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平,扶正“脊梁”的医生

 微笑人生235 2015-05-22

打造中国首个医疗原创新媒体,报道中国顶尖医疗团队,提供服务性最强的就医指南。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大医生兵器谱”关注账号


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本期团队:空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正骨科 赵平(系列报道 ② )

主笔:大医生兵器谱 戴志悦 熊江雪


  头痛医脊,手痛医脊,腰痛医脊,腿痛医脊……脊椎不健康,可以引发全身从头到脚的各类疾病。

  赵平,围着人体这根最尊贵、最累的“脊梁骨”转了28年。他是空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主任,也是这个科室(以下简称正骨科)独特治疗手法创始人冯天有教授的“开门弟子”。


图注:赵平带领医生们查房。


专业很窄,前途很宽


  医学是人类整个生命领域,每一个细分都专业而深长。从医生到专家,也是某一个细分专业里越走越深、越走越远。赵平,正是专注于这根由31对椎骨连结而成的脊椎,并且是针对脊椎软伤的保守治疗进行专门的研究,解决大部分不想做脊椎外科手术病人的痛苦。

  赵平说“专业很窄”,说的是它仅限于这一条脊椎;赵平说“前途很宽”,指的是脊椎是人类的脊梁,这根骨头除了支撑着人类生命的运动以外,还保护着其中穿行的中枢神经,因而关联着五脏六腑的功能,甚至可以说,脊椎是人类生命的枢纽。所以,这个看似窄窄的专业,却关联着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在疾病治疗领域里它涉及的很宽,不仅是生理的,很多时候甚至波及心理。

  4年前,空军总医院举办第一届“中外脊椎手法医学北京论坛”时,曾有过特别有意思的一幕:

  记者们围成一圈,一位记者坐在中间椅子上,赵平主任一边触摸此人的脊椎,一边回答大家提问,触摸完说:“你的第四腰椎有问题,来我给你调一下。”然后,把对方身体做了很小幅度的扭转,该记者并未感到任何不适,也没有通常正骨手法都应该听到的“咔”的“复位”声响。但当他站立起来,立刻感到腰部轻松,刚才的酸痛完全不在了。如此神奇的治疗,让周围的其他记者不由得挨个来了一遍。要知道,赵平的门诊专家号十分紧俏,这次体验似乎成为记者们采访正骨科的福利。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出脊椎问题的普遍性。由于人类进化成直立行走的状态并不长,而坐位的工作生活习惯更是很短,所以,人人都有脊椎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或轻或重,或管或不管,它都在那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专业的前途很宽。

  赵平说,我所专注的这个领域学术名称叫做“脊椎手法医学”,国外叫手法骨科或手法外科,它实际上是骨科最早的起源,最早的时候是没有手术的,哪儿疼就揉哪儿,缓解疼痛。最早是邻里、同事之间的帮助。最原始的战争期间就开始所谓伤科,现在叫骨伤科,后来包括一些药物,按摩,针灸,复位,手术,一直到骨外科。传统的脊椎手法治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而遍地开花,仍然延续着古今中外最受广大患者推崇的治疗方法。伴随着医学的进步,医学家们也在探索着与之相应的理论,并付诸实践。脊椎医学已经不单单是手法那么简单。医生们在注重手法精准的治疗基础上,融合了康复、心理以及现代化辅助诊治方式,使脊椎治疗从一种原始的近乎被人们认为是推拿技巧的境地,实现了一种突破,为现代脊椎手法治疗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


图注:传统医学的国际交流。


门槛很低,期望很高


  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在社会上很有名,记者第一次深入到科室内部,就很快感受到她的独特。

  每周一是正骨科全科大查房的日子,早8点,在简短的交班后,各医疗组长就分头去查房了。赵平主任带了一组学生直奔治疗室。这里的查房,不是医生一间间病房巡视,而是每个主管大夫各自把病人领到治疗室。

  病床上,赵平为患者做各种物理检查,还让患者双腿伸直,抬右腿到最高,让医生用尺子量高度,换腿再量。医生向赵平汇报了尺寸,两人交流起来。站在他们边上听着,奇怪,怎么听不懂,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几秒钟之后,突然明白——他们竟然是全英文查房!

