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早体检 就可早发现 就能攻克癌...

 上行下孝 2015-05-21

  根据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2014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河南省肿瘤发病率为246.12/10万,死亡率为159.62/10万。计算下来,全省每2分钟发现一个癌症病人,每3分钟死亡一个癌症病人。按发病率排名,前10位的癌症分别为: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肠癌、子宫颈癌、子宫癌、脑癌、卵巢癌。

  怎样攻克十大癌症?靠手术、放疗、化疗?可是长久以来5年生存率一直不理想。于是,有科学家提出:攻克癌症,不能靠药物,而要靠体检,早体检,早发现,就能攻克癌。

  每一种癌,都有它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做防癌体检,而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费用低、检查项目少,并非防癌体检,那么高危人群就很有必要自费做个防癌体检。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是全省最大的中西医结合体检机构,每年体检人数逾10万人次,河南省卫计委、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授予其“最受百姓欢迎的体检机构”牌匾。

  大河健康报携手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真情呼吁:只要早体检,就可早发现,就能攻克癌;宁可把钱花在体检上,避免把钱花在治疗上;不要把一生的积蓄都花在生命的最后时期!

  
一:如何早期发现肺癌?

  答案: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肺癌: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一     

  在全世界,肺癌都是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一,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癌症患者加在一起,都没有患肺癌的人数多。

  肺癌专家李醒亚,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曾在美国康州大学做访问学者,现在主持“河南省肺癌多学科大会诊”。李醒亚说:发达国家的肺癌发病率在下降,我国的肺癌发病率却在上升,并且女患者多了,不抽烟的患者多了,晚期患者多了,难治的肺腺癌患者多了。肺癌初期几乎无症状,不体检根本不能发现,等到剧烈咳嗽或咯血时,到医院一查已是中晚期。还有些患者,一直没有肺部的不适症状,觉得头疼、骨头疼去其他科室就诊,结果一查却是肺癌转移到头部、骨头上了。肺癌患者无论怎样治疗,绝大多数人会在5年内死亡。如果能早期发现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70%~80%。    

  ●谁是“高危人群”?    

  2015年第2版肺癌筛查指南指出:年龄55~74岁,且有30包年的吸烟史(每天吸1包烟,吸30年,为30包年;每天吸2包烟,吸15年,也为30包年),目前仍在吸烟或戒烟不足15年的;年龄在50岁以上,有20包年的吸烟史,外加至少一个额外的风险因素,如癌症史、肺部疾病史、肺癌家族史、长期吸入惰性气体氡、长期吸入粉尘、长期接触致癌化学物质或辐射。

  可是,李醒亚教授却说:“我接诊的年轻的、不抽烟的女性肺癌患者比比皆是,比对着‘高危人群’定义,她们一条都不符合,那她们也得了肺癌。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是,肺癌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很难具体说明谁才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我只能结合临床建议:抽烟较多的、有肺癌家族史的、久呆在雾霾空气中、经常做饭接触油烟较多的、居住楼层较低的人群,无论男女,无论年龄,都要定期筛查肺癌。”

  ●低剂量螺旋CT能发现早期肺癌    

  很多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必选胸部X线,因为价格低。但是,李醒亚教授认为:X线检查只能看到比较大的肿瘤,并且很难诊断肿瘤是鳞癌还是腺癌。除此之外,X线检查无法及早发现肺部的小结节,这就导致用X线检查筛查肺癌的漏诊率高达40%,所以临床不做主要推荐。

  价格低的还有痰液细胞学检查,就是采集晨间第一口痰,在显微镜下观察痰液中有没有恶性肿瘤细胞。李醒亚教授说:“痰液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出现咳血症状的人群,如果用于没有症状的普通人群筛查,它的阳性率很低,很容易漏诊,1000个人中也很难发现1个肺癌患者。即使通过这项检查发现了肺癌,大多数也是肺部原发性肿瘤,很难发现转移到肺部的肿瘤,也不易查出腺状细胞肺癌。”

