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局焦点】大学生创业调查结果:过半数人支持休学创业,但仅1/4大学生考虑站上创业风口

 haosunzhe 2015-05-21

 

文/识局小分队(识局智库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上周,识局君推出了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问卷,短短数日,便有152位大学生读者参与了识局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显示,面对创业,大学生还是非常理性的,大家担心的创业冲动在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中并没有出现,识局君认为,这对整个创业创新来说是件好事,识局君有许多朋友曾经奉劝识局君“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创业”,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创业的艰难。而大学生作为未出校园的群体,创业者更需要谨慎。


调查中有几个结论识局君觉得很有意思,先拿出来跟读者分享一下:


1、男生对创业话题的兴趣更大。


2、无论是创业想法的激发还是创业项目的选择,朋友圈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3、大学生创业项目普遍门槛较低,竞争激烈。


4、所学专业与想创业的项目的关系好像不是那么密切(这一点特别值得注意)。


5、创业的地点并不仅限于北上广深,高校所在城市和家乡也是大学生考虑的地方(高校集聚区的武汉、西安,还有高考大省山东、河南有木有觉得很开心)。


6、休学创业的政策得到了半数人支持,但实际操作起来,好像只有四分之一的人会选择创业。(看来对创业成本的考量,90后还是挺理性的)


本次调查,样本分布广泛,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既有来自如复旦、南大、中山、厦大等综合类院校,也包括上财、华政等专业类院校;从地理分布看,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地区,均有在校大学生参与调查。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接近七成,而研究生群体占比也超过1/4。从受访者的学科类别看,理工科、商科学生各占约1/4,其他类别的人文及社会学科学生将近占据一半名额。从受访者的性别看,男性占据了绝大多数,其占比达到了76.92%,这也反映出,对于创业话题,男大学生相较女大学生兴趣更大,其更有意愿参与此类关于创业的话题调查


接受调查的大学中,有46%的同学对创业表示较有兴趣,42%的同学表示兴趣一般,还有12%的同学表示对创业没有兴趣。而针对受访同学创业想法来源的问题,出乎意料的是,三成多同学表示是受到朋友的影响,而预计中影响因素较大的学校创业氛围则排在末位,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创业更多是个人行为,另一方面则可能受到调查样本容量的影响。


现今,校园内有许多由企业或社团与学校联合举办的创业比赛,例如著名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大约有一成同学曾经参加过由企业或是团委等组织的创业比赛,同时,有近1/4的同学曾经有过除创业比赛之外的创业经历。


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比赛在真实的创业历程之前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面对创业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例如与团队成员的配合,创业计划被市场接受的程度等,而经过比赛挑选的队伍还有可能获得创业基金,这对于希望创业的同学无疑是不可错失的机会

受访同学中,近九成表示,如果创业,会与朋友沟通,整合身边资源,这也与上文中三成同学受朋友影响而创业相呼应。同时也有近80%的同学选择了通过上网寻找创业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创业者盲目的一面。有许多大学生其本身并无明确的创业目标和计划,只是为了创业而创业。


针对创业领域,将近四成同学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同时还有近三成同学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这其实就是许多大学生创业的传统领域,例如贩卖旧书,及其他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周边服务等。大学生群体社会经历缺乏,资金较少,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但这也决定了其竞争的激烈程度。


有17%的同学选择了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作为创业方向,这大致与13.46%的受访者选择所学专业与创业密切相关的数据相匹配,而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有关系但是不太密切,剩余近四成受访者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基本没关系或完全没关系。



针对创业伙伴的选择,其结果也是大大出人意料。65%的受访者选择了志同道合者作为创业伙伴,而校友关系,资金供给、学历等则在这一问题中相对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参与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无一选择高学历者作为创业伙伴,这表明现今的大学生对此问题有相当清醒的认识,即高学历与创业成功并无正相关关系。后续的访谈说有学生提及,学历越高,其在校园内呆的时间越长,可能越发难以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识局君注:当然,学历高者特别是理工类学生,其研究更有可能接触业界前沿技术,一旦创业,将形成天然的竞争壁垒,但技术如何商业化及其后续问题仍考验着这些研究者。)


