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真正的聪明人,只为肚子活,不为眼睛活

 李朝云律师 2015-05-21

真正的聪明人,

只为肚子活,不为眼睛活

朱 东

关于人生的智慧,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为腹而不为目”,翻译过来就是只为肚子活着,不为眼睛活着。

原话是这样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

故去彼而取此。

眼睛是用来看五色的,耳朵是用来听五音的,同样嘴巴是用来尝五味的等等。所以,严格的说所谓“五色令人目盲”,提出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所以,

老子要否定的不是目对五色的认知能力,而是由此而可能诱发的“目盲”的结果。

老子要否定的并不是“有之”,更不是“有之”之利,而是否定对“有之”的占有,以及在这种占有背后的人欲。

同时,“五色令人目盲”也揭示了造成这种可能性的原因,那就是所谓的私心私欲,往往是在人与外物接触的过程中,在对“有之”之利的体验过程中,由于无法有效的抑制“持而盈之”的冲动,也就是无法有效的把控一个度的问题,而逐渐导致心随物往,身为物役,在对物质的依赖中,既丧失了精神的自由,又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即如,吸毒者与毒品的关系。

而这个度,就是“腹”——人的实际需求。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实际是需求,实际上是非常有限。

所以,

n “为腹”的生存方式,或者生活态度,并不是否认对财富的占有,而是将人们的视线从占有上,拉回到实际需求中来,引导人们趋向于自我的实现,关注自我的进步,并在这种实现与进步中获得满足而平和。

n “为目”则不然,因为“目”看到的都是身外之物,即使低下头来看自己,也仅仅能到自己的外表而已,并不能看到内在的本质的自我,所以“为目”听凭眼睛的引领的生存方式,实际上就是在引导人们趋向于对外的依赖,在不断的比较中,失望而焦虑。

用现代的话,来阐释“为腹而不为目”,就是——

要用内在的真实的需要(need)来决定欲望,而不是用欲望(wants)来人为的制造出各种虚幻的需要。

因为这些虚幻的需要,给人们带来的不是幸福与快乐,相反却是痛苦与烦恼的根源,是吞噬所有幸福感的黑洞。

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埃里希·弗洛姆 曾经说过——幸福绝不是用金钱能够买到的,幸福是世界上最廉价的东西,最有钱的人不见得就是最幸福的。

因为,幸福以及快乐主要并不取决于外在名利的占有,而在于人的精神情趣与境界。

所以,中国有著名的孔颜之乐。

孔子说他的学生颜回,也就是颜渊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又说他自己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快乐呢?难道孔子是一个越穷越光荣主义者吗?当然不是。非但不是,孔子还是一个积极的财富追求者。他自己就说过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所谓执鞭之士,就是给人开道的,扛着鞭子看市场的,这是当时的士人中最低贱的工作。这种事情都愿意做,可见其对财富追求的热烈程度。

但是,在孔子这里,这种追求是有前提,有底线的。前提是“可求”,底线是“不可求”。——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为腹不为目”在人的行为中的具体表现。

即人不是对外物,对财富处于麻木的,甚至排斥的状态,但是要有限度,要有底线,要知道在什么地方停下,而不至于因为追求而丧失自我。

而孔颜之乐的乐,或者说像孔颜这样的圣人,之所以能够“为腹不为目”,能够做事有所底线的关键就在于,他们另有所好。这个好是什么?当然就是所谓的义了。

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情趣与境界,相比之下,感官的刺激,财富的占有,虚荣的满足等等,所能给人带来的快乐通常都是短暂的,而在这些短暂的满足之后,紧随而来的往往是新的不满与焦虑。

这就是普通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给自己造成的最大的不幸。

本文为朱东原创,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编辑,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