  李醒亚教授认为:低剂量螺旋CT能有效发现早期肺癌。

  李醒亚教授说:“普通螺旋CT的辐射剂量稍大,所以很多体检者不愿意做,那么可以考虑做低剂量螺旋CT。所谓低剂量螺旋CT,并不是什么新式的螺旋CT,而是将普通螺旋CT的剂量调低。肺组织的密度较低,用很低的剂量就能看很清楚,不必要用那么大的剂量。”

  确如李醒亚教授所言,近期美国进行的大规模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螺旋CT比胸部X线更易检测出比较小的肺结节和早期肺癌。

  可是令人尴尬的是,大河健康报记者随机咨询了几家医院,结果发现:很多医院并没有开展“低剂量螺旋CT”!为什么?

  李醒亚教授说:“呼吁做低剂量螺旋CT是筛查的需要,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肺癌,单纯为了筛查就去做常规CT,会增加辐射的风险。尤其是女性,乳房是一个很敏感的器官,总是接受辐射,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所以,应该做剂量较低的‘低剂量CT’。”

  问题是:面对几乎全民发病的窘境,医学界却始终无法找到肺癌的病因,无法确定高危因素,就无法圈定高危人群。这无疑给肺癌的筛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若想把低剂量CT作为全民普查肺癌的手段,必须由政府出面推广。可这项工作始终没有到位,低剂量CT在医院无从用起,也没有老百姓专门跑来做低剂量CT。这需要改变制度,比如由政府牵头推广这项检查,甚至把低剂量CT纳入医保范畴等,这样,医院就有可能专设低剂量螺旋CT,或者在固定的时间里把剂量调低。”

  “如果医院能开展低剂量螺旋CT筛查项目最好,若没有开展,那就建议抽烟较多、有肺癌家族史、久呆在雾霾空气中、经常做饭接触油烟较多、居住楼层较低的人群,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做普通螺旋CT筛查肺癌。尽管辐射稍大点,但总比不做这项检查漏掉肺癌强。”

  李醒亚教授说,无论是低剂量螺旋CT还是普通螺旋CT,都只能判断是否有肿瘤及肿瘤的大小形态。肺癌的最终确诊,还需要做肺部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检查。

  

  二:如何发现早期肝癌?

  答案:甲胎蛋白+彩超检查

  

  ●高危因素    

  各种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脂肪肝,经常喝酒,有肝癌家族史,这些都是高危因素。具备任何一项高危因素,每年都要做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检查和彩超检查,彩超发现问题,再做CT、增强CT、核磁共振确诊。乙肝病毒携带者,还要每年做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    

  ●大部分肝癌患者,要么没有体检过,要么体检项目不全

  刘宇峰是河南省中医院体检中心的超声医师,他给大河健康报记者讲了一个病例。

  退休职工王大爷,71岁,来河南省中医院体检,刘宇峰在超声下发现他的肝脏有巨大占位,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肝癌。王大爷非常吃惊,他说他每年都坚持体检,去年体检结果一切正常,今年咋就查出了这么大的肝癌?原来,去年和前年,王大爷单位组织的体检,项目仅仅是胸片、B超、血尿常规、生化检查。而普通B超难以辨别肝脏的良恶性病变,需要用彩超辨别却没做彩超。王大爷多年前就得了乙肝,却没有做过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也没有查甲胎蛋白。

  我省著名肝脏手术和肝移植专家陈国勇说:一位留美多年的博士,跟他一起做手术时,常常惊叹“不可思议”,因为在美国,根本就没见过这么难的手术。为什么?因为美国人重视体检,很多肝癌在发病早期就被查出来了,所以手术简单。而在中国,很多人不重视体检,发现的肝癌基本上都是中晚期,有90%的肝癌患者从来没有体检过,有些人甚至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乙肝,查出肝癌后才发现感染了乙肝病毒。即使做过体检的人,也只做了肝脏彩超,却从没有查过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

  河南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刘永生说:“彩超联合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肝硬化者,嗜酒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腹部彩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健康者可每隔6个月做一次。一旦发现异常,可采用更精确的方法确诊,如CT、增强CT、核磁共振成像等。”

  

  三:如何发现早期脑瘤?