  在中国的医院中如此“洋气”的查房真心不多见。但这么多年来,为了提高医生们的英语水平,为了有能力应对经常在这里发生的国际学术交流,为了写好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为了让中国的手法医学在国际医学论坛占据一席之地,为了能够顺利接诊经常慕名前来的国外病人,赵平一直坚持这样训练自己所率领的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这是赵平对脊椎手法医学的“野心”,近30年来,他和他的导师冯天有教授一直都在致力于让脊椎手法医学成为一门能与现代医学比肩的医学专科。改变人们对正骨科所持有的“入行门槛低,只要有把子力气的人就可以进来”的错误认识。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仅需要让这个专科在正规三甲医院里立足,还要为业内同行们树立一个榜样和学术威信,让专科发展符合现代医学科学的所有规范。说的俗点,不仅仅明白怎样治病,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能治病。

  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遵循现代医学临床的科研规范,用现代科学循证医学的方法去证明正骨手法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

  让赵平感到欣慰的是,空总正骨科的科研水平一直处在这一领域的领军地位,他的医生们在国内外的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还获得了包括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多项医学科研奖项。

  就在最近一篇博士论文答辩中,赵平教授的一个博士后研究生第一次用国际公认的动物实验方法证明了冯氏正骨的有效性。他们先给在小白鼠腰椎制造椎间盘的炎症模型,然后通过一个手法模拟装置模拟腰椎手法对小白鼠进行腰椎手法治疗,然后观察其腰椎间盘炎改善情况。

  “谁都不敢相信,只是这一个小小的扭转动作,竟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效果,实施手法小白鼠的椎间盘炎症反应比空白对照组发生了显著改善。”赵平一边给我们展示这个特殊模拟器里小白鼠的照片,一边解释这个动物实验,透着兴奋。因为,手法医学的研究很多环节很难做,手法模拟很难在动物身上实施,也很难做到量化,但赵平教授和弟子做到了。论文很快就会在国际刊物上发表。


图注:书写,已经是一种习惯。


经历很杂,成就很专


  赵平主任不苟言笑,实在无法想像,他曾是一位叛逆者。

  当年,中医学院本科毕业时,别人的毕业答辩五到十分钟就结束了,而他的答辩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老师们的评价也分成两个极端,有的说,这是一篇极其优秀的论文,代表现代中医的希望,也有的说这论文绝对不及格,甚至愤怒指责他是中医的叛逆。这篇论文题目是:“从现代控制论角度探讨中医的现代化——浅析中医学的黑箱理论”。论文里充满了对中医传统理论的质疑和现代新解。

  对传统中医理论的“质疑”贯穿了赵平整个本科学习,整整5年,他在西医教材上投入的学习时间远远多于中医。他1978年考上中医学院也属阴差阳错,因为此前他在部队担任卫生员,受过最基础的西医教育,父亲也是地道的西医外科一把刀。但中医本科5年后,赵平又考入了西医名校“”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空总正骨科。

  赵平回忆自己学习生涯里西医中医之间的几次转换,他把这称为“嫁接”:生物的嫁接才能获得优育的基因,思想也需要嫁接。带着西医的基础去学习中医,他提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当他再带着中医的哲学意识和原则来认识西医的时候,他又完成了另外一次嫁接,提出的更具前瞻意识的理念。

  他说:医学不要自己近亲繁殖。

  如此“嫁接”出来的赵平教授成为了不可复制的一代人,临床和科研都比较强。几十年来,赵平在脊椎手法治疗领域的学术地位已经名声显赫,他是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空军级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般学科的大夫门诊,都是做诊断,而正骨科的医生既是医生,又是治疗师,做诊断,又做治疗。

  接诊时被患者录音,是大部分医生都很忌讳的,但赵平并不反对,他的门诊中,很多病人的手机都是录音(甚或录像)状态的,他习惯了,也理解这些患者。因为赵平的号一票难求,他们不愿意错过赵平说的每一句“圣旨”。

  他在自己《挺起健康的脊梁》这本书中写道:每当接诊那些半夜排队挂号、虔诚地等候诊治的患者的时候,每当看到患者唯恐遗漏医生的医嘱而拿着手机现场录音的时候,每当发现患者不断“犯规”、重蹈覆辙地破坏很难取得的疗效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纠结,一种难以为患者倾心答疑的纠结,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纠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