是否与校友一同创业也是见仁见智,尽管有的人认为校友间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创业伙伴间合作较为紧密,但也有反对的声音称,长期来看,校友关系对创业成功的帮助微乎其微。


此次调查中,有1/5的大学生选择了与有创业经验的人一同创业,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当明智的选择。有过创业经验的人,成功的经历不提,即使是失败的经历,也可以为之后的创业积攒经验,而这对于经验匮乏的大学生而言无疑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志同道合,这是相当多创业伙伴走到一起的最初原因,为共同的事业而打拼,为理想而奋斗,对于大学生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创业伙伴之间更多的依靠信任,依靠契约,依赖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毕竟,人各有不同。创业企业一旦成长或遭受挫折,是继续开拓市场还是就此卖掉,是继续坚持还是就此散伙,都考验着各创业伙伴。因此,志同道合作为初心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创始人之间有明确的约束机制,毕竟创业成功或失败后创始人之间互相撕逼的狗血剧情并不罕见。


此外,针对创业的地点,受访者选择也是各有不同,自己的家乡,高校所在城市,互联网创业氛围浓厚的都市(北京、深圳、杭州、成都等)等几乎各占1/3


针对此次新出台的政策措施,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的认同度最高,看来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创业资金始终是摆在首位的问题。而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开设创业必修课等措施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支持。


此次政策中最具争议的就是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这一条,尽管政策文件意思只是表明“允许”而无“鼓励”之意,但在国内许多政策走样的情况下还是令人担心。从本次调查的数据来看,超过半数在校大学生支持这一政策,反对者占1/4。还有17%的受访者发表了其他看法。


此次休学创业政策一出台,尽管总的基调是鼓励与支持,但也不乏反对之声。有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辍学创业成功的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以此来论证其合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被媒体渲染的国外此类辍学创业成功的案例多集中在科技领域,且这些创始人辍学离开的都是世界级名校,其能进入这类学校,本身就是个人能力的证明。


至于国内最顶尖院校的顶级学生中,有一部分最后流向了美利坚,其余的有去企业任职,也有去研究机构,创业的也有一部分,但至于休学创业,不知是否会有案例逐步涌现。作为最聪明的一拨人,他们的选择无疑都是理性抉择的结果。在互联网行业本身存在泡沫的情况下,其他同学要不要选择休学创业,识局君还是奉劝要小心谨慎。


而在鼓励高科技创业的今天,大学生团体创业面临的困难可能远超想象,以最基础的企业宽带为例,上海每月8M光网接入2388元,企业宽带费用如此高昂,大学生初创企业如何能承担得了。因此,基本的创业条件和创业环境不改善,大学生休学创业就如同空话。


中国大学与社会衔接之中有一个相当独特的“应届生招聘制度”,对于许多错过秋招或春招的毕业生,其很难再在市场上找到相对较好的工作。尽管政策中有保留学籍延长毕业年限的规定,但一旦创业失败,再回到就业市场,HR看到简历多出的大学年限能否一视同仁亦是疑问。


本次调查最后还对大学生今后的打算做了调研,选择就业和继续深造的仍占多数,而考虑创业的亦有1/4。

针对创新创业,有许多在读大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本文的标题就来源于其中一位的留言:“勿让创业成为上山下乡的无奈之举。”当年上山下乡,年轻人没有选择,他们中许多人就此改变了一辈子的命运,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和无奈;现今休学创业,年轻人更是要谨慎,所谓“创业需谨慎,且创且珍惜”


读者留言摘录:


1、所谓的“互联网+”被炒得太过分了,愿意做实事的没几个人。


2、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等政策绝对弊大于利。与其这么折腾,不如提供更实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最重要的是不要再做表面工程了!我们目前大学虚的东西太多,实的技能等很少,真的是不可取!


3、一、没钱 二、没创意 大多数看起来就不靠谱 三、最重要的是没有技术积累。主要我觉得是课程离实际应用太远。拼了老命学完发现这些东西都是渣,没什么用。想的很好,做起来会遇到很多超出自己专业实力的问题。这三条,论哪一个都足以扼杀一个人的创业想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