  答案:做脑部CT和核磁共振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专家团队成员、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郑慧军教授说:和其他肿瘤不一样,颅内肿瘤因为长在头颅内,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瘤体长大后都会对周围的脑组织和血管产生压迫,加上瘤体与脑组织结合紧密,给手术切除带来很大的困难。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癌”中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老百姓俗称的“脑瘤”,通常指的就是“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在脑内呈浸润性生长,瘤体与脑组织边界不清,若在早期不能被发现的话,后期全切除会很困难。也就是说,若能早期发现,颅内肿瘤的治疗效果非常好。颅内肿瘤发现得越晚,治疗难度越大,手术风险越大,预后效果越差。

  所以,通过常规体检早期发现脑肿瘤太重要了。

  郑慧军教授说,脑瘤有“预警信号”,如:出现单侧听力下降;视力突然下降;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的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语言障碍;成年男性的性功能障碍。

  若出现以上症状,请尽快到医院神经外科排除一下是否有脑瘤。特别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是脑胶质瘤的高发群体。若出现任一种可疑症状,应及时做CT、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

  郑慧军教授说,脑部CT和核磁共振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脑瘤,还能了解脑瘤的具体形态、大小、位置、特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情况,对下一步治疗方案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也是筛查早期脑瘤的首选方法。

  若依旧无法辨别,可做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通过化验,判断是否存在脑肿瘤。还有些比较隐匿的脑肿瘤,需要通过脑血管造影,往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判断脑肿瘤是否存在;或者做脑电波检查,捕捉脑细胞的异常放电。同时,以上检查还需要配合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的数值,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肿瘤。




    四 如何发现早期乳腺癌?

  答案:乳腺彩超+钼靶+核磁共振成像

  

  ●母系亲属中有乳腺癌史,即为高危人群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专家团队成员、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李中玉教授说,乳腺癌不只是青睐中老年女性,门诊上20多岁、3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也很常见。

  乳腺癌最重要的高危因素是家族母系亲属中有乳腺癌史,此外,月经初潮早发,晚婚不育,频繁人流,高龄初产,拒绝母乳喂养,绝经期延迟,工作紧张压力大,经常生气,长期患有乳腺增生或腺瘤却没有规范治疗,也是高危因素。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在《国际癌症杂志》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在中国的5年生存率是73%,乍一看,这个数字很不错,但跟欧美国家一比就逊色多了。美国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90%,澳大利亚是89%,欧洲是82%。

  发达国家防治乳腺癌有何秘诀?答案是筛查!乳腺癌发现得越早,越易治疗,存活率越高。媒体报道的因乳腺癌或其他妇科癌症去世的女明星,都是因为发现较晚。

  ●攻克乳腺癌,要靠早发现

  李中玉教授说,目前筛查乳腺癌的方式包括以下5种:

  ◆红外线乳透检查

  “红外线乳透,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意义很小,很难筛查到早期较小的乳腺癌。但因为只需20元钱,很多单位选择它。我个人认为:别吝惜那百十块钱,最好做乳腺彩超。”李中玉教授说。

  ◆彩超检查

  李中玉教授说:“彩超能发现乳腺的微小病变,能分辨肿块是‘实性’还是‘囊性’,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女性的健康普查。如果能定期做乳腺彩超,就能提高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概率。”

  ◆钼靶检查

  钼靶检查,就是乳腺X线检查。这是世界公认的筛查乳腺癌的“金标准”,可以早期发现可疑病灶。

  “因为钼靶有一定的辐射,如果没有明显的可疑体征,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不建议将钼靶作为常规筛查手段。孕妇和近半年内计划怀孕的女性,不宜做该项检查。”

  ◆乳房核磁共振

  李中玉教授说,对于彩超、钼靶不能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例应考虑做核磁共振。它的优点是检出率高,缺点是假阳性率高。

