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内容
|
产生原因
|
采取措施
|
模块无法正常启动
|
1. 输出的外接的容性负载过重;
2. 输入功率不够;
3. 输出的负载过重或者后端负载启动瞬间启动电流过大;
4. 针对LS系列模块,未按技术手册要求外接电容。
|
1. 建议模块外接输出电容的容值不大于技术手册规定的最大容性负载;
2. 将输入电源的功率加大;
3. 改用更大功率的电源模块,或者减轻输出负载;
4. 参照技术手册参数要求外接电容。
|
模块启动瞬间失效
|
1.模块在启动瞬间存在浪涌电流;
2.输出的负载过重或者后端负载启动瞬间启动电流过大。
3.输入电压过高
|
1.建议客户按技术手册上推荐防护电路在模块前端加浪涌抑制电路;
2.改用更大功率的电源模块,或者减轻输出负载。
3.降低输入电压满足技术手册要求
|
输出电压偏低
|
1.输入电源的功率不足;
2.输出的负载(包括容性负载及感性负载)过重;
3.负载与模块输出端引线损耗过大。
|
1.增加输入电源的功率;
2.改用更大功率的电源模块,或者减少输出负载(包括容性负载及感性负载);
3.降低负载与模块输出端引线阻抗。
|
无输出
|
1.输出端外接负载短路;
2.输入端外接保险丝断或者PTC热敏电阻过热造成的电阻过大;
3.输入端电压不满足规格书要求
|
1.检查输出的引脚是否焊接错误;
2.查看保险丝及PTC热敏阻值情况,确认规格是否太小;
3.查看输入电压是否在技术规格要求的范围内。
|
输出纹波噪声较大
|
1.模块输入端工作的电压过高/电压过低;
2.模块的工作的环境温度过高;
3.输出的负载过重。
|
1.把输入电压严格控制在工作电压范围内;
2.过高的工作温度,需要降额使用(根据温度范围及技术手册提供的功率降额曲线);
3.改用更大功率的电源模块,或者减少输出负载。
|
三路输出的模块,其中正电压输出准确,但± 电压输出严重偏低
|
1.单正电压输出端空载;
2.单正电压输出端负载过轻,±电压输出端负载过重。
|
1.改用±双路输出的AC/DC,或在正电压输出端加适当假负载;在正电压输出端加适当假负载;
2.或选用更小功率的模块;或选用单正路输出AC/DC加一个±输出DC/DC组合使用。
|
正负双路输出的模块,正电压偏低、负电压偏高一些
|
正负输出所接的负载不平衡,一般负载重的一路电压偏低。
|
1.在负载偏轻的输出端加适当假负载,使正、负端负载相对平衡(不超过2倍);
2.选用单路AC/DC加±双路DC/DC产品,其中DC/DC单独提供平衡负载正负电压输出
|
模块工作一段时间后输出纹波增加、不能正常带载
|
1.模块与系统敏感器件距离太近;
2.未按技术手册外接EMC电路。
|
1.适当调整模块与敏感器件的距离并采取屏蔽措施;
2.按技术手册外接推荐的EMC防护电路。
|