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人小游艇能行多远 ——舟山适应旅游新业态探索管理新模式(图)

 haosunzhe 2015-05-21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说起游艇,舟山人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近年来舟山游艇业的发展。

如果说,5年前舟山游艇业尚处于萌芽状态,而近4年来,长度10米以下的私人小游艇已达300余艘,占全国同类游艇量的10%左右,其中200余艘在海上旅游业较为发达的普陀区,且均为2011年以后购买。

这些游艇卖价大多在几千元至几十万元不等,少数几百万元,可称作是一种去奢侈化或者说较平民化的海上交通、休闲、旅游、海钓工具。

渔民新宠 增收休闲

近日,普陀区桃花岛沙岙村渔民宋岳平正在做旅游旺季到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他有休闲渔船和小游艇各一艘,主要收入来源是那艘休闲渔船,游艇是应个别游客需求而购买的。

宋岳平于2013年注册一家休闲渔业公司,去年纯收入约十多万元。

“今天没钓到什么鱼。”日前,刚从普陀东极海域归来的庙子湖岛居民张军波说。今年38岁的他,本来靠一艘“三无”小渔船谋生,因为“一打三整治”行动,小渔船被取缔。今年5月刚从青岛花15万元钱买来一艘7米长的游艇,凭这游艇继续“靠海吃海”。他说,有的船主是靠搭载钓鱼客收费,自己则是出海钓鱼赚钱。

据了解,普陀一些岛屿上的小游艇主多为转产渔民,而普陀城区的游艇主则以私营民营企业者为主。沈家门街道小干社区的周海良是一家建筑工程队的负责人,前几年他花20万元买了一艘小游艇。“平时和朋友偶尔出去玩玩,大多数日子抛在码头。”周海良说,他的邻居周海鹏自己开了几家小厂,也有一艘游艇,平时有空到中街山渔场钓钓鱼。这种纯属船主个人爱好不以营利为目的小游艇,约占当地游艇总量的30%。

游艇多了 问题来了

“普陀的情况与沿海许多地区类似,那些游艇90%没有产权证、船检证和驾驶证,约40%的小型船艇在海钓同时存在非法载客行为。”普陀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说,为规范游艇业发展,普陀区政府于去年6月开始整治调研,组织海事、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港航、公安边防、安监、旅游等部门,先后十余次研究讨论,并外出考察取经,重点就船舶登记管理办法、执法程序进行深入探讨。

尽管浙江省海事部门于2011年发布了《游艇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交通运输部也于2009年发布过《游艇安全管理规定》,但由于上述规定门槛过高,小游艇在管理上似乎处于盲区。

海事部门解释:船舶上装备的救生艇筏和长度小于5米的艇筏,从事海上垂钓、捕捞、采集等与渔业有关的休闲游乐观光用途的船舶,无需到海事部门登记。

海洋与渔业部门表示:船主可依法申请办理休闲渔船相关证件,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小型休闲船艇的抗碰撞强度、结构等因素不符合休闲渔船相关要求。

交通运输部门认为:如果按岛际交通船只进行纳轨,需配备专门的码头,有明确配员标准,一时很难达到要求。

此外,那些制造无船检证游艇的企业也有浑水摸鱼之嫌。

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休闲、经营工具,小游艇的大量出现,以及连续4届的舟山国际游艇展的火热,都标志着舟山又一种新兴旅游业态的兴起。如果采取“一刀切”方式取缔,无疑是当头一棒。

且管且护 允许过渡

能否既规范其日常运行,又保护其持续发展?该地正在摸索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办法。

4月20日,是普陀区政府规定的游艇业主最后登记日期。普陀区休闲游艇整治办负责人说:“登记结束后,对所有游艇进行质量检测,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清理拆解。对经检测后现状较好的小型船艇,依托当地专业公司成立行业协会,由协会制定管理办法,指定专门场所停泊,以俱乐部形式进行管理,过渡期为两年。”

该负责人介绍,鉴于过渡期管理需要,允许在驾驶纳入协会管理过渡期船艇时,持“三合一”临时证书驾驶。两年过渡期满后,须按照海事部门的规范要求进行管理,持海事部门认可的驾驶证上岗。

目前,普陀区正采取属地管理原则,分类整治,强化落实。

事实上,不仅是舟山,沿海地区的游艇业正方兴未艾。探索一种科学管理的模式,或许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