  所谓检出率高,就是漏诊率很低,大大优于彩超和钼靶。所谓假阳性率高,就是把有些不是癌症但看似癌症的肿块也查出来了。但这总比漏诊强得多。对于癌症来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信其有,可为治疗赢得时间和先机。最后通过穿刺活检确诊,如果没有问题,则喜出望外。

  ◆穿刺活检

  “如果通过以上检查,发现了可疑的肿块,还不能确诊,可做穿刺活检,从而判断肿块的性质,作为下一步治疗的依据。”李中玉教授说。

  

  五 如何早期发现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

  答案:每年做消化道体检

  ●常规体检从不检查消化道

  河南省发病率和死亡率排队前10名的癌症中,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均榜上有名,这三种癌症统称为消化道癌,但常规体检却从不查消化道。即使是项目多、费用高的体检,也很少做消化道体检。

  消化道如何检查?答案是:做胃镜和肠镜。它们统称内镜检查。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专家团队成员、腔镜中心主任张春燕说:通过做内镜检查,并在内镜下取样活检,是发现诊断食管癌、胃癌、肠癌的金标准。

  可是,单位为了控制费用,不选消化道内镜检查;个人害怕内镜检查的不适感,也排斥做内镜。

  ●每年做一次胃肠内镜,终身不怕消化道癌

  张春燕主任说,消化道早癌向中期、晚期发展很快,但是从癌前病变向早癌的发展却是缓慢的。食道癌、胃癌的癌前病变阶段,黏膜层上皮会出现“不典型增生”,至少经过8年才发展成原位癌,原位癌至少经过1年半才会发展为早癌。这时候的早癌,只有2毫米大,深度不超过黏膜层,尚未浸润黏膜层下面的肌层。早发现,一定要在这个阶段早发现。

  如果早癌穿透黏膜层,浸润肌层,而肌层分布着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管犹如铁路,淋巴结犹如车站,那么癌细胞就像坐上火车,一站一站驶向远方。这就叫转移、扩散,治疗起来就难了。所以,一定要在黏膜层发现、消灭“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癌。

  只要你每年做一次新型内镜检查,一定可以做到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然后早治疗,方法是,做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黏膜切除术,去除“不典型增生”,或去除原位癌,或去除早癌。都像去除身体表皮的疮疖一样。术后不会转移或复发。

  张春燕主任说,大肠无息肉,就不会有早癌。肠癌是息肉的癌变。只要每年做一次肠镜,发现息肉就掐掉,你也不会得通常意义上的结肠癌、直肠癌。

  40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要每年做一次消化道体检。如果抽烟、喝酒、高盐饮食,如果有消化道癌的家族史,如果贫血、消瘦、夜里肚子疼,或者是老胃病,那就更应该做了。

  医生们都知道,内镜普查食道癌、胃癌在日本是免费的,内镜普查大肠癌在美国是免费的。这在我国目前还做不到,但是为了健康,高危人群应当自费检查。

  “正因为广泛的筛查,日本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可达70%,而我国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不超过10%。所以,必须要养成定期做胃镜和肠镜检查的意识。”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刘永生说。

  做胃镜,可早期发现食管和胃部的病变。但一定要选择无痛胃镜。无痛,就是短时间麻醉,不知不觉中就做完了。麻醉、入睡,身体在静止的情况下,医生可以看得更清晰。所用麻药,几乎没什么副作用。如果不麻醉,下管后会发生恶心、呕吐、分泌物增多等应激反应,则影响检查效果。以后再做检查,则焦虑,恐惧,应激反应更强。而消化道内镜体检是要年年做的,所以一开始就要做无痛胃镜。

  做肠镜,可以早期发现结肠、直肠、肛门等部位的病变,也要选择无痛的。做之前,医生会让你在两三个小时内喝2升的水,水里溶解了药,喝了以后你会接连排出稀便,直至排空。排空,通过肠镜观察大肠黏膜才看得清晰。水里溶解的药,对胃肠以及全身是无毒无害无刺激的。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这种有机大分子不被胃肠黏膜吸收,也不影响附着在胃肠黏膜上的菌群,它的作用就是把喝进去的水保持在肠道中,水把粪便软化以后,使之迅速排到体外,同时也把聚乙二醇带到体外。喝2升无害的药水,清洗一次肠道,清除一切有害物质,对身体其实是有利的。

