之方大有不谋而合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