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击十一届国展(5)】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书法报》记者孙超北京现场报道

 东方竹马 2015-05-21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初评第三、四天

《书法报》编辑部

  本报讯 (《书法报》记者孙超北京现场报道) 5月19日,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进入初评终审第一天。本轮评审由评审委员通过表决器投票的方式决定每件作品去留。工作人员逐件上举作品,评委认真审看后按键表决,投影屏幕上显示每件作品的编号、得票数。投票后,各书体作品根据得票数高低依序摆放。得票数在评委人数半数以上的作品直接进入下一轮,得票数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不足半数的作品作为备选。预设入选数量3000件左右,可根据作品具体质量、数量适当调整。监审委员全程监督表决过程,并及时掌握各组入选作品数量,把握评审进度。至5月19日晚9:30初评终审工作完成三分之一。

  与初审、交叉复查两轮评审办法不同的是,本轮评审过程中,评委之间不进行讨论交流,各自使用的表决器编号严格保密,独立评判,避免投票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同时,评审过程中尽量放慢节奏,保证每件作品有较充足的审看时间。这就意味着7139件作品将再次经历每一名评委的认真审评,从规则设计层面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件作品得到公平的评判。

  评审期间,监审委员随机对部分作品的评审表决进行录像。当天评审结束后,工作人员调取电脑中的评审数据,与监审委员的录像信息现场进行比对,经评审委员、监审委员、媒体与学术观察员核实,二者得票信息完全一致、准确无误,从而确证了投票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初评终审工作预计到5月21日结束,将有3000件左右作品进入复评。


评委手中的投票器


行草组初评终审现场


篆书组初评终审现场



隶书组初评终审现场


楷书组初评终审现场


投票结果现场直播



按票数高低依序摆放作品


按票数高低依序摆放作品



按票数高低依序摆放作品


打包好的落选作品



  本报讯 (《书法报》记者孙超北京现场报道) 5月20日,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评审进入初评终审第二天。篆书、隶书评审组完成了各组作品的初评终审,楷书、行草书组按计划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作量,预计5月21日各书体的初评终审工作将全部结束。据统计,进入复评的篆书作品有299件、隶书有387件。

  在评审间隙,相关媒体采访了中国书协副主席,本届国展学术、媒体观察委员会主任言恭达,学术观察员张天弓、陆明君以及部分初评评委。言恭达对本届国展举办的意义、评委的构成等做了详细的阐释,并就“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评审宗旨进行了深入解读与学理思考。张天弓、陆明君结合书法创作中出现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从文本、文字审读、评判标准与尺度等方面展开学术层面上的探讨。

工作人员准备参评作品


准备进行初评终审的行草作品


工作人员整理作品


行草初评终审进行中


工作人员仔细记录评委投票情况


工作人员将评选过的作品摆放整齐



中国书协副主席,本届国展学术、媒体观察委员会主任言恭达接受相关媒体的采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