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国的女儿——活着的意义?

 易良义 2015-05-21

天国的女儿——活着的意义?

2015-05-01 凌云上
当生则生
当死则死
《天国的女儿》(可百度搜索)这首歌响起的时候,那种撞击在心灵深处的感动嘶吼着、颤抖着、呐喊着,眼泪便悄无声息地蒸发在空气中。 “是女人就有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女人是天国的女人。”在我的心目中,芮小丹就是天国的女人。
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与电视剧《天道》有着一个最本质的不同。原著中芮小丹最后自杀而死,那段文字画面深深地震撼着我,这样的她是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的“天国的女儿”,而电视剧中的芮小丹是“牺牲了”。突然觉得这样的小丹是不完整的,却是更接近“人”的存在。
书中的芮小丹为什么选择自杀死亡?或许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在读完整个故事,对小丹的性格和内心有所理解后,会明白这是她自然而然的选择。当时芮小丹刚办完省厅刑侦处的大案,在帮同事将母亲送回家后独自返回县城的路上遇见被通缉的3名重要罪犯。出于多年刑警经验和直觉的判断,芮小丹知道自己可能会牺牲。她的理智却告诉她: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她的天职就是打击犯罪,她没有避险的权利。她给丁元英打电话告别,面对这个电话,丁元英无能为力,只能沉默。芮小丹向分局通报情况请求支援后关了手机。一番心理较量和实战之后,其中1名犯罪自杀性爆炸死亡,芮小丹被炸残、毁容,增援同事赶到现场的时候,芮小丹看到貌毁身残的自己,心里黯然自语:乖,我以后不能再疼你了,自己去找吃的吧,然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
芮小丹是一个集感性思维和理性判断于一身的女人。感性上来说,她不希望丁元英看到这样一个残缺的自己,她希望在丁元英的心目中永远是是美丽;理性上来说,在她心中人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看到自己貌毁身残她得出的判断便是她已经没有活着的价值了,所以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这样,她在丁元英的心里永恒了。
有些人用一生的时间来追问: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有些人却非常清楚。我是前者,芮小丹属于后者。我总想弄明白事实,总希望参透其中的玄机,所以我总也想不明白。可以用丁元英的话来说两者的区别:你是想到了就做,该拿的拿该放的放,自性作为不昧因果。我呢?就在那里参哪参哪,没完没了,越想活个明白就越不明白,一直参到了死胡同里出不来,就蹲在墙根打瞌睡。
在丁元英看来,芮小丹跟他完全不是同类人,甚至有可能是相反的存在。看不明白丁元英的人骂他“离经叛道”;稍微看明白他的人觉得“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芮小丹却是用灵魂在跟丁元英交流


她有坚定的价值观: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她有着自己的思辨: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即使丁元英为她的前途做了最恰当的判断“国家机器不缺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应该多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她也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我相信你的思辨,你是站在你所能把握的条件上判断我的前途,但那是你的,不是我的。如果我不是我自己的,而是你的,那就不是我爱你了,那是你自己爱你自己,也就没有爱了。
所以丁元英才说她:
“你的生存状态不是病态,用佛教的话说是自性,无所挂碍,是自在。自在是什么?就是解脱。”
因为是芮小丹自杀身亡,警队并没有给她作为英雄的荣誉,也没有作为一个人民警察该有的葬礼。或许国家不容忍选择放弃生命的警察,这与国家主流思想不符。因而芮小丹的死使她不会成为任何人的负担,甚至不会让别人为此支付一滴赞美的笔墨。
这样“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的生死观实为洒脱,让人敬佩不已。那苦苦追寻“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时,“追寻”就变成了意义,这么累,何不潇洒走一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