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砖墙外,艺术与灵魂俱在丨两座城

 学海长流 2015-05-20



红砖墙外,艺术与灵魂俱在

青主播:扶瓜贾 涵琦


有人说,文艺是一种病,得治。
可是,文艺与生俱在,灵魂不应独行。
今晚,让我们跟青主播一起穿梭红专厂内外,捕捉无处不在的文艺细胞。




广州红专厂——广州第一家非企业非房地产包装的真正意义创意区,是一个以国际标准定义的艺术、生活中心。现在,红专厂正以现代的视野、国际的平台,探索、打造富有时尚、创意、艺术和人文精神的新领域。红专厂的命名,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意义,原来的罐头厂建于1956年,一个又红又专、精神奋发、意志激昂的年代;另外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意义,厂区内很多红色砖材的建筑,因此取用了“砖”字的谐音,用了“红专厂”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英文“Redtory”是红色“red”和工厂“factory”的结合,充满时尚感,又创意十足。




其实广州有很多这样的艺术点。比如白云区时代玫瑰园悬空的艺术馆,比如中大南校北门的尙洋艺术港。都是一些很小、但经常有有趣展览的艺术馆。


其实很多城市,艺术家都是以一种遁市的形式,坚持自己的艺术梦想。


在汕头,主播涵琦也曾跟报社编辑采风。她们曾专门拜访过一个画家,他的家与工作区是在一起的,在老城区的小巷子中,房子泛黄,但却没有很简陋的感觉。这座房子,因为老,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而围绕的植物,又让它散发着无限生机。越过植物遮掩着的门,便可走进一尘不染、植物环绕的小院,院里的那口小井,仍是用最古老的木桶打水。




可能每一个懂得生活的人都是艺术家,实际上艺术跟生活并不是割裂的。


可能我们平时觉得艺术是束之高阁的,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是一种很风雅的事情。实际上,对于那位画家,对于其他艺术家而言,其实艺术就是跟生活相融合的。


许钦松老师来中大办画展的时候说过,艺术不应该是被安放在阁楼里的东西,他觉得艺术应该让每一个人都接触到。因为只有把艺术当成生活去接触艺术,才能提高一个人的艺术素养,提高一个人的眼界。




像广州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艺术在其发展之处似乎很容易被排挤在外,而当其现代化的雏形逐渐形成的时候,艺术又作为推动其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被重新重视,被重新安放进来,这种被需要也是现代化包容的体现。广州比起汕头,比起其他二三线的城市,生活其中的人可能会更加忙碌,更加浮躁,每个人肯定也会经历迷茫困惑的时候,这时候就是艺术发挥其张力的时候。




就像刚才提及,现在艺术被分散到各个小角落,其实不妨扩大一下,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专属品,它可以是每一个人的专属品,可以成为每一个人在忙碌的生活里对自己的小小的释放,成为安放自己的一处专属的小角落。


主播涵琦认识的一个编辑拥有自己的一方艺术的小天地。他家的客厅放满了他从世界各地淘来的艺术品,每一件都被放在了最合适的地方,他甚至自制了一个小茶几,茶几透明的玻璃下精心地摆满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小玩意。其实,我们发现,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这是我们常常会有的一种习惯,只是长大后,就慢慢淡忘了。


艺术,依旧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我们依旧可以养成慢下脚步的习惯,去回忆和收集生活中点滴美好的东西,让这些美好,成为我们专属的艺术品。


本文版权归【中山大学中大青年】所有。
欢迎转载,只需在正文中清晰标注“来自中大青年(sysuyouth)”,并同时附上原文链接即可。如果能够在转发时推荐关注我们,那就再好不过。


微信编辑:Jujub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