  ●消化道体检,拯救了无数个家庭

  大河健康报记者采访时发现,河南省每家腔镜中心门口几乎都有这样一个标语:“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家庭。”病例很多,只讲一个吧。

  张春燕主任说:患者王某,女,51岁,母亲因直肠癌去世,她属于高危人群,但每年体检都不愿做肠镜,理由是不想受罪。半个月前,王某突然半夜呕吐,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症状很快缓解,但女儿不放心,再次要求她做肠镜,王某很不情愿地跟女儿来到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选择了无痛肠镜,结果发现了黄豆大小的息肉,“掐”掉息肉,做病理鉴定,结果为“管状腺瘤,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这就是肠癌早发现。母女俩感到庆幸。



  六 如何发现早期宫颈癌?

  答案:TCT检查

  ●TCT检查可以百分之百发现宫颈癌

  一位女性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其中包括“妇科检查+巴氏涂片检查”。

  “巴氏涂片检查”,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取材器械从子宫颈部刮取少量上皮细胞,放在玻璃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是否异常。弊端是:能收集到的有价值的细胞少,诊断阳性率低,易造成“漏诊”,且不能发现癌前病变。但因费用低,被很多单位选定为女职工的体检项目。

  巴氏涂片的检查结果有5种:巴氏Ⅰ级,正常;巴氏Ⅱ级,有炎症;巴氏Ⅲ级,有可疑的癌细胞,必须重新做一次巴氏涂片检查;巴氏Ⅳ级,有极为可疑的癌细胞,必须做病理检查;巴氏Ⅴ级,确定有癌细胞,必须做病理检查以确定癌细胞侵犯的程度。

  这位女士的体检结果是“巴氏Ⅲ级”,说明宫颈有可疑的癌细胞,需要做二次巴氏涂片检查,但最好做“TCT检查”。

  “TCT检查”,又叫“液基细胞学检测”,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手段,可百分之百发现宫颈癌。检查时,医生用一个小刷子在宫颈部位轻轻擦一下,得到一些脱落细胞,就能做这项检查了。因为宫颈没有疼痛神经,所以受检者不会感到丝毫疼痛。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妇科大夫赵莉娜说,TCT和巴氏涂片一样,都是筛查宫颈癌的手段之一,但TCT收集到的细胞更多、更全面,可以百分之百发现宫颈癌,而且对癌前病变的筛查率比巴氏涂片检查高了23.3%。除此之外,TCT还能发现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感染。

  经过考虑,这位女士选择了准确率更高的TCT检查。结果是宫颈“原位癌”,因发现得及时,癌细胞没有转移,术后也不用放化疗。

  妇科大夫董丽也接诊过一位退休大夫,巴氏涂片结果是“巴氏Ⅱ级”,说明有炎症。得知她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时,董丽坚持让她做“TCT检查”,结果查出了宫颈癌。

  董丽说,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确定病因的癌症,大多数患者都是通过性生活途径感染HPV病毒,最终演变成宫颈癌。但宫颈的癌变过程很长,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的浸润性宫颈癌,起码有5~10年的潜伏期。

  “最靠谱的筛查办法就是TCT!从患者的发病年龄看,建议从25岁一直筛查到70岁,或者从有性生活3年后就要每年做宫颈癌筛查,只有这样,才能早发现、早治疗。”董丽说。

   
   七  如何发现早期子宫癌?

  答案:阴超+宫腔镜+分段诊刮术

  子宫癌,又叫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道三大肿瘤之一,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妇科主治医师高海燕说,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后女性,但临床上有不少女性在绝经前发病。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察觉,如阴道非正常出血、白带突然增多、下腹疼痛等,一旦出现症状,就应及时就诊。只要能早发现,预后效果会大大提高。”高海燕说。

  1.阴超或腹部彩超

  目前筛查早期子宫内膜癌,最常用的就是彩超检查,它也是初步筛选子宫内膜癌的方法。  

  彩超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不均或宫腔内赘生物、有无肌层浸润及其程度如何。其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 

  因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以肥胖者居多,所以,经阴道超声(简称“阴超”)比经腹部超声更有优势。

  2.宫腔镜检查

  在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腔管是否有癌灶存在,癌灶的部位、大小、病变范围,以及宫颈管是否受累及等。同时,在全程直视下对可疑病变取材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较早期的病变,有效减少子宫内膜癌的漏诊率。在宫腔镜直视下取活检的准确率接近100%。

  3.分段诊刮术

  若彩超检查或宫腔镜检查高度怀疑有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可做“分段诊刮术”,这也是目前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 

  医生通过分段诊刮子宫内膜,将取到的标本分别标记,送到病理科做病理分析,以便确诊或排除子宫内膜癌。 

  分段诊刮不仅能明确诊断是不是癌、癌是否累及宫颈管,还能进一步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腺癌,从而指导妇科大夫的临床治疗。

  4.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癌的病灶大小、范围、肌层浸润以及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等,从而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分期。

  5.肿瘤标志物CA125

  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做该项检查,指标一般正常,若肿瘤向子宫外转移,肿瘤标志物CA125的数值会明显升高。所以,这项指标可作为检测患者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依据。

  
  八  如何发现早期卵巢癌?

  答案:妇科检查+彩超+肿瘤标记物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卵巢癌。  

  因为卵巢位于盆腔深处,早期的卵巢癌又没有明显的症状,卵巢癌的筛查相对困难。超过70%的患者发现时已属于晚期,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0%~30%,且难治愈。而早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 

  所以,早发现卵巢癌,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刘永生说,最新的指南建议:女性自30岁开始,每6个月进行一次经阴道彩超和肿瘤标记物CA125的检查。若再加上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的检查,卵巢癌的筛查效率会明显提高。

  1.彩超检查

  超声医师齐庆君告诉大河健康报记者:“很多人来体检时,总想尽快检查。一听大夫让她们再憋尿,要么直接投诉医生,说医生是在难为她,因为在××医院检查时根本不用这么麻烦。还有人干脆不等了,直接放弃这个项目。” 

  憋尿可以充盈膀胱,对女性而言,这点至关重要。因为子宫、卵巢等脏器均在膀胱后下方的位置,其前上方被大量肠管覆盖,超声波很难穿透肠道的气体到达这些脏器,而充满尿液的膀胱可以有效推开占据盆腔的肠管,并提升这些脏器的位置,使它们清楚地显现出来。所以,为求检查结果准确,必须憋尿。

  超声医师刘宇峰讲了个病例:一位58岁的女性来体检,嫌憋尿时间长,想放弃彩超检查。

  “经阴道彩超不用憋尿,但她不愿意做。所以我一直劝说她‘再等等’。”

  一连折腾了3次,终于,尿憋够了,图像清晰了,刘宇峰竟在她的卵巢处发现巨大占位,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卵巢癌。

  “假如她当时放弃了这项检查,岂不是贻误病情?”刘宇峰说。

  2.妇科检查很关键

  河南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妇科大夫高海燕建议已婚女士定期做妇科检查排查卵巢癌。但她同时提到:很多女性至今对“妇科检查”存在偏见,不好意思将隐私部位裸露给医生看。

  高海燕说,除了阴道炎症有明显的症状外,很多妇科疾病在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只有通过定期的妇科检查,才能尽早发现妇科疾病。若发现得太晚,就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合诊’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卵巢肿物。”高海燕说。

  3.肿瘤标志物检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的崔恒教授说:“癌胚抗原CA125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卵巢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特别是用于监测卵巢癌是否复发的重要指标,但单独把它用于筛查早期卵巢癌的效果不佳。 

  也就是说,只有将CA125的值联合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的值,再结合彩超的结果,才能有效提